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與名俗的關係
龍在古代的時候是王的象徵,皇帝都用龍來做代表,那麼龍有什麼民俗呢。
二月二這一天,是春節過後的一個重要的民俗節日,是漢族龍的節日,被稱之為“龍抬頭節”,或稱龍頭節。這一天北方農村普遍流行吃炒豆(苞谷花)、吃豬頭、啖春餅的習俗。殺年豬的豬頭要等到二月二來吃。即使是在城市,人們也都要買上一塊豬頭肉吃。至於縣城特別是鄉村,常以五色線將秫秸梢(高粱秸稈梢)連綴成串,系以各色布剪成的小圓形布塊,做成長蟲形佩帶在小孩帽上或身後,謂之“戴龍尾”。這一天,各家還要由家撒灰至井旁,蜿蜒若龍,謂之“領龍”,或曰“引龍”。這一天禁止婦女做針線活兒,因為傳說神龍在這一天要抬頭觀看天下,使用針會刺傷龍的眼睛。這一天人們爭搶着剃頭,或曰剃龍頭,以圖吉利。二月二這一天,門窗、炕沿各處要插香,謂之可以熏蟲,使之絕滅。“是日晚,人家亦有燃放煙花爆竹者(民國《雙城縣誌》),慶祝龍抬頭節”。“領龍”不僅二月二這一天,在望奎等地正月二十五日,也就是“添倉日”,也要從室內撒灰線於井沿,謂之“引倉龍”。添倉日亦忌針,恐刺倉龍之首也。(民國《望奎縣誌》)
民間傳說,每逢農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雲雨的龍王抬頭的日子;從此以後,雨水會逐漸增多起來。因此,這天也叫“春龍節”。我國北方廣泛流傳着“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的民諺。並有“龍抬頭日照”的俗信,認為這一天陰晴可以預卜一歲的旱澇,天氣晴好主旱,天氣陰下雨主澇。
龍的節日,舊時流行於全國大部分地區有關龍的節日還有五月二十日的分龍節等。中秋前後以慶豐收為主題的草龍節,現在在好多地區仍然紅紅火火地舉辦着。在其他漢族地區還有不盡相同的各具特色的龍節。
全國56個民族,除了漢族以外,和龍有密切關係的少數民族至少有33個。而黑龍江與龍有關係的少數民族就有蒙古族、滿族、赫哲族、錫伯族。
建於13世紀的元朝,是由蒙古族統一中國的朝代,專制皇帝對龍紋的垄斷就是從這個時期開始的。據《元史・世祖四》載,忽必烈曾於至元七年(1270年)下詔“禁繒段織日、月、龍、虎及以龍、犀飾馬鞍者。”之後,又於至元十二年(1275年)對皇帝的服飾作出了“天子冕服……匝以雲龍”、“袞龍服……升龍四、復身龍四”、“蔽膝……綉復身龍”(《元史・輿服一》)等規定。元朝宮廷中的輿輅、儀仗等也多用龍紋,如“金裝雕木雲龍”、“青綉雲龍瑞草”、“龍頭竿綉氅”、“五色龍旗”(《元史・輿服二》)等。從清咸豐八年(1858年)到1930年,蒙古組織發動的“獨貴龍”運動此起彼伏,成為中國蒙古族人民進行民主革命的重要組織形式。“獨貴”在蒙古語中系“圓”之意,凡參加“獨貴龍”的人到指定地點,圍成圓圈形,共商鬥爭大計。他們在討論通過的決議上,或給王爺的呈文上簽字,均呈圓圈形,“獨貴龍”一詞即由此來。將圓圈形以“龍”相稱,反映了蒙古族人對龍的認識,出土於內蒙古赤峰市三星他拉村的紅山文化玉龍,就呈圓圈狀。
滿族同漢民族一樣崇拜龍。其祖先女真人就開始崇拜龍。1956年於阿城出土的高19.6厘米、重2.1公斤的銅坐龍,便是最明顯的例證。據《金史・輿服志》記載,銅坐龍應是金代皇帝輦輅上的飾物,現在已成為金源歷史的標誌性文物。到了清代,滿族人也同漢族人一樣過龍抬頭節。比漢族略有不同的是,二月初一這一天,一些地方的滿族群眾開展使用草稈、花布等做成大龍和小龍。大龍做好后擺在院中醒目位置,作為祭祀、禮拜的對象;小龍則掛在孩子的身上,起避邪祈福的作用。二月二這一天,早晨一起來,男男女女、大人小孩都不準在室內梳頭,說是怕碰着龍頭。家中長者“引龍”之後,全家舉行禱龍儀式,給龍行禮磕頭,說一些祈求保佑的吉祥話。隨後全家吃“龍鱗餅”、“龍鬚面”和“烀豬頭”。這豬頭是年前宰得,大年三十擺上供台至初六取下,存放起來,到二月二這天才拿出來吃。孩子們這天可以剃頭,謂之“剃龍頭”,說辭是“年年剃龍頭,長大有出息。”
正月二十五日也是個好日子,滿族人稱為“龍鳳日”,常在這天修訂家譜、族譜。
錫伯族是動物崇拜的民族。龍是錫伯族薩滿副神之一,稱“穆舒魯莽恩”。薩滿多在跳神治病或學薩滿神術時呼喚,以求幫助其與病魔搏鬥或求其讓薩滿徒弟通過“關卡”。受漢族文化的影響,錫伯人也過二月初二的龍抬頭節,進行“引龍”活動。另外,龍鳳圖案經常出現在錫伯族的民間美術作品中。
赫哲族也是把動物視為神靈的民族。赫哲族認為,龍待人友善並且具有驅逐惡魔的能力,龍的化身是雷和閃電。赫哲族認為龍可以消滅各種兇惡的東西。“當龍在天上出現時,魔鬼就亂藏亂躲”。所以赫哲族新娘長袍上的後背綉有大鱗片狀的花紋,犹如遮護新娘的鎧甲。另外還有按棋形順序排列的深色方塊圖形,作用和鱗片一樣。這些鱗片形狀的圖案表示龍的鱗片。長裙的背面還有體積很大、塗著各種顏色的模擬成對的龍圖案。新娘在龍的保護下,自然會非常安全。易德軒為你進行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