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民俗活動是什麼
“每逢清明上墳去,掃墓敬香拜祖上”。眼看清明節就要到來,每年這個時候大家都會遵循清明傳統習俗,尤其是在農村,清明節十分受重視。清明節的時間為每年的4月4日,我國最早的清明是在唐宋時期,按照老一輩人們的說法,清明節不僅僅只是上墳掃墓,還有眾多娛樂活動,主要包括:踏青,盪鞦韆,踢蹴鞠,打馬球,插楊柳等,掃墓祭祖只是其中之一,但影響深遠。
清明節上墳掃墓祭祖,之所以這一傳統習俗如此盛行開來,並且廣為流傳,主要是因為意義深遠,是一種十分經典並值得推崇的傳統民俗文化。
清明節祭祖掃墓敬香,行跪拜之禮是一種“孝道文化”的體現,同時也是對逝去長輩們的尊敬與懷念,可以讓後輩家族團結一致,令親情繁榮。
因此,在清明節祭祖期間,也形成了眾多細節規矩和基本注意事項,是祖祖輩輩在遵循這一傳統習俗過程中,一點點總結出來的。因此,在農村也流傳着一句關於清明節的俗語:“清明上墳五禁忌,切莫觸犯要牢記”。
具體是哪五大禁忌呢?曾經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農村老人告訴了我答案:
禁忌一:不宜大聲喧嘩,對逝者不敬
清明節掃墓是對長輩的尊敬和敬仰以及緬懷,如果大聲喧嘩是對長輩的一種不尊敬。農村有一句古話叫做“舉頭三尺有神明”,而在古代時候,對長輩不尊敬會遭到世人唾罵,令家族蒙羞。因此,整個掃墓過程不宜大聲喧嘩,尤其是那些帶小孩一起掃墓祭祖的家庭要注意。
禁忌二:上午掃墓最好,宜早不宜晚
俗話說,一日之計在於晨,清明節掃墓一般上午比較適宜,下午和傍晚則不太適宜。另外在農村有這樣一種說法,下午和傍晚掃墓對墓主人和掃墓人都不太吉利,下午陽氣逐漸衰弱,陰氣逐漸旺盛,這時候不宜掃墓。
禁忌三:孕婦不宜出行,身體多抱恙
孕婦出行掃墓也不太適宜,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孕婦懷孕之後,出行十分不方便,並且身體也比較羸弱,不宜太勞累,否則容易對腹中胎兒不太好。
另一方面是,孕婦為女性,按照陰陽學說,女性屬陰性,而懷孕后的婦女陰性十分旺盛,不宜出現在墓穴等陰氣比較旺盛的地方,否則對孕婦和墓主人都不太吉利。
禁忌四:體弱多病不宜,勞累多添堵
清明節掃墓祭祖身體比較健康的人很合適,因為需要運動,有的家庭祭祖還要爬山等。體弱多病的人不太適合,勞累之後容易生病,同時還容易添亂。同時,體弱多病的人還容易因為上墳祭祖而悲傷,很容易傷身傷神。
禁忌五:儀態莊重肅穆,衣冠要整潔
掃墓上墳祭祖,是一件十分莊嚴莊重的事情,不能打鬧嬉戲,要十分重視,另外衣身穿着要整潔,不要太花枝招展,太時尚,太風流等,要穿着得體,整齊樸素,否則也是對逝去長輩不敬。
清明節馬上就要到來了,在掃墓祭祖時候,一定要注意這個五個禁忌,農村老人再三叮囑,道理肯定錯不了。
清明節上墳需要注意什麼?農村老人說:五大禁忌要牢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