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十二生肖 民間習俗 正文

閩南居住、婚俗與祭祖風俗

閩南居住、婚俗與祭祖風俗


         閩南的房屋構造一般是中為正廳,屋頂最高,以二、三進的合院為中心,兩側橫向組合對稱,布置條形護厝,分別向兩旁發展。左為大房,右為二房。左右屋背略低。由正廳延伸建造的房屋像圍着一條蜿蜒的龍,故有“圍龍”之稱。這種橫向組合的護厝式民居,最適應於閩南沿海一帶炎熱的氣候條件。泉州城鎮的民居中,還有一種縱向布局狹長條形的小屋,因外型很像一條長形的手巾,故俗稱“手巾 ”。廈門則另有一種“騎樓式”的民居,其房屋低小而多門,上用平屋,人可行走。惠安等地盛產花崗石,多有用花崗石建造的完全石結構民居,工藝獨特,造型別有風采,成了閩南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閩南民屋的獨特風格尤其體現在屋頂上,正脊兩端如燕屋飛翹,中間低平,呈露宋代曲線屋頂的傳統意味,閩南民居的大門也頗為考究,門必居中,並向遠位進深,形成過堂,產生較大的虛空層次,增添了建築的形體變化。
閩南的婚俗中,整個婚事過程都有拴紅絲線的風俗,這種風俗,因含有“同心同德,白頭偕老”的美好意義,所以紅絲線作為一種吉祥物,貫穿整個婚禮的全過程。

首次使用紅絲線是在提親時,男方在隨帶見面禮中,在包裝的外面,要用一條紅絲線捆起來,也有用紅線條替代。進入女方家時,擺放在大廳的顯著位置,以示吉利好彩頭。當婚事雙方滿意后,接下去是挑選結婚日子,俗稱“擇日”。“擇日”是由男方選一位雙方都尊重信任的親屬當使者,以免女方不出示姑娘的“生辰八字”。寫好“生辰八字”后,要用一張紅紙包起來,裏面放有一條紅絲線,讓男方帶回“配生時、擇日”寓意牽姻緣。

結婚當天,雙方要在互送的眾多禮品上,都繫上小紅絲線和小紅紙。如大到摩托車、冰箱,小到一把小剪刀;從魚、肉、面等新鮮的食品,到裝餅乾,糖果、香煙等乾果類副食品的禮盒;以至一切雙方互送的禮物,其中包括互送的大小紅包,都要認認真真,不得含糊。

結婚辦喜事,雙方的房屋廳堂除了要張貼喜聯外,也得貼上小紅條及紅絲線紮成的裝飾品,放在大廳及新房的門眉上,以圖吉利,真是名副其實的一“千里姻緣線牽”。

據民間故事的流傳,自古就有“千里姻緣線牽”。管姻緣的有一位月下老人,預先註定,暗裡只用一根紅線把這兩人的腳絆住,憑你兩家隔着海,隔着國,有世仇的,也終究有機會做夫妻。若月下老人不用紅線拴着,再怎樣也不能在一起。時至今日,像閩南地區保留的這種拴紅絲線的習俗,已不多見了。

每逢農曆三月初三,閩南、台灣民間就有敬祖舊俗,謂之“三月節”,敬祖時,人們上山掃墓之前,要先在宗祠或家中祭拜列祖列宗,到墓地后,要先拜“土地神”,接着,在祖先墓地上壓紙致祭、填土修墳,用丹朱彩上漆 ,以示兒孫輩不忘先人恩澤。台灣同胞把祖家的節俗帶到海峽彼岸,至今還仍在沿襲。

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孕育了不同地域,不同族群,不同方言各具特色的民系文化。閩南風俗就是民系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如今,隨着中國社會發展的歷史性跨越,民俗習慣的改變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閩南文化會一直保持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