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風俗文化
播帕,即升和尚。虔誠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的傣族,每年都要舉行一次傣語稱為“播帕”的佛事活動,將適齡出家修行的男童送入佛寺,在佛主像前誦經受戒,正式出家修行。俗人出家升為和尚,要舉行隆重的出家儀式。準備出家當和尚的男童,要預先到佛寺內當一段時間“科永”(預備和尚),學習佛教禮儀,接受修行前的教育。在正式出家前夕,聘請一位傣語稱為“波卧”的教父,由教父為其置辦一套黃布袈裟,一頂小圓帽和出家修行必需的用具。至全寨舉行播帕佛事活動之日,“波卧”便把“魯皎”(意為寶貝兒子,即準備出家的男童)接到家中,舉行家宴,對其表示祝賀,將所置的袈裟,圓帽等禮品送給“魯皎”,將“魯皎”打扮一新。讓“魯皎”騎上高頭大馬,或背上“魯皎”(近代有坐拖拉機或摩托車者),由親戚、長輩簇擁着送進佛寺,集體在佛祖像前誦經受戒,升為小和尚,正式出家修行。
小和尚在佛寺內一邊學習傣文,一邊接受教規、教義教育。當學會傣文,能熟練誦念《爹特》經時,由寺內佛爺為其誦經晉陞為大和尚。大和尚除自己鑽研、抄寫佛經外,還要教小和尚傣文,指導小和尚誦經。年滿二十歲以後,如果不違犯教規、戒律,對佛教佛經鑽研較有成效,經本寺大佛爺認可,可晉陞為小佛爺。小佛爺要認真學習有關佛爺的修養、戒律和佛經,熟讀佛教理論,按佛教理論認真修行,等待晉陞機遇,至本寺大佛爺空缺時,經中心佛寺主持祜巴認可,可升為大佛爺。大佛爺年過四十歲,德行高、精通佛教經典者,經信徒推薦,當地召勐(土司)認可后,可以晉陞為祜巴。祜巴之上還有沙彌、桑卡拉扎、松溜、阿嘎牟尼、帕召祜等可逐級晉陞。
從大和尚晉陞佛爺,必須在中心佛寺的“波蘇”內誦經,舉行晉陞儀式,將黃布袈裟更換成長方七塊,橫方九塊拼縫的袈裟,這種袈裟,傣語稱為“帕拉納”。每次晉陞都要舉行晉陞儀式,更換不同規格的袈裟,食具、用具,信徒還要向晉陞者朝拜,從佛爺晉陞為祜巴,袈裟應更換為長十一塊,寬九塊的大袈裟,晉陞的等級越高,儀式越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