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祭祖最好的祭文
清明節①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不僅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可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清明節融匯自然節氣與人文風俗為一體,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先祖們追求“天、地、人”的和諧合一,講究順應天時地宜、遵循自然規律的思想。清明節時期,有一些歷史悠久的民俗活動及禁忌大家在參与時一般很少會深入了解其背後的寓意,下面我們就一些清明節期間常見的民俗和禁忌略說一二。
古老民俗,另有寓意
1、古人為何要放風箏?
清人潘榮陛所著《帝京歲時紀勝》記載:“清明掃墓,傾城男女,紛出四郊,提酌挈盒,輪轂相望。各攜紙鳶線軸,祭掃畢,即於墳前施放較勝。”古人還認為清明的風很適合放風箏。《清嘉錄》中說:“春之風自下而上,紙鳶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斷鷂’之諺。”
放風箏作為清明節重要傳統娛樂項目之一。人們不僅白天放風箏,夜間也放。夜間放風箏時會在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稱為“神燈”。古人放風箏有講究,為的是放走晦氣,消災解難。古人會把自己害怕的各種災禍疾病都寫在風箏上面,然後等到風箏升到空中,立刻剪斷風箏線,讓它隨風而逝,這樣晦氣也被帶走了,人的心情也會變得愉悅起來――即古人所講的“斷鳶去晦”。
從道門角度,放風箏也是一種玄術:因為放風箏可以放走個人的穢氣。以前人們在放風箏時,會將自己了解的所有災病都寫在紙鳶上,等風箏放高時,就剪斷風箏線,讓紙鳶隨風飄逝,象徵著自己的疾病、穢氣都讓風箏帶走了。
2、你以為僅是插個柳枝?
清明節是楊柳發芽抽綠的時間,民間有折柳、戴柳、插柳的習俗。人們踏青時順手摺下幾枝柳條,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編成帽子戴在頭上,也可帶回家插在門楣、屋檐上。諺語有“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後變黃狗”的說法,說明清明折柳在舊時是很普遍的習俗。
據民間老人們說法,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其不僅是節日的一種時新裝飾,更在於其祈福辟邪之效。清明節插柳植樹的風習,據傳是紀念介子推死時所抱的柳樹後來復活,晉文公賜名為清明柳,並折柳成圈戴在頭上,此習俗後傳入民間。
年輕人很少有人知道的禁忌
1、掃墓踏青也應擇時擇地
首先,清明掃墓前宜根據當地的相關習俗去做,同時,還可參考萬年曆上的相關“宜忌”為好。其次,掃墓最好選在上午的5-7點(卯時),且最好在下午三點前完成。因此時陽氣已逐漸消退,陰氣逐漸增長,若是時運低的人,很容易會招惹陰靈纏身或騷擾。
同理,清明踏青旅遊時,我們也應注意:大家若到一些年代久遠的旅遊景點,如故宮、明十三陵等一些名勝古迹或遺址,時間最晚也不要超過三點。有時哪怕是錯過了,下次再去也不遲。
2、孕婦、兒童及身弱者宜忌
通常來說懷孕的婦女要避開清明拜山掃墓活動。且女性例假,也不宜參加此類活動,特別是不能在下午三點后。當然,南北方的掃墓習俗略有不同,比如:南方通常兒女均前往掃墓,而北方一些地方,則通常女兒不前往掃墓,如果是出嫁的女兒則隨夫前往掃墓。
另外,當人身心狀況不良,如患有某些疾病或精神不佳,我們建議就不宜去墓地了。因為當人們身心虛弱,陽氣虧損厲害時,人容易招致陰界一些生靈上身,而後會造成回家之後的某些麻煩,這個大家一定懂得!當然,兒童也不宜去掃墓。
3、快把你的額頭露出來
按古人說法,清明節也算“鬼節”之一。在此期間,若需經常走夜路的朋友,一定要記得隨身攜帶一些護身的吉祥物,如玄門的桃木手珠、高功法事用硃砂畫的一些符咒等。同時,還要亮出你的額頭,頭髮千萬不要蓋住額頭,因為額頭是你的氣運、命門所在。
當然,這裏一定要補充一點,此法這也同樣適合現代的年輕人的日常起居、工作和學業。記住!額頭一定要露出來,千萬不要蓋住你的眉毛甚至眼睛。以前家裡的老人和一些年長的親戚若是看到哪個青年人學明星的樣子,留着一頭蓋住額頭和眉毛的長發,那定會遭到訓斥,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它會阻礙到年輕人的運氣和陽氣。
4、紅色衣飾怎麼回事?
通常來說,清明節期間要特別忌穿大紅大紫的衣服,即使紅內衣也要謹慎穿用。相反,宜穿上素色服飾。當然,也不要佩戴紅色的配飾。若你自身運勢很低,或者有孕婦或者兒童,可以帶紅色辟邪物品隨身。
5、悼念逝者為何選菊花?
掃墓祭祖通常選用菊花,因為我國古代把菊花當作寄託之花,有思念和懷念的含義。白色菊花是最適合的,也可以搭配一些綠草,如百合,綠恭弘=叶 恭弘,康乃馨等,會更漂亮。而黃色菊花有長壽菊之稱,比較適合看望病人。
6、掃墓之應注意的言行
掃墓之前最好禁食:當你動身開始掃墓,就最好不吃食物或食素了,以表示對先人的禮貌和尊重。另外,不要說不吉利的話,更不能說對亡者不敬的話,晚上活動更要謹慎。因此清明節休假出去旅遊不能說任何對不起列祖列宗的話。
掃墓時,我們要盡量保持安靜,因墓地是陰靈們的安居之所,故不可跨過墳墓及供品,大聲喧嘩、嘻笑怒罵,污言穢語,追逐亂碰,隨處“方便”,否則打擾了�k們,後果……
掃墓時還應專心致志,不東張西望。更不宜在先人墓地照相。更忌將其他墳頭拍進鏡頭。否則,你的運勢很可能莫名其妙失衡,後果還是:你們都應該懂得的。
7、拜祭還講尊卑長幼?
清明節拜祭當然須講輩分,依次為:父親、母親、長男、長女、次男、次女……余此類推。拜祭完畢后,祭品是讓祖先祝福過的,所以眾人可食取祭品。最後提醒您要注意防火安全,待香燭點完后才可離開。
8、清明與鞋子有關問題
一些人恰巧是清明節過生日,因此有時難免就在清明節期間買雙鞋。豈不知鞋與“邪”同音,故而通常不在此時買鞋。真有需要也要錯開時間購買。
如果有些朋友不慎清明這天買鞋了,如何破解?請這些朋友用紅紙包好鞋子,放在門口一晚,然後清早將紅紙燒掉即可。另外,清明節掃墓回來,一定要清理你的鞋子,同時將鞋子的鞋尖朝里。同時,勿忘將身上穿的衣服洗乾淨晾曬為宜。
清明節是緬懷先祖之日也是鬼節, 除晦解煞你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