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轉鴻鈞佳氣同,肩摩轂擊樂融融。
不須迎向東郊去,春在千門萬戶中。
――清・恭弘=叶 恭弘燮《迎春》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據傳起於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晉書》上說:“顓帝以孟春正月為元,其時正月朔旦立春。”所以古詩中的元旦,是指農曆正月初一。宋代吳自牧《夢梁錄》“正月”條目中記載,“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一歲節序,此為之首。”
我國歷代元旦的時間伴隨朝代變更亦有變動。夏在正月初一,商在臘月初一,周在十一月初一,秦統一六國后定為十月初一,漢武帝太初元年時恢復夏朝以正月初一為元旦。這一紀年方法,因此又稱“夏曆”,一直沿用至辛亥革命。
臘盡寒猶厲,春來雪未乾,
流年憐易失,為客敢求安。
故里屠蘇酒,新年柏恭弘=叶 恭弘盤,
嗟哉老兄弟,誰與共清歡
――宋・何汝樵《元旦》
詩里的“故里屠蘇酒,新年柏恭弘=叶 恭弘盤”;應該是古代“過年”的“年俗”。有人說“年俗”,構成了中國人獨特的生活情趣;充滿了時光風情,也洋溢着華夏文明源遠流長的血脈情思。
古時如何過年?又有哪些民風習俗?南朝梁宗懍撰寫的《荊楚歲時記》里記載:
歲暮,家傢具餚蔌,詣宿歲之位,以迎新年,相聚酣飲。留宿歲飯,至新年十二日,則棄之街衢,以為去故納新也……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謂之端月。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惡鬼……帖畫雞,或�埏撾宀杉巴良τ諢�上。造桃板着戶,謂之仙木。繪二神,貼戶左右。左神荼,右鬱壘,俗謂之門神……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進椒柏酒,飲桃湯。進屠蘇酒,膠牙餳,下五辛盤……凡飲酒次第,從小起。
由這些記載來看,古代過年當有祭灶掃塵、燃放爆竹、插掛桃符和飲屠蘇酒、拜年等習俗。
已幸懸車示子孫,正須祭灶請比鄰。
歲時風俗相傳久,賓主歡娛一笑新。
雪鬢坐深知敬老,瓦盆酌滿不羞貧。
問君此夕茅檐底,何似原頭樂社神。
――宋・陸遊《祭灶與鄰曲散福》
過小年,被視為過年的開端,一般農曆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為過小年日。這一天首先掃塵,然後祭灶。祭灶在民間流傳很廣,影響極大。臘月廿三的祭灶是送(辭)灶神,故而民間有“官辭三,民辭四”的俗語;迎灶的日子,各地不一。
有大年三十、正月初一,也有初三、初四、初七的。人們有時還會講究“送灶早、迎灶遲”。一般地方只供奉灶王爺一人,有的則有男女兩人,女神為灶王奶奶。
《論語・八佾篇》中,就有“與其媚輿奧,寧媚與灶”的說法。先秦時期的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為祀灶、門、行、戶、中雷五神,中雷即為土神。
“古傅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送君醉飽登天門,杓長杓短勿復雲,乞取利市歸來分。”(宋・范成大《祭灶詞》)。
可見祭灶是中國幾千年傳承着的文化風情。掃塵之後,每家每戶窗明几淨,室雅院潔。在擦洗清掃之後,再分別完成糊花窗、掛年畫、貼春聯、放鞭炮、吃年夜飯、鬧元宵節等,讓整個臘月和正月,在一系列年俗中張燈結綵,喜氣洋洋,繽紛的景象應運而生,五彩的生活絢爛奪目。
過了“小年”,娶媳婦、嫁閨女就不用擇日子了,在年的喜氣中結婚典禮,是許多人的選擇,那是對年俗的遵從,也是對年俗的敬仰,更是對年俗約定俗成的喜愛與偏好。有民謠說,“歲晏鄉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燈前姊妹私相語,守歲今年是洞房。”
灶祭掃塵后貼春聯。春聯,起源於桃符。據《後漢書・禮儀志》說,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神荼”、“鬱壘”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時歲記》上說:“春聯者,即桃符也。”古人認為桃木能辟邪驅鬼,所以選用桃木來做成桃符懸挂門上。五代時候還在桃木板上書寫對聯。
北風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
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
――宋・陸遊《除夜雪》
到了明清開始興起紙制的春聯。
楚天遙闊。親署重重驛。應說小兒痴絕,久不見、斑衣曳。還將墨汁。自寫春聯帖。並書小字懸門,道以寧、謹謝客。
清・董以寧《霜天曉角・辛卯除夜》
古典名著《紅樓夢》第五十三回這樣描寫貼春聯:“已到了臘月廿九日了,各色齊備,兩府中都換了門神、聯對、掛牌,新油了桃符,煥然一新。”
今歲今宵盡,明年明日催。
寒隨一夜去,春逐五更來。
氣色空中改,容顏暗裡回。
風光人不覺,已著後園梅。
――唐・史青《應詔賦得除夜》
臘月三十(月小廿九)的晚上稱為“除夕”。吃完年夜飯長輩便要給孩子們發放壓歲錢,而後一家人共同守歲。
西晉《風土記》曰:“蜀之風俗,晚歲相與�r問,謂之�r歲;酒食相邀為別歲;至除夕達旦不眠,謂之守歲。”
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除夕》記載:“是夜禁中爆竹山呼,聲聞於外。士庶之家,圍爐團坐,達旦不寐,謂之‘守歲’。”
守歲家家應未卧,想思那得夢魂來。
――唐・孟浩然《歲除夜有懷》
相邀守歲阿咸家,蠟炬傳紅映碧紗。
三十六旬都浪過,偏從此夜惜年華。
――宋・席振起《守歲》
由此說明人們格外看重“守歲”。年三十晚上包好餃子,等到子時一過,一大家子圍在一起吃餃子。餃子意味着“更歲交子”,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寓意。
大年初一,首先是迎年。凌晨燃放爆竹祈願平安,是迎年的第一件事。王安石《元日》詩云: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尤眨�總把新桃換舊符。
詩人擇取最典型的喜慶場景,真實展現了當年那一幅富有濃厚生活氣息的民間元旦迎新圖。《清嘉錄》載:“歲朝,開門放爆仗三聲,雲辟疫病,謂之‘開門爆仗’。”鞭炮聲聲,年意濃濃。辭舊迎新的鞭炮驅散舊年的所有疾病與晦氣,鞭炮聲越響亮越吉祥。
鞭炮聲漸漸散去后,家家戶戶門前鋪滿炸碎的鞭炮紙,一地碎紅,燦若雲錦,在紅燈籠的映照下,家家戶戶“滿堂紅”。接着喝酒、祭祖叩拜,保佑一年平安吉利。再就是開始出門拜年。“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歡笑拜新年”(清・孔尚任《甲午元旦》)。
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中描寫了宋代拜年情形:“士大夫皆交相賀,細民男女亦皆鮮衣,往來拜節……家家飲宴,笑語喧嘩。”
古時的元旦,帝王要舉辦隆重的賀歲典禮,在宮廷宴請群臣。皇帝認為,元旦這天是良辰吉日,文武百官被視為嘉賓,請到宮殿高堂,參加賀歲宴會。到了唐代,宮廷賀歲活動更加盛大隆重,唐代詩人厲玄《元日觀朝》詩描述道:
玉座臨新歲,朝盈萬國人。
火連雙闕曉,仗列五門春。
瑞雪銷鴛瓦,祥光在日輪。
天顏不敢視,稱慶拜空頻。
明朝的拜年,還多了些雅趣。人們在走親訪友的同時會互贈一種二寸寬、三寸長的箋紙,箋紙上不僅繪有各類精美靈動的圖案,還會用清雅小楷寫上對方的姓名和祝福語。類似於我們現在的賀年卡。有文征明的《拜年》詩為證: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清代康熙年間始,新年裡皇帝都會親自寫“福”字。其中,一部分會張貼至宮廷各處,以示吉祥如意;另一部分則會隨着奏摺賜給外任的直省官員。
新年第一天還有很多忌諱,如不說不吉利的話,不能動刀剪,不能掃地倒垃圾,婦女不回娘家等等。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游伎皆�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唐・蘇味道《正月十五夜》
正月十五鬧元宵,晚上的燈會可吸引人了。正如蘇味道詩里這幅古代節日的風情畫,讓人流連忘返。明代沈榜在《宛署雜記》中還記載了明代賞燈會走百病的活動:
燈市每年正月初十日起至十六日,結燈者,各持所有,貨於東安門外迤北大街,名曰燈市。燈之名不一,價有至千金者。是時四方商賈輻輳,技藝畢陳,珠石奇巧,羅綺畢具,一切夷夏古今異物畢至。觀者冠蓋相屬,男女交錯,近市樓屋賃價一時騰踴,非有力者率不可得……
街上熙熙攘攘熱鬧非凡,各式各樣、五彩繽紛的燈籠吸人眼球,有的提在手裡,有的掛在屋檐下。真叫人大飽眼福,不忍離去。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
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
滿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
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由唐寅的《元宵》詩,還想象得到燈市的熱鬧。
古時過年,始於臘月廿三或廿四的小年,止於正月十五的元宵節。
臘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
對慈亦是當今佛,進奉熬成第二鍋。
――清・夏仁虎《臘八》
實際上古時人們的跨年活動,在臘八節就開始預熱了。民間俗語云“過了臘八就是年”。年的收尾還會延長到“二月二”。古語云:忙臘月,閑正月。
日頭欲出未出時,霧失江城雨腳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雲猶含態石披衣。
煙村南北黃鸝語,麥隴高低紫燕飛。
誰似田家知此樂,呼兒吹笛跨牛歸。
――宋・王庭�n《二月二日出郊》
因為農耕社會的這一時期,正是農閑之際。過了“二月二”已是春暖花開,就是忙春耕了。在這跨年生活中有很多娛樂活動,如投壺、高蹺、木偶戲、陀螺、雜技、聽戲等。白居易在《元日對酒》中雲:
眾老憂添歲,余衰喜入春。
年開第七秩,屈指幾多人。
在辭舊迎新之際,大多數人越老越怕添新歲,詩人卻與眾不同,開心地迎接新一年的到來,表達了他年到古稀,不懼衰老、昂首進入新年的樂觀情緒。寫出了人們賀歲、迎春的無比喜悅。
“老去又逢新歲月,春來更有好花枝”(明・陳憲章《元旦試筆》)。古時過年,上至宮廷官邸,下到民間百姓,習俗眾多、精彩紛呈、年味濃厚。真是令人賞心悅目的樂事。
古時的年俗,習俗眾多、精彩紛呈、年味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