各地交流與發展中的七夕民俗
從中國以至日韓,七夕民俗成為整個東亞文化圈中共通的民俗文化流傳至今,雖然紀念形式出現了眾多衍生和流變,但其文化內核並沒有脫離牛郎織女傳說故事,同時,在民俗流變的過程中,有關祈福的民俗思想內核也得以貫徹始終。
民俗文化有賴於文字記載的傳播。還以《荊楚歲時記》為例,作為記錄我國古代楚地(以江漢為中心的地區)歲時節令風物故事的筆記體文集,《荊楚歲時記》[4]對於南北方不同民俗文化的交流,對中國乃至整個東亞的民俗文化傳播和發展都產生了重要影響。
《荊楚歲時記》一書很早就流傳到國外,尤其是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東亞諸國。一般認為,早在奈良時代初期,《荊楚歲時記》就已傳到日本,在藤原佐世所著、成書約公元891年的《日本國見在書目》中,就載有“《荊楚歲時記》一卷”;而在稍後成書的惟宗公方《本朝月令》一書中,更是多次引用《荊楚歲時記》。《本朝月令》作為日本學者記載當時民間習俗的專門著作,其引用《荊楚歲時記》的目的就在於說明當時某一民俗的源流。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日本正是以《荊楚歲時記》作為民間習俗的典範來學習仿效的。
除了本文所探討的七夕節之外,《荊楚歲時記》所記載的許多民間習俗都在日韓等國有所流傳,例如《荊楚歲時記》中記載“元日,門前系葦索,立松柏枝,驅邪”一風俗,據說正是現在日本正月懸挂“門松”與“注連繩”的來歷之源;在韓國,端午節也曾像《荊楚歲時記》所記載的那樣,開始是掛艾蒿、吃粽子、賽龍舟,但隨着1500年來端午節與當地民俗的交流融合,才逐漸形成了釀製神酒、官奴假面戲、農樂競賽、拔河、摔跤、盪鞦韆、漢詩創作比賽、射箭、投壺等更具韓國特色的端午民俗,這個過程是中國端午民俗在韓國發生流變的結果。可以說,許多原本只是荊楚地區地方性的民俗,正是通過《荊楚歲時記》的記載,才得以成為流行全國乃至日韓等國的民俗節日,其對中國民俗文化的對外交流和進一步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最值得肯定的是,民俗的生命力還在於民間流傳的廣度和強度,七夕民俗所以能夠始自漢魏晉,承於唐宋元,光大於明清以至今日,完全有賴於七夕故事的民間基礎和七夕習俗對社會生活和人民群眾心理需求的良好反映,這也是七夕民俗能夠得以廣播九州和日韓乃至東亞各國的前提所在。同時,民俗的廣泛交流和傳播也深化了其本身的歷史根基、社會根基,乃至文化根基,共同的民俗維繫了共同的民俗文化群體,這也是我國各社會群體對於文化統一理念持有認可態度的原因之一,也是整個東亞地區認可中國漢文化影響的重要原因之一。
民俗因交流與融合而長存,在流變中衍生髮展壯大,民俗是難以封閉或垄斷的特殊文化現象,這一點在全球化的文化發展趨勢中將體現得愈發明顯。易德軒為你進行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