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十二生肖 民間習俗 正文

“姑不娶,姨不送”的古典風俗

“姑不娶,姨不送”的古典風俗


 古典風俗,總有講究,不是隨便說的,總之是為了向著好處辦,把事情辦好,趨吉避凶罷了。“姑不娶,姨不送,嫂子送了光着腚,等”可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1.從家族觀念解釋。
       婚姻大事,不可含糊,需本族人員認真安排,旁門外族不宜參加,這樣有利於本族人員團結。姑、姑父、姨、姨夫、姐、姐夫等結婚後屬於外族,參与婚禮接送新人,有僭越當事人族家事務之嫌。故懂事的自會避讓。如果送了、迎了也往往費力不討好,並且悶不作聲,難以改變。
     2.從原始意識趨向潛意識解釋。
     “姑不娶”,姑姑原是男方家裡的人,但她被娶到了外族,她找到了她自己的家,再回來叫做“回娘家”――――她原來的家是她娘的家,不是她的家――――這樣她如果取,那自然就要取到她的家裡去,所以喜氣、隨行財氣等會隨她而去,到了外族。故姑不娶。同樣姑父等也不要取。
      “姨不送”,姨是和其媽媽同出一家,如有東西想送與人,若去掉人的理智意識,僅保留其原始的自然意識,潛意識,她會送到哪去呢?不是本家,自然會回到娘家。這就形成了送歸還原,送回了老家,故送人不出去,易發生婚變。姨夫、妗子、舅、等雖能送出,但亦不宜,另有說辭。
     3.從諧音延伸意義和形象深意解釋。
       “姑不娶”,姑父也不要娶。姑姑、姑父者,姑母、姑父也。姑者“孤”也。孤獨也。小孩離去,父母雙亡,孤獨者也。無論“孤父”還是“孤母”,都是不吉利的呀。同樣姑姑、姑父也不送。
       “姨不送”,姨、姨夫者,姨母,姨夫也。姨者,遺也。遺下了父親,遺下了母親,那肯定對新人不利,對婚姻不利。故姨不送,姨夫等也不送。同樣也不宜娶。
       “ 嫂子送了光着腚”,嫂者,“掃”也。一掃而空,乾乾凈凈,喜氣、財氣等會被掃空,故不送。
        舅、妗子,舅父,舅母也。舅者,男人頭上頂一“臼”,掏搗之器。故舅為大客,可制人於器中,使人說教,懲罰等,如名詞變為動詞考慮,則與男方父母不利,故不送。
       “女方父親、母親不送”,女方父、母到了男方,為岳父、岳母。
岳者,“越”,超越在上也。故在男方娶女舉行婚禮拜天地,拜父母,夫妻對拜之時,宜避讓。現在多興父母參加婚禮,也往往先接送親的和新娘,然後接女方父母參加婚宴婚禮,並另席着意招待。
  古制如此,自有道理,雖有迷信牽強附會之嫌,但也不會被當輩人一時的或甚至較長較濃的感情所沖淡和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