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國民間鬼神的傳說
從漢朝迄今的兩千年裡,中國人的“天神觀”又起了很大的變化。一方面印度佛教傳入,影響力逐漸擴大。特別在唐朝之後,佛教(尤其是禪宗)與儒家思想的融合,衍生出宋明兩朝的“理學”(又稱“新儒學”),在知識分子間成為主流思潮。另一方面,漢朝之後“陰陽五行”學說以及民間宗教的興起,也使中國人的“天神觀”有很大的轉變。
中國古代的原始宗教相信,人死後有另外一種存在狀體,通常稱為神(“伸”之意)或鬼(“歸”之意),甚至有時“神鬼”並稱。所以《禮記》中說:“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此之謂鬼。”至於我們所謂的人格化神――造物者,古代多稱之為“上帝”或“天”,並不稱之為“神”。因此,孔子的“敬鬼神而遠之”,及“不語怪力亂神”,所說的“神”不是指創造萬物的神,而是指民間百姓所相信的鬼神。
但是民間信仰所形成的“小傳統”,與上層知識分子的“大傳統”往往有很大的分歧。從孔子和漢朝的儒者到宋明的理學家,一般都將生死看成是一個自然界的過程,卻否認有超自然世界的存在。在這些上層知識分子看來,葬禮和“祭祖”只有一種維繫社會秩序的倫理功能,而沒有宗教功能。這就是所謂的“大傳統”。
然而在民間的一般百姓,卻未能滿足於這種將“鬼神”物化的思想,他們與世界許多其他民族一樣,深信有一個超自然的“靈界”存在。所以,當佛教與道教提供了有關死後的種種不同的解說時,就發展成中國人獨特的民間宗教,成為大部分中國人的信仰。在目前中國民間宗教的各種神靈中,就包括古代神話故事中的人物(如伏羲、西王母)、陰陽五行及星斗、民間英雄或功臣(如關公、門神、媽祖)、佛教人物(如佛陀、菩薩)、小說人物(如海龍王、孫悟空)和祖先等。這就是所謂的“小傳統”。
清朝初年發生的“禮儀之爭”,就突顯出中國傳統社會“天神論”的多樣性及複雜性。利馬竇因為多半接觸的是中國社會上層的士大夫們,因此認同他們對“祭祖”和“祭孔”的觀點,即“祭祖”和“祭孔”主要的是倫理功能,而非宗教功能。所以利馬竇及耶穌會的傳教士們同意中國天主教徒“祭祖”和:“祭孔”。但是當道明會的傳教士來華之後,他們接觸到許多中下階層的信徒及民眾,就發現在這些人的心目中,“祭祖”和“祭孔”的宗教功能是超過倫理功能的,因此反對中國信徒參与“祭祖”和“祭孔”這種宗教活動。兩派宣教士爭執不下,最後在利馬竇過世100多年後,教廷接受道明會的意見,決定禁止中國信徒“祭祖”和“祭孔”,引起康熙皇帝極大地反彈,以至於宣布禁止天主教的傳教活動。
在300年後的今天,如果我們要問究竟哪一邊的觀點比較正確,這恐怕還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因為從利馬竇到康熙,他們對“祭祖”和“祭孔”的觀點,是代表中國上層知識分子的“大傳統”。但是道明會的傳教士們,卻看到中國大多數民眾的宗教“小傳統”。這兩方面都各有其代表性,卻又沒有任何一方能代表全體中國人的宗教觀。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到明朝之後,在中國傳統社會裡,無論是多神論、泛神論甚至是無神論,都各有其信仰者,唯獨上古時期的“一神論”,卻幾乎已經消失無蹤了。易德軒為你進行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