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社火鬧元宵
皇杠、閣舞、雙牆秧歌、跌跤人、划旱船……在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古雲中郡--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於當晚舉辦流傳久遠的社火活動,盡顯2500年古老傳統文化。托克托縣位於黃河上中游分界處的土默川平原上,這裡有被考古界命名為海生不浪文化的新石器遺址,早在戰國時期趙國就在這裏設置了雲中郡,秦、漢、北魏一直沿用,故被稱為古雲中郡。
當晚8時許,內蒙古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雙牆秧歌”文武結合鬧元宵;迄今依然保存完整的雲中鼓樂鏗鏘有力,響徹天際;流傳300餘年的腦閣、握閣、抬閣,一展空中俏皮舞蹈;只在元宵節現身的距今100多年歷史的河口老龍,活靈活現,俯視眾生,祈願吉祥。
“每年最熱鬧的就是正月十五了,這一天各地的男女老少都會來我們這兒看社火表演,不僅能熱熱鬧鬧鬧元宵,還能了解這座古城流傳2500多年的歷史文化。”當地民眾劉興龍如是說道。
托克托縣政府官方稱,清朝年間,從晉、陝、冀等地帶來的社火文藝,融匯了當地的古城文化、黃河文化和草原文化,形成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托克托社火。
雲中鼓樂隊中的女鼓手何先枝告訴記者:“多少年來,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古雲中郡保留下來的傳統社火文化始終沒變。只有走進這座城,融入到這場一年一度的社火活動中,才能真正感受到這裏最接地氣的傳統文化。”
記者了解到,托克托縣的元宵節社火活動除了傳統社火表演外,放煙火也是“重頭戲”。托克托的焰火,分文火、武火、文武結合等類型,其燃放前的造型融燈與火為一體,是可供人觀賞的花燈藝術品。
當晚,煙火表演與社火表演相輔相成,可謂地上歡騰一片,空中“繁花似錦”。文火“九連環”配着武火“轉籮圈”點燃現場氣氛,文武結合的煙火是從空中散落懸垂下來的龍、鳳等造型,以及“吉祥如意”“普天同慶”“五穀豐登”等字樣,煙火造型惟妙惟肖,讓觀者驚嘆不已。
托克托縣政府官方表示,托克托社火文化在輩輩藝人的精心保護下,至今得到了進一步的傳承與發展,參与人數由過去的上百人變成了現在的上千人,每年元宵節的社火活動固定節目達到20餘種。其中,托克托社火中的壽陽鑼鼓和托克托吹歌被列入內蒙古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名錄,黃河九曲被列入呼和浩特市級非物質文化保護遺產項目名錄。
內蒙古古雲中郡今社火鬧元宵 盡顯2500年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