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十二生肖 民間習俗 正文

大年初三 | 全國各地習俗有哪些?

春節的風俗大全

    正月初三又稱小年朝,也稱赤狗日,作為古老的中國傳統節日,相傳這一天女媧娘娘創造出了豬。中國民間傳說初三晚上是老鼠娶親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燈睡覺,以免騷亂了鼠輩(也有人說入夜提早熄燈是為了讓老鼠看不見,無法娶親,以減少其繁殖的速度),並在屋角灑落一些米粒、糕餅,供老鼠食用,稱為老鼠分錢,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豐收。中國民間以正月初三為穀子生日,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飯。


大年初三 | 全國各地習俗有哪些?


    民間傳說

    正月初三稱為小年朝,也稱為赤狗日。傳說中赤狗是�嚇�之神,遇到他的人一定會不吉利,故初三為凶日,不宜外出。據說在初三跟誰拜年,就會跟誰吵架,因而不拜年;另外赤字有赤貧的意思,所以中國民間也不在這天宴客,會沖犯赤狗,帶來貧窮。


春節的風俗大全


    民間故事

    中國民間亦傳說初三晚上是「老鼠娶親」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燈睡覺,以免騷亂了鼠輩(也有人說入夜提早熄燈是為了讓老鼠看不見,無法娶親,以減少其繁殖的速度),並在屋角灑落一些米粒、糕餅,供老鼠食用,稱為「老鼠分錢」,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豐收;至於。「老鼠娶親」故事的來源,可能是因為初三是赤狗日,諸事不宜,為了避凶,所以為提早就寢所找的借口;再者,從過年到初一、初二也忙了一陣了,若不早些休息,恐會體力不繼,無法辦完其它的行事;至於過年謠中說:「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甲飽」,就是說初三不但是赤狗日,而且一連幾天的忙碌,到了初三,總算告一段落,可以晚起些,補補前两天的睡眠,長保健康。

    二零二零

    燒門神紙

    舊時初三日夜把年節時的松柏枝及節期所掛門神門箋等一併焚化,以示年已過完,又要開始營生。俗諺有“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

    穀子生日

    中國民間以為正月初三為穀子生日,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飯。

    小年朝

    即天慶節。宋代宮廷節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官員等休假五日。後來稱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

    豬日

    農曆正月初三,又稱為“豬日”。自秦漢以來,傳統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為雞日,初二日為狗日,初三日為豬日,初四日為羊日,初五日為牛日,初六日為馬日,初七日為人日。漢族民間傳說這是因為女媧創造萬物生靈的時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因此人們習慣在這一天里不殺豬,如果當日天氣好,則當年的豬會長得膘肥體壯,主人家自然喜上眉梢。

    二零二零

    雲南傣族:象腳鼓比賽

    在雲南傣族初二、初三,一些村寨將舉行“象腳鼓比賽”,选手們精神振奮、擊鼓不停,誰的動作優美、鼓聲好即獲獎。春節期間,小伙子和姑娘們互相投擲糠包,看誰投得准,看誰接得着。玩到一定的時候,姑娘們就悄悄搶走小伙子身上佩的腰刀、包頭布或拴着的馬,跑回家去。假如小伙子有情就追隨而來。父母見到女兒拿着頭布、牽着駿馬回來,便設宴款待。

    廣東:赤口

    年初三俗稱“豕日”,“豕”是豬的意思,廣東人把這一日稱之為“赤口”,寓意初三這天人們會像豬一樣哄叫不停。後來又逐步演變為初三容易吵架,或是惹官非的說法,所以初三這一天人們一般不會出門拜年,多數呆在家中,近年來越來越多人選擇外出旅遊來打發“赤口”這一天。初三還有一種說法,那就是車公誕(車公是一位能改變運程的神仙),信眾都到車公廟去上香祈福,占卜問卦,並且轉動廟裡的風車,以求時來運轉。

    福建:竹竿舞

    在福建閩南漳浦,在初三當地的畲族同胞會用喜慶的竹竿舞來迎接八方來客。竹竿舞一般是有3對或者5對手持竹竿一邊敲過去上面的舞者就是要一邊跳還要一邊作出各種優美的動作出來,當地從初三開始,用這種載歌載舞的方式來慶祝新年。

    因為在閩南初一是要互相拜年,初二是女婿日,女兒女婿都要回娘家,所以畲族人非常好客,他們從初三開使用這樣的竹竿舞表達歡樂的心情,竹竿舞有坐着、、蹲着、站着三種姿勢,還在互相變化,增加難度,邊跳還要邊做動作,竹竿舞它之前最早還有一個用處是什麼,就是當地的畲鄉小伙子大姑娘相對象的一種方式,就是說之前跳竹竿舞大家都會出來看,如果說誰跳在上面誰的姿勢好,誰的動作比較敏捷的話,就更加容易得到異性的青睞。

    廈門:不拜年

    正月初三,廈門的習俗為喪家清新愁(即燒新床)之日。凡在初一、二未到過之友家,是日應勿往訪,訪即為不敬。有諺語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飽”,意思是初三日無客登門,晚起無妨。那麼這個習俗是怎麼來的呢?

    相傳,明朝嘉靖年間,倭寇佔領廈門外島浯嶼。一年除夕夜晚,官兵忙於過年而疏於守備,大股倭寇乘機攻城,軍民奮起抵抗敵人,激戰二日三夜,倭寇才敗退,但城內軍民傷亡極重。初三日,百姓各自收埋親友,弔喪亡靈,哭聲震天,無暇到別家登門拜年。第二年初三日,廈門居民把此日作為忌日,久而久之,成為慣例。

    江浙:接灶神

    在江浙嘉興、湖州,初三是被叫做“小年朝”,是接灶神日子,意為迎接灶君自天上回歸。在杭州舊時候,初三需要進行“開井”儀式。古人初一初二的時候,讓勞累一年的井繩休息,就用紅紙條把井口封住,大家不能取井水。初三這一天要舉行一個很特殊的儀式,把封條揭去。

    東北:掃帚日

    每年的正月初三,不僅是吉林省,在北方很多老百姓都稱之為“掃帚日”,因為這天老百姓可以把大年初一、初二這两天的垃圾集中清理掉,拿起自家的掃帚打掃房間了,因為在除夕,也就是每年的臘月三十,今年臘月二十九,當地的人們都會把自家所有的屋子和院落打掃乾淨,而初一、初二各家會讓掃帚休息一下,不能動用掃帚,免得把財氣掃出去了,而把掃帚星引來。

    這两天家家戶戶也不往外潑水,倒垃圾,擔心因此而破財,因此有的民俗專家也把初一稱為“掃帚日”正是取其反義,意思是初三這一天可以把初一、初二家裡積攢的垃圾清理了,而且在打掃院落的時候,當地還有這樣一個說法,就是要從外往裡掃,這表示聚財的意思。

    甘肅:送灶神

    在西北農村的大部分地方,初三這天是要送灶神的:從小年也就是臘月二十三請回灶神爺貼在灶台中間,並擺放供品,每天上三次香供奉,寓意保佑家裡面五穀豐登,來年莊稼有好收成,全家人豐衣足食,年年有餘。而到了正月初三就要把灶神爺送走。

    山東:回娘家

    回娘家是春節的傳統習俗,在大部分地方,回娘家的時間是正月初二,但在山東煙台、萊蕪、聊城等地出嫁的女兒一定要等到初三回娘家,因為在這些地方的習俗里,大年是包括初一和初二两天的,直到初二傍晚的時候人們才會通過放鞭炮等形式把年三十那天傍晚迎接回來請到家裡供養的家堂送回去,在這期間出嫁的女兒就一定要待在公婆家絕不能看到娘家供奉家堂的桌子,否則就會不吉利,這個說法一直沿襲下來,就形成了這些地方初三才能回娘家的習俗,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給父母帶的禮物數量一定要是雙數的,女方父母家裡也會準備好豐富的酒菜來招待女兒女婿。

    閩南――竹竿舞迎八方客

    在福建閩南漳浦,在初三當地的畲族同胞會用喜慶的竹竿舞來迎接八方來客。當地從初三開始,用這種載歌載舞的方式來慶祝新年,因為在閩南初一是要互相拜年,初二是女婿日,女兒女婿都要回娘家,所以畲族人非常好客,他們從初三開始用這樣的竹竿舞表達歡樂的心情。(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