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神崇拜與“蔣王廟”
蔣神崇拜是從三國吳開始流行於今天南京及其附近地區的一種民間巫覡鬼神崇拜[1]。據《搜神記》記載,蔣神崇拜是從吳先主孫權時期開始興起的:傳說蔣子文者是廣陵人也,漢末為秣陵尉。他“嗜酒好色,挑達無度。常自謂己骨清,死當為神”,有次他追擊盜賊到鐘山腳下,不幸戰死。在吳主孫權時,他顯靈要求立為土地神,否則災禍頻發。最後孫權不得不“封子文為中都侯,次弟子緒為長水校尉,皆加印綬。為立廟堂。轉號鐘山為蔣山”,從此以後“災厲止息,百姓遂大事之”。
以後蔣神成為六朝保佑風調雨順的靈驗的大神。《藝文類聚》卷一百錄有梁代陸��《請雨賽蔣王文》和任孝恭《賽鐘山蔣帝文》。陸��《請雨賽蔣王文》稱讚他,“陸周祚胤,鍾岳降精。聰明正直,得一居貞。無方無體,不疾不行。化馳九縣,位冠百靈”。[3]陳武帝曾親自去鐘山拜謁蔣廟求雨,“是時久不雨,(永定三年四月)丙午,輿駕幸鐘山祠蔣帝廟,是日降雨,迄於月晦”(《陳書・高祖紀上》)。
傳說蔣神在淝水之戰中能力挽狂瀾,拯救晉室安危,《晉書・苻堅載記》記載,會稽王司馬道子在淝水之戰前向蔣神求助:“初,朝廷聞堅入寇,會稽王道子以威儀鼓吹求助於鐘山之神,奉以相國之號。及堅之見草木狀人,若有力焉。”鐘山之神,也就是蔣神。所以後代帝王對他愈加敬信。《宋書・元兇劭傳》,宋孝武帝劉駿討伐元兇劉劭時,劉劭“以輦迎蔣侯神像於宮內,啟顙乞恩,拜為大司馬,封鐘山郡王,食邑萬戶,加節鉞。……使南平王鑠為祝文,罪狀世祖”。《南齊書・東昏侯紀》記載東昏侯“又信鬼神,崔慧景事時,拜蔣侯為假黃鉞、使持節、相國、太宰、大將軍、錄尚書、揚州牧、鐘山王。至是又尊為皇帝。迎神像及諸廟雜神皆入後堂,使所親巫朱光尚禱祀祈福。”南朝戰爭頻仍,朝代更迭頻繁,蔣神無疑成了當時相當靈驗的戰神。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帝王對蔣神的崇信反過來又導致民眾更狂熱的崇拜。當時普通民眾,遇到災禍都向蔣神求助,如《搜神記》記載有人碰到老虎掠取妻子,就大聲呼喊蔣神幫助,果然得到蔣神的救助,順利救回妻子。去蔣王廟祭祀求福是當時習見的行為。如《南史・綦母珍之傳》記載,“(綦母)珍之有一銅鏡,背有'三公’字,常語人云:'征祥如此,何患三公不至。’乃就蔣王廟乞願得三公,封郡王”。六朝時期,蔣王廟無疑成為一個重要的宗教祭祀場所。
蔣神崇拜形成具有深厚的宗教人文地理背景。
今日南京地區,東漢三國時期屬於丹陽郡。丹陽郡與九江郡、廬江郡、會稽郡、吳郡、豫章郡、廣陵郡等在分野上均屬於吳地,自古以來淫祀巫風盛行。眾所周知楚地“信巫鬼,重淫祀”,而“吳粵與楚接比,數相併兼,故民俗略同”(《漢書・地理志》)。這一帶,漢代以來多有淫祀的記載。“會稽俗多淫祀,好卜筮。民常以牛祭神,百姓財產以之困匱,其自食牛肉而不以薦祠者,發病且死先為牛鳴,前後郡將莫敢禁。”(《後漢書・第五倫傳》)東漢末孫堅、孫策平定江東時,吳地淫祀巫風依然昌盛。
而對敗軍死將的巫覡鬼神崇拜,是六朝時期流行的信仰。敗軍死將往往搖身轉變為鬼主、瘟神,受到尊崇。台灣學者李豐��研究認為,“類此敗軍之將為何成為鬼主?瘟神?實涉及當時人,尤其道教眾人的瘟神疫鬼觀:其中蘊涵有兩種意義,一是戰役、大兵之後屍體未能完善處理,導致傳染病流行的恐怖經驗,這是根據經驗原則所形成的認知;另一則是對於凶死者成為厲鬼,基於怖懼情緒乃相信在陰界雄將率領鬼卒為祟”。[4]
正源於吳地積習已舊的濃厚淫祀巫風,加之對敗軍死將的鬼神崇拜,因此巫祝能利用災疫頻發的時機,附會敗軍而死的蔣子文顯靈的事迹廣為傳播,並迅速被當地百姓信從接受。
最後,當時統治者孫權轉變父兄對巫覡鬼道的一貫拒絕壓制政策,轉為崇信其術,並藉此鞏固對江東的統治。
孫氏對待巫覡鬼道的態度向來是嚴厲鎮壓。如孫堅就是依靠鎮壓“妖賊”發家,“會稽妖賊許昌,起於句章,自稱陽明皇帝。與其子韶,扇動諸縣,眾以萬數。堅以郡司馬募召精勇,得千餘人。與州郡合,討破之。是歲熹平元年也。刺史臧�F列上功狀,詔書除堅鹽瀆丞”。(《三國志・孫堅傳》)孫策平定江東時,依然對巫覡鬼道採取高壓政策,曾誅殺當時往來吳、會傳道的著名道士於吉。
但到孫權時,情況有所變化,經過孫堅、孫策兩代的武力征服,孫氏對江東的控制已漸趨鞏固,轉而尋求緩和的手段來擴大統治基礎,求得對江東的長久統治。孫策臨終的遺言正反映了這一政策轉變的端倪:“(孫策)呼權佩以印綬,謂曰:'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孫權延攬江東諸多名士以及徙治秣陵,都是其“以保江東”的有力舉措。王永平認為:“在僑寓儒學士人的代表張昭等人的輔助下,孫權在黃武年間逐步起用了江東大族名士代表陸遜、顧雍等執掌軍、政大權,實現了所謂的孫吳政權的'江東化’。”[5]
雖然起初孫權對待蔣子文顯靈一事,延續了其家族對巫覡鬼道的一貫排斥態度。但是在其江東名士的智囊集團勸說下,孫權態度發生前後巨大轉變,由“未之信也”,轉為冊封蔣子文,併為之立廟堂,鼓勵百姓大事之。冊封蔣子文,這無疑是孫權鞏固江東統治的有效舉措,也是其“江東化”政策在宗教信仰上的體現。
蔣神崇拜隨着孫權的“江東化”的政策而興起,東晉時得以盛大,至宋、齊、梁、陳走向巔峰,到明、清才逐漸衰微,長達一千多年,可謂影響深遠。至今,南京依然保存着“蔣王廟街”的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