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十二生肖 民間習俗 正文

壯族的歷史淵源介紹

壯族的歷史淵源介紹
 
  壯族是我國眾多民族中的一員,壯族的熱情好客和豐富多彩的獨特文化令人嚮往,讓人想親身去感受一下壯族的美。關於壯族文化你是否知道它的歷史淵源呢?如果不知道不妨往下文看看小編收集整理的有關壯族的資料。

壯族的歷史淵源

  民族概況:
  1990年人口1548萬。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壯族人口數為16178811。2005年,壯族人口超1700萬人。

  2010年全國人口普查壯族人口為16926381,佔全國人口1.2700%.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

  壯族大多居住在廣西,主要集中在柳州、來賓、河池、南寧、百色、崇左等地區。其中雲南有100餘萬人,主要聚居在文山州,紅河、曲靖也有一部分。廣東的連山、肇慶懷集、貴州的從江和湖南江華也分佈有壯族。

  在1965年統一稱壯族以前,壯族的自稱和他稱較多,廣西最常見的自稱和他稱主要有“布(僮)壯”“布土”“布僚”“布雅依(瑞)”“布儂”等20多種,雲南漢稱主要有“儂人”、“沙人”、“土僚”、“土佬”,自稱濮儂、濮土、蒲岱/傣、布瑞/布雅依。

  壯族地區石灰岩分佈很廣,是世界有名的岩溶地區,石山拔地而起,石山裡有岩洞和地下河。

  這種地形構成了“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的名勝景色。沿海盛產各種名貴海產,尤以南珠聞名。

  壯族地區氣候溫和,雨水充足,以農業為主,種植水稻、玉米、薯類等。果品也很豐富,森林面積廣,盛產柳州杉、銀杉、樟木等名貴木材。馳名中外的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壯族地區久負盛名的特產。

  民族歷史:
  壯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民族。現代民族學、歷史界一般公認壯族是由中國古代嶺南的越人的一支發展而來。她與周奉時期的西甌、駱越,漢唐時的僚、俚(譯音“俚”字,實是壯語中對“蛇”的稱呼)、烏滸,宋以後的僮(撞、��)人、�Z(狼)人、土人等有着密切的淵源關係。

  壯族與百越中的西甌、駱越是一脈相承的,從漢至唐初,壯族地區不斷的主動或被動的接受漢語言文化,在今壯族地區出現了一些“雄於鄉曲”的大姓。

  如番禺的呂氏,高涼、合浦的冼氏,欽州的寧氏等,稱為“百越大姓”,各自雄居一方。唐代,曾把嶺南道分置嶺南東、西兩道,設五府經略使於廣州,下分五管。

  其中桂、邕、容三管都是壯族先民的聚居區。兩宋、元、明時期,中央王朝加強了對嶺南地區的統治,建州縣、派官史、征貢賦,中央王朝在壯族地區實行的羈縻州縣制度,任用壯族有名望之人為土司管理本族。

  而中央政府的漠視及土司的橫征暴斂給壯族人民帶來的沉重負擔使壯族人民不堪其奴役,多次反抗。

  唐朝的西原“黃洞蠻”起事,宋朝儂智高起義,明朝的俯江农民起義,清朝數百年不間斷的起義直到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就起事於這片地區。但歷次起義都遭到了鎮壓而告失敗。

  壯族人民在抗擊法國殖民者入侵、辛亥革命鬥爭和抗日戰爭中做出了重大貢獻和巨大犧牲,壯族人民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

  壯族主要居於嶺南。嶺南地區自遠古時代就有人類居住,在先秦時代,壯族就屬於百越的駱越、西甌等,遠溯到舊石器時代晚期,有柳江縣的“柳江人”和,“甘前人”,來賓市的“麒麟山人”,荔浦縣的“荔浦人”。

  都安縣的“干淹人”和“九楞山人”,柳州市的“白蓮洞人”和“都樂人”桂林市的“寶積岩人”,田東縣的“定模洞人”,靈山縣的“靈山人”等等。這些古人類所在的區域,恰好是壯族先民的活動地域,也是現在壯族的聚居地區。據此部分專家推測壯族為這些古人類的後代。

  先秦時期,廣西為駱越國,居住着百越中的“駱越”、“西甌”、“蒼梧”人。駱越國是嶺南壯族祖先着名的方國,最早見於《逸周書・王會》,其中提到“路人大竹”,朱右曾《逸周書・集訓校釋》雲:“路音近駱,疑即駱越。

  ”路即駱,此說中的。《逸周書》亦稱《周書》,乃先秦古籍,多數篇章出於戰國,其中所記商周之事,必有所本。在《呂氏春秋・本味》里,又提到“越駱之菌”,漢代高誘注:“越駱,國名。

  菌,竹筍。”越駱是漢語提法,意為越(山)谷或越鳥,越人語言倒裝為駱越。“僮”這個民族名稱,是南宋時出現的。

  宋人李曾伯在上宋理宗的“奏議”中,曾提到宜山有“僮丁”。宋人朱輔在《溪蠻叢笑》中進一步指明南方“洞民”“有五:曰苗、曰瑤、口嘹、曰��、曰仡佬”。

  以後歷代均多沿用“��(僮)”名,到明代“��”名引用逐漸增多,但往往與“瑤”並舉。到清代對“��(僮)”名的引用已遍於廣西各地。

  1949年後,經過深入調查和進行民族識別,人民政府把廣西、廣東、雲南等地自稱“布壯”、“布土”、“布農”、“布泰”、“布班”、“布隴”、“布諾”、“布衣”、“布民”、“布越”、“布寮”、“布雅衣”、“布曼,”等等的人們統一稱為僮族。

  后因“僮”字的含義不夠清楚,又容易讀錯音,一九六五年,按照周恩來總理的倡議,把“僮”改為“壯”,把“僮族”改為“壯族”。

  民族區域自治。1952年12月9日在廣西的西半部建立桂西僮族自治區,1956年春改為自治州。1958年3月5日,建立以原廣西省地區為範圍的廣西壯族自治區。

  1958年4月1日,建立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1962年9月26日,建立廣東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

  文化貢獻:
  (1)農業方面的世界之最:
  駱越與西甌是構成現在壯族的主要兩個支系,他們存在了一千多年,創造了燦爛的稻作文明。

  (2)衣着方面的世界之最在古黔中地區的道縣玉蟾岩(古代壯族蒼梧部活動區域),發現了人類在15000年前用來作陶器“墊布”的植物纖維編織紋,不管這植物纖維編織紋是如何地簡陋粗糙和幼稚,它卻是到目前為止,我們所見到的人類自己用勞動創造出來的第一件手工紡織品,是全世界紡織工業的萌芽。

  (3)飲食方面的世界之最在古黔中地區的道縣玉蟾岩遺址中,發現了15000年前的人工栽培稻,儘管它還只具備了人工馴化的一些痕迹,它卻是到目前為止,我們所見到的人類自己用勞動創造出來的第一個農作物品種,是全世界耕作農業的萌芽。而陶器的出現,又是人類告別“茹毛飲血”的野蠻時代,進入“熟食烹飪”的文明時代的第一個標誌。

  (4)住房方面的世界之最在古黔中地區的臨澧竹馬村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距今約18000年)中,發現了帶甬道的“�B”字形“高台式土木建築”,它不僅是中國“高台式宮殿建築”的源頭,而且是全世界第一座“高台式土木建築”。

  (5)工藝方面的世界之最
  壯族先民發明的陶器,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標誌,是人類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創造出來的一種嶄新的東西。人們把粘土加水混和后,製成各種器物,乾燥后經火焙燒,產生質的變化,形成陶器。它揭開了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新篇章,具有重大的划時代的意義。陶器的發明,大大改善了人類的生活條件,在人類發展史上開闢了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