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十二生肖 民間習俗 正文

“鬧元宵”,東風夜放花千樹,元宵節形成的特定民俗

元宵節傳統民間民俗表演

  (王清茗)所謂秀樓閨閣,指的是過去大戶人家的待字閨中的女子居住的地方。因為有錢便有了規矩,是制定者和俗世社會約定俗成的結果,維持規矩得以繼續,除了權力,便是倫理。女子從十三歲開始情事初開,便遵照家府規矩進了秀樓,女紅也好,琴棋書畫也罷,總之終日不可下樓一步,衣食寢居自有丫鬟伺候。

  寒門則沒有這樣的待遇。在普通人家裡,女子所要是本分。除了世俗的規矩外,只有家族中長輩去管束。“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是一個傳說,因為這些女子適齡后需要照顧弟妹,幫做家務,甚至田間勞作補貼家用。

  秀樓上的女子眺望田間的自由,田間女子仰望秀樓上的安逸。這是相互渴望又不可及的翹首,構成了中國農耕社會中獨特而美麗的景緻,“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與秀樓之上的包括世間女子對秀樓上的好奇相映成趣。

  好奇秀樓是借口,關鍵是想着秀樓上的女子。一段琴音、一曲低音都可以讓聞聽者有無限遐思。秀樓也成為國家禁地之外的紅塵世界最為關注和神奇的地方。在山西太谷三多堂內,小姐的秀樓更是匠心獨具,不僅周邊院落看不到秀樓蹤跡,秀樓上的人兒除了高聳的屋脊,也看不到其他其他院落的門楣。小姐被徹底的封印在斗尺之間,終日修身養性。
“鬧元宵”,東風夜放花千樹,元宵節形成的特定民俗
  但並非是上了秀樓至出嫁前就沒有機會出門,這一天便是正月十五的燈節,或稱元宵節,老百姓又俗稱“鬧元宵”。元宵之夜,金吾不禁,天地同歡,重點是一個“鬧”字,所有規矩都放在一邊,無論王公貴族還是豪門巨賈,似乎在元宵節期間格外的寬容與善解人意。

  “鬧元宵”,東風夜放花千樹,歧路兒女各情長

  元宵節是一個時段,絕不局限於正月十五當天,這也是與其他節日迥然的地方。元宵節的主體是燈會,再下便衍生出燈謎、社火等形式,但終離不開“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繁華熱鬧。從漢文帝欽定元宵節起,唐朝定製元宵節為三日,唐代三日,宋代五日,明代十日,元宵之樂達到了萬眾歡騰前所未有的高度。

  事實上,元宵節還有個秘而不宣的名字:偷青,源於元金時代的娛樂演繹,最終在金吾不禁的元宵節形成一個特定的民俗。元宵之夜,好事的主家在菜園和門口會放些青菜或者油燈,不一時便會有人“偷”走。有人來的晚,沒有得到這些東西,便會在路邊田園內“偷”片樹恭弘=叶 恭弘或者青菜,討個吉利。“元夕偷青以受詈為祥,失者以不詈為吉”,這個風俗後來演繹為新婚娶親時偷拿女方家一雙碗筷杯盤的儀程,有着“偷挽蔥,嫁好�丁薄巴低觳耍�嫁好婿”的美好寓意。

  對於這種行為,政府採取的是聽之任之的方式。“六街燈月影鱗鱗,踏遍長橋摸鎖頻,略遣金吾弛夜禁,九門猶有放偷人”。元宵放偷以一種別緻的饋贈形式,使多數人放棄平日里的斯文和體面,成就着生活的意外和驚喜,完全涵蓋了人們對現實生活強烈的改變意願和由衷愛心發散,鬧而不俗,野而有規。

  當然最開心的就是年輕人。平日里鎖在深宅的女子們這幾天可以盡情出玩,而男人們便可大飽眼福。火樹銀花美女如雲,觀燈的過程也是這些女子們自我展示的過程,似乎矜持已經拋到了九霄雲外,平日里看見男人便會臉紅心跳的美女們,元宵節時卻放肆坦蕩。

  “鬧元宵”,東風夜放花千樹,歧路兒女各情長

  “放肆”的不僅僅女子,還有精狀的漢子。鬧元宵期間,舞龍是社火必不可少的項目。舞龍脫胎於原始祭祀的儺舞和祈雨的巫蹈,從對龍的敬意表現出的畢恭畢敬到以龍為吉祥物下凡人間祝福,成為民間壓抑情緒的集中宣洩,在舞龍的壯觀華麗場面中,中國男兒戰天斗地的豪邁一展無遺。

  元宵節成為力與美展現的華美舞台。在這個明亮與闌珊不斷切換的場合中,“才子欲佳人”的邂逅便成為永久的主題,就連一生征戰憂國憂民的宋朝詞人辛棄疾都抑制不了激動的心情,用他年輕而奔放之心和明快簡捷的語句來形容元宵節當晚的佳期巧遇: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由於熱鬧,忽然間心儀的女孩便隱身在人流中,急切尋找不可得下,想必每個人都非常着急與失落。元宵節觀燈目光不僅僅爍爍輝煌的燈品,而是目光流轉下一張張青春的面龐。男人如是,女孩亦如是,盈盈一瞥,脈脈不語,似乎與愛情無關,又離不開愛情的矛盾,使青年男女的腳步都放緩,再放緩,必要的時候,在燈火暗淡的地方駐足停留,有意無意地等待追隨者的目光。

  這是傳統規矩對鬧元宵晚間最大的容忍和尺度,也是那個時代留給青年男女青春的最深記憶,僅止於欣賞與愛慕,燈火輝煌下短暫地釋放生活渴望和若有若無的情感,在規矩和禮制的禁錮中完成一次精神的釋放,人之常情,天性使然,或者將是一生的記憶,因為今宵別後,彼此將各奔東西。

  現實就是這樣的無奈,很多人用文字記錄了這樣的心情,無悲卻傷懷,無意卻有情――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歐陽修・生查子)

  “鬧元宵”,東風夜放花千樹,歧路兒女各情長

  當然也有性格果敢的人兒衝出無邊的暗夜,揮手黎明的曙光。現如今一見鍾情是佳話,而過去可是大逆不道。倘若哪家名門閨秀在元宵當晚與人私奔而去,那便是轟動當地的大事,不僅女方父母顏面無光,男方的家人也將受到鄉黨的指責。真有敢僭越而走的人並不多,除非兩情相悅之時,有着幕天席地的勇氣。

  此外元宵節最大的講究便是吃元宵,取團圓之意。曾有南陳後主陳叔寶的妹妹樂昌公主,在國破時與夫君分別。臨別時兩人各持破鏡一邊,並約定元宵節日展賣於市,作為流落的音訊。後來隋文帝將樂昌公主遣嫁於大臣楊素為妾。但樂昌公主心戀前夫,連續三年在元宵鬧市展出破鏡,開價奇高被人嬉笑流傳。前夫顛沛流離輾轉到此,看見破鏡痛哭流涕,拿出自己所藏破鏡重圓,並題詩一首:

  鏡與人俱去,鏡歸人不歸。無復嫦娥影,空留明月輝。

  好在楊素成人之美,成就了他們夫妻二人人間夙願,為鬧元宵又平添了一份喜悅。原來鬧元宵並非是中國人的狂歡節,而是慶賀與喜悅。畢竟月圓之夜歡快鬧春后,將萬物復蘇。每個人都要成長,都會成長,沒有例外,當然包括閨閣之上的名門閨秀。
“鬧元宵”,東風夜放花千樹,元宵節形成的特定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