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十二生肖 民間習俗 正文

儺戲是古老的祭祀演劇,不僅曾風靡朝野,還走出了國門

傳統文化的素材摘抄

  儺戲又稱儺堂戲、端公戲等,是我國民間的一種古老的傳統戲劇模式,在河北省、安徽省、江西省、湖南省、湖北省、四川省、貴州省等廣大地區都有流傳。從2006年開始,各地儺戲經國務院批准,陸續列入了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在歷史上,儺戲曾經風靡民間和朝堂,更走出了國門,流傳到朝鮮、日本、越南等周邊國家。

  儺戲表演

  一、儺戲的產生

  古老的宗教祭祀儀式和禮俗,是我國民間戲劇藝術的重要源頭之一,儺戲就是在古代祭祀儀式的基礎上吸取民間戲曲而形成的一種戲曲形式。

  儺戲可以說是我國最古老的祭祀演劇,源於原始社會圖騰崇拜的儺祭,由“驅鬼逐疫”“招祥納福”祭祀儀式逐漸發展而來。
儺戲是古老的祭祀演劇,不僅曾風靡朝野,還走出了國門
  “儺”,《說文解字》解釋說“行有節也”,也就是舉止到位,行動有節度,行走姿態柔美,這其實就是舞蹈的步伐。《詩經・衛風・竹竿》:“巧笑之��,佩玉之儺。”鄭玄注《毛詩傳》說是“行有節度”,徐鍇說“佩玉所以節步”。

  《說文通訓定聲》里解釋“儺”為:“擊鼓大呼,似見鬼而逐之。”“儺”就是驅逐疫鬼的一種祭祀舞蹈,《論語・鄉黨》里說:“鄉人儺,朝服而立於阼階。”指的就是這個意思。

  儺戲角色

  早在先秦時代,儺就成為了一種擁有極為嚴謹的祭祀儀典的節令活動,履行着“通暢節序”“消災納吉”的功能,被廣大民眾所普遍接受。《周禮・夏官》記載:“方相氏掌蒙熊皮,黃金四目,玄衣朱裳,執戈揚盾,帥百隸而時難(儺),以索室驅疫。”“方相氏”原本是周代的官名,屬於夏官屬官,主司毆驅疫鬼,由武士充任。他是古代儺儀中的重要神祗,最早的驅儺之神。這種身蒙熊皮、頭戴面具的驅疫行為是儺祭的最典型形式。

  在上古時代,儺祭和節序變化密切相關,多出現在冬春交替的時候。《呂氏春秋・季冬》說“命有司大儺”,高誘註釋說:“大儺,逐盡陰氣為陽導也,今人臘歲前一日擊鼓驅疫,謂之逐除是也。”

  古人在臘月舉行驅儺,就是為了在季節交替的時候,“逐盡陰氣為陽導”,使得陰陽有序,天地和順。後來的儺戲一直秉承着這種觀念。

  現代儺戲表演

  二、儺戲如何表演

  既要承擔調合陰陽的作用,又要娛神且娛人,所以儺戲表演具有時令性、宗教性和儀式性的特徵。

  最初的儺祭大多在冬春換季時候舉行,後來隨着時間的推移,地域的擴大,儺儀、儺戲就不再拘於一個固定的時令了,變得十分廣泛。比如安徽的池州儺戲,每年例行“春祭”和“秋祭”,“春祭”在農曆正月初七到十五擇日進行,“秋祭”則在農曆八月十五進行。而在浙江,儺戲幾乎每月都有,從正月的“上元儺”到臘月的“祀灶儺”“除夕儺”等等。

  儺戲的宗教內涵體現在面具佩戴,獨特的“舞步”和“巫技”的使用上。

  面具是儺戲最為重要的表演道具。儺戲面具的來源非常古老,可以追溯到遠古時候先民的紋面,是紋面的誇張和變形,可以增加神秘感,增加對疫鬼的威懾力,又增添了審美娛人功能。

  早期的儺戲,就是靠面具來區分角色行當的,依據角色性格,不同角色的面具造型不同。在儺戲演員中,出演的角色大多是父子世襲的,而面具也往往世代相傳。儺戲面具多為木質,也有絲質的,所繪色彩花紋,各地大同小異。

  儺戲面具

  儺戲的演出中,保留了許多以“跳”命名的形式,比如“跳五喪”“跳財神”“跳灶王”“跳八仙”等等,所使用的十字步、圓台步、小碎步等步法,是和其他傳統戲曲程式不同的。這是原始的宗教祭祀舞蹈在儺戲中的遺留。

  儺戲演出中,還穿插有不少巫儺技藝表演。比如撈油鍋、捧熾石、過火炕、跺火磚、吞火吐火、踩刀梯等。

  基於宗教儀式的特性,儺戲的演出一般分為三個階段:開壇、開洞、閉壇。開壇和閉壇是迎神送神的法事,打開洞門后就演出儺戲劇目,所謂“內壇法事外壇戲”。比如湘北一帶的還願儺戲演出,一般要經過發功曹、紮寨、請神、安位、出土地、點雄發猖、姜女團圓、勾願送神等八大法事,戲曲劇目穿插在其間演出,法事和演出融為一體。

  儺戲表演

  三、儺戲在民間的流行

  儺的宗旨是“驅鬼逐疫”,這是是原始初民普遍的精神寄託。依據現有資料可考的,從商周時期《周禮》的文字記載開始,我們可以知道:幾千年來,周代儺儀延伸為儺俗,衍為儺戲,從黃河流域、長江流域,進而擴展到全國各地,一直在民間傳承。

  民間儺戲,也稱為“鄉人儺”“百姓儺”。儺祭、儺儀在民間生活中,通過和各地的佛、道、巫教的複雜結合,逐漸戲曲化。而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儺戲,大多是在明末清初,各種地方戲曲蓬勃興起時,由原有的儺歌、儺舞、儺儀吸取戲曲形式發展而成的。

  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和以貴州為中心的西南地區是儺戲保存最豐富的區域。比如山西有斬旱魃、扇鼓神譜,河北有捉黃鬼,湖南有儺堂戲、儺神戲等,江西有滾儺神、舞鬼戲等,廣西、雲南有端公戲、師公戲等。就連一些少數民族的戲劇也屬於儺戲的範疇,比如湘西苗族的茅古斯、內蒙古蒙古族的好德格沁、青海土族的跳於菟等等。

  民間的儺戲演出又可分為族儺和教儺。族儺以村落大族為主體,在節日期間進行民俗性祭祀演出活動,像山西曲沃的扇鼓神譜、安徽貴池的儺神大會都是如此;教儺一般隸屬於梅山教或茅山教,主要進行沖儺等法事活動。

  總之,儺戲全國大部分地區的民間都十分流行,特別是一些巫術氣氛較濃的邊遠地區,往往固定成俗,成為當地眾多的民俗文化之一。

  民間儺戲演出

  四、儺戲在宮廷的流行

  儺祭、儺儀在歷代宮廷也非常流行。

  據《後漢書・禮儀志》記載,漢朝宮廷舉行的儺儀非常隆重。主體表演隊伍由一百二十名年齡在十到十二歲的黃門子弟組成,稱之為“�E子”(指儺儀中用以驅疫逐鬼的兒童),他們都“赤幘皂制,執大鞀”。當然也少不了“黃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執戈揚盾”的方相氏,此外,漢代儺儀中還增加了“十二神獸”,“十二獸有衣毛角”。�E子們在方相氏和十二神獸的舞隊帶領下,共同“逐惡鬼於禁中”。

  漢代的儺儀隊伍龐大,儀式繁多,成為了後代宮廷和官方儺儀的標準模式。東漢的張衡就在《東京賦》里描述過洛陽舉行儺儀的盛況:“爾乃卒歲大儺,毆除群厲。方相秉鉞,巫覡操�。�E子萬童,丹首玄制。桃弧棘矢,所發無臬。飛礫雨散,剛癉必弊(這裏寫的是東漢的一些趨鬼方法,包括桃弧射鬼、瓦礫砸鬼和潑水淋鬼)。煌火馳而星流,逐赤疫於四裔……”

  南北朝時受外來宗教的影響,儺祭儀式的神秘性逐漸降低,戲劇成分卻不斷加強。《荊楚歲時記》記載當時的儺儀:“擊細腰鼓,戴胡頭,及作金剛力士以逐疫。”方相氏不見了,多了金剛力士,戴胡頭驅逐疫鬼,可見西域文化的影響。

  到了宋代,方相氏、十二神獸、�E子等角色變成了由優伶扮演的門神、判官、鍾馗、六丁六甲、灶君、土地等世俗化的神�},甚至還有人間的將軍形象,儺儀的娛樂性進一步加強了。

  宋代有大儺儀、小儺儀之分,盛行於宮中的主要是大儺儀。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記載,除夕這天,“禁中呈大儺儀,並用皇城親事官。諸班直戴假面,綉畫色衣,執金槍龍旗。教坊使孟景初身品魁偉,貫全副金鍍銅甲,裝將軍;用鎮殿將軍二人,亦介胄裝門神;教坊南河炭醜惡魁肥,裝判官;又裝鍾馗、小妹、土地、灶神之類,共千餘人。自禁中驅祟,出南薰門外轉龍彎,謂之埋祟而罷。”可見當時的盛況。

  元代之後,官方儺儀不再出現在正史的記載中。

  儺戲表演

  五、儺戲走出國門

  隨着中國文化的輻射,儺祭、儺儀也流傳到了朝鮮、日本、越南等周邊國家。早在東漢時期,越南就引進了中國儺儀,成為他們推行漢制的重要內容;朝鮮最遲在唐代就吸收了中國儺儀,成為他們軍禮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日本除了官方途徑,還從民間和僧侶中吸收了中國荊楚地區的儺文化,形成了自己的儺禮。

  曾風靡朝野並走出國門的傳統儺戲,積澱了從上古以來直到近代的各個歷史時期的諸多文化信息和藝術特徵,具有豐富的蘊涵。無論是對於歷史學、宗教學、人文學,還是對於戲曲學、美術學、民俗考古學等各個方面,都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

  因而,在對這一古老的演劇文化的保護和研究當中,我們不僅要關注它的藝術形態,更應注重它內在的文化涵義。
儺戲是古老的祭祀演劇,不僅曾風靡朝野,還走出了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