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民俗文化有哪些
西藏民族民間歌舞五光十色,風格各異,品種繁多,被稱為"歌舞的海洋",根據西藏 所轄康、衛、藏、阿里四個地區民間歌舞分佈的情況,從音樂的角度上講,大體可分為"魯"(靜態的歌,泛指節奏不規整的歌謠,如山歌、牧歌)和"諧"(動態的歌,泛指節奏規整的歌舞曲)兩大系。從舞蹈的角度上講,大體可分為"諧"-歌舞;"卓"---舞蹈;"噶爾"---樂舞;"羌姆"---跳神即宗教舞四大類,現將人們常見的 幾種有代表性的品種作簡要的介紹:
果諧 是流傳在西藏廣大農村的一種拉手成圓,男女分班一唱一和,此起彼落,載歌載舞,頓地為節, 連臂踏歌的集體圓圈歌舞,常見於農村的村廣場、打麥場上。節日里,場地上擺着一缸青稞酒,人們圍着酒缸拉圈起舞,男女各站一邊,分班歌唱,從左向右沿圈踏步走動。當唱詞告一段落之後,"諧本"(歌舞的組織者)帶頭髮出"休休休"或"曲曲曲"的叫聲,合著節奏踏步開始舞蹈,這種節奏性舞步叫"諧個"(歌頭)。跳完"歌頭"緊接着進入快速集體歌舞,有的舞群中出現男方跳一段后,女方又跳一段,男女雙方歌舞競賽的場面。跳完數遍后,又由"諧本"帶頭呼喊"休休休",或者說一段快板詞,邊說邊跳,統一步伐,在一齊雙腳跺地中熱烈結束。
堆諧 "堆諧"有兩層含義:一是"堆"為上或高地之意。因而"堆諧"是泛指后藏昂仁、薩迦、拉孜、定日縣以及阿里部分地區的農村圈舞。二是泛指這種"堆"區的民間舞傳入拉薩之後,經過城市各階層人士加工規範化了的藏族踢蹋舞。 17世紀中恭弘=叶 恭弘,5世達賴規定每年藏曆七月初在拉薩舉行一年一度的"雪頓節"(酸奶宴節,後來發展成為藏戲節),讓各地藏戲團雲集拉薩獻演。后藏"堆"區的窘巴藏戲團的劇目中,穿插表演過這種活潑熱情的踢蹋舞,由於藝人的傳播和民間的相互交往,這種舞蹈流入拉薩後為各階層人士所喜愛並進行了加工。這種加工在音樂上出現了一段有樂器伴奏的慢板抒情歌曲,在舞踏上主要是突出它的四二節奏後半拍起步,三步一變"這基本變化組合,腳下發出各種連點踏步音響,抒發人們活潑熱情的情趣,由於配上了揚琴、六弦、笛子、京胡、串鈴等樂器伴奏,音樂上突破了原歌詞中段、句、音樂的嚴謹限制,把"堆諧"規範成為"絳諧"(慢歌)→"諧個"(歌頭)→"覺諧"(快板歌舞)→"諧休"(尾聲)四部分組成的完整無缺的樂曲結構。"堆諧"的音樂已經程式化,它的歌頭、尾聲舞曲基本是固定的可以通用。目前已形成了表演性的歌舞。
朗瑪諧 據考證,這是18世紀末,西藏地方主事大臣竺仁。顛曾班久,在內地各地名勝遊歷,廣泛接觸內地兄弟民族特別是漢民族的歌舞音樂之後,帶上揚琴返回拉薩,將內地音樂的某些音調融合於原上層人士兵喜愛的"朗瑪"之中,是吸收了內地音樂文化發展起來的,原西藏"內大臣"們所喜愛的一種華貴典雅的歌舞音樂。 "朗瑪"首先流傳在拉薩,是以歌為主、歌舞結合的,它的歌和舞分為兩大段:即"絳諧"(慢歌)和"覺諧"(快板歌舞)。朗瑪的音樂比舞蹈更為豐富,運用與流傳比舞蹈也更廣。人們走在拉薩、日喀則等城鎮的街頭巷尾,林園湖邊,不時會聽到從內室閣屋、"林卡"篷帳中飄出的陣陣悠揚深情的歌聲,這種自彈自唱抒情典雅的歌曲往往是藏族人民喜愛朗瑪諧"。 果卓 即人們經常說的"鍋莊"。"果卓"仍是圓圈歌舞的意思,"鍋莊"一詞由來已久,趙爾巽等撰寫的《清史稿》卷一百一、志七十六樂八中記有"高宗平定金川,獲其樂……曰大郭庄……司舞十人,每兩人相攜而舞,一服蟒袍,戴翎,掛珠。斜披黃藍二帶,交如十字"。這種對四川藏區鍋莊的描述,解放初期尚見於昌都的寺廟鍋莊。所謂披各種黃藍紫色帶子,實為彩色哈達,是一種在吉慶場合下跳的禮儀鍋莊舞。"鍋莊"分為農區鍋莊和牧區(牧民舞)、林區(工布民間舞)鍋莊三種,都有不同的風格。 "鍋莊"和舞姿矯健奔放,男性着肥大的統褲犹如雄鷹的粗毛腿健壯有力,舞姿多模擬禽獸特別是大鷹的形態動作,如鷹展翅、鷹跳、鷹盤旋等等。女性動作優美開放、重姿態和情緒表現,歌詞中有"雪山喲,快閃開,我們要展翅飛翔。江河喲,快讓路,我們要邁開舞步……"的豪情報壯語,是藏族人民剽悍氣質在舞蹈中的形體表現。 康諧 "康諧"指弦子舞。盛行於青海、雲南、巴塘、昌都等藏區,西藏境內也頗為流傳,以巴塘弦子最為有名,在巴塘和昌都每逢節日"耍壩子",男女聚集翩翩歌舞。一般是男操"白旺"(牛角胡)站立排頭,拉起胡琴帶領人群拂袖起舞,時而圓集,時而散開,時而繞行而舞,邊唱邊跳,唱詞為"諧體民歌",也可即興 創作男唱女和,藉以抒發內心情趣。舞者隨着胡琴晃動發出的陣陣"顫音",舞蹈上相應發出一股股"顫法",多以模擬孔雀姿態動作為其形體特徵。舞姿圓潤、舒展,曲調悠揚流暢,它的"拖步"、"點步轉身"、"晃袖"、"叉腰顫步"告示動作,長袖飄飛很有特色。其中《孔雀吸水》是經過加工了的傳統雙人舞節目,是藏族人民祈願吉祥幸福的形體寫照。
羌姆 西藏的宗教舞蹈"羌姆"(跳神),是在七世紀佛教傳入西藏,與當地"苯"教的對立鬥爭中形成的。在佛教西藏化的過程中,蓮花生採取西藏土風舞與佛教內容結合的方法,開創了一種驅鬼逐邪的寺廟宗教 舞,經相繼改進、規範、逐步演變傳播,形成後世喇嘛寺院的跳舞。
藏戲 藏族民間傳統戲劇,簡稱藏戲。 藏戲是個很古老的民族劇種,在全國僅有的幾個少數民族傳統戲劇中,歷史也是最久 遠的。它的起源和萌芽,可以追溯到一千三、四百年前。據藏文史書記載,公元六世紀時,即松贊干布時期,已進入奴隸制藏族社會,民間藝術形式不僅產生,而且相當發達,如與舞蹈相結合的"魯"體民歌和苯教"搖鼓作聲"的巫舞N某曬?主進藏以後,松贊干布十分欣賞大唐的服飾禮樂,把傳進來的漢族樂舞,結合藏族本身的歌舞藝術,專門訓練??6名美女,為公主表演歌舞,在此基礎上又興起了一種鼓舞,其舞蹈、表演及歌唱都開始有一定的規範。到八世紀,藏王赤松德贊受其母金城公主的影響,崇尚佛教,延請印度高僧蓮花生來藏搞佛教西藏化,建桑耶寺,在落成典禮上將佛學教義和苯教巫師祈神儀式以及土風舞相結合,出現了類似內地古代儺舞的啞劇性跳神舞蹈。到公元十四、五世紀,藏族社會已從奴隸制發展支封建農奴制,生產經濟有所繁榮,人們生活有所改善,於是藏族多種民間藝術更加勃興起來,這時后藏地區出現了一個傳奇性的人物-----噶舉派高僧唐東傑布,他為募捐集資,營造鐵橋,利用這種在寺廟活?刀?收集了大量的故事和民間傳說,並吸收了當時各種民間藝術表演,特別是說唱的形式的藝術營養,加以戲劇化,用以表演故事,塑造人物,因而受到群眾歡迎,使之流行起來。到17世紀五世達賴時,更把這種演出藝術與宗教儀式徹底分離,形成以唱為主的獨立戲劇藝術形式。后又經無數民間藝人,群眾中藝術愛好者,及以上層知識分子的不斷豐富提高,才形成今天這樣獨具風格,有着強烈民族特點的劇種。它的流傳範圍,從山南、日喀則、拉薩等地區逐漸擴大到整個西藏,併流傳到四川的巴塘、理塘和甘孜等地區,以及印度、不丹等鄰近國家的邊境藏區。它對甘、青、川邊安多藏區很晚產生的囊達藏戲也有一定影響。 藏戲傳統劇目總數接近20本,但有一些本子現已流散失傳,僅存名目,或略知故事梗概。這些傳統劇目,從取材角度,可分為歷史傳說劇《文成公主》《熱瓊娃》;民間故事改編的神話愛情戲《諾桑王子》;神話傳說劇《蘇吉尼瑪》《根卻波》;兒童英雄戲《白瑪文巴》;直接取材於現實材料的社會生活劇《朗莎姑娘》;人情世態劇《卓娃桑姆》《頓月頓珠》《敵得格得》《曲吉朗桑》;宗教故事劇《直美滾頓》《雲乘王子》《德巴登 巴》《絮白旺秋》《敬巴欽保》;還有改編藏族古典小說的《鄭宛達娃》;改編外來著名印度的《羅摩衍 那》的戲《若瑪囊》等。流傳至今八大藏戲"之一的《文成公主》是寫祿東贊在長安以自己超群的才智,經過"七試婚使"終於為松贊干布娶得公主的故事,以此反映唐蕃聯姻這一千古佳話。 藏戲在我國是難得的藝術發展較為完整的一種少數民族劇種,為中華民族戲劇寶庫增添了一塊閃耀着奇光異彩的瑰寶,在中國戲劇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