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王廟裡供奉的民族之“神”
被稱為“苗族天下獨一廟”的榕江苗王廟,看上去規模還不及中原一座普通寺廟。然而,苗王廟在海內外都有一定影響。長期以來,苗王廟裡供奉的那個“身着苗服、赤足芒鞋”的苗王到底是誰,一直是個謎。
▲▲獨一無二的苗王廟
在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城,有一座在我國乃至世界上絕無僅有的苗王廟,被譽為“苗族天下獨一廟”。
苗王廟中,有苗王塑像:身長七尺,赤足芒鞋,頭纏包帕,着左衽服,手持長竹煙桿,雙目炯炯。每當逢年過節,附近的苗族鄉親都到這裏上供煙恭弘=叶 恭弘,焚香燒紙,厚祭苗王。不僅如此,有些在東南亞國家的苗族人也到此來尋根祭祖。
儘管在國內外都有一定聲名,但由於苗族是一個只有語言、沒有文字的民族,所以,關於苗王廟的史載寥寥無幾。多年來,人們研究苗王廟依靠的僅是成書於1943年、由時任榕江國立師範學校推廣處主任李紹良(江蘇人)所著的《榕江縣鄉土教材》:
“縣城之西山坡上有苗王廟,建立之時期不可考。廟中有苗王塑像,身長約七尺,身着苗服,赤足芒鞋,眼大神威,香火頗盛。全縣人氏,都馨香而禮拜之。破除迷信之說盛行后,所有縣城之城隍廟、土地祠神像神位,均被打毀。而苗王廟及廟中之苗王塑像,迄今巍然獨存,蓋以深得人民信仰與尊崇之故也。據本地人傳說,苗王自稱老苗,名不可考。在上古高陽高辛時代(注:約在紀元前4400年)因鑒於中原之洪水四溢,將成大災,遂率童男童女百人,由北嶺之高峰,駕雲南飛,降落於苗嶺山上,以避洪水之災。其所帶之苗裔繁衍於山中而得名也。老苗來到以後,蓄意經營,將中原帶來之文化,逐一教導其子孫……苗王為苗人南遷之始祖,苗人俱崇拜之,故立為祠廟,以尊崇仰。”
根據這條記載,傳說中自稱“老苗”的苗王是苗族人從中原遷徙到南方的始祖,並且有教化百姓之功。
榕江舊稱古州,當地苗族人稱古州為“嘎良”,稱最早進入古州的人為“良公”。因此,很多人認為,榕江苗王廟裡供奉的苗王就是這位“良公”。果真如此嗎?
▲▲苗族古歌中透露的信息
曾任榕江縣委宣傳部長的朱法智老人是一名文史愛好者。多年來,他考察苗族文化,足跡遍及榕江和從江若干苗寨。2001年底,他和龍安吉、周年榮、平立濱等一行4人,曾到距離榕江縣城十餘里的高岜苗寨採風。
高岜苗寨是最早進入古州的苗族的居住地,保存着大量苗族古歌。由於苗族沒有文字,苗族的諸多文化歷史內容就靠口傳的古歌來傳承,因此苗族古歌堪稱“苗族的百科全書”,承載着一個民族的心靈記憶。
在這些古歌中,朱法智等人發現,其中有一首敘述了苗族古代從東方西遷入古州的悲壯歷程,脈絡清晰,層次分明。當時,年近七旬的苗族老人龍安昌演唱並翻譯道:
“古時候我們祖先住在遠方,在那寬闊富饒的平原,在那美麗的地方,故尤(“故”即“公”,“尤”即“蚩尤”)他老人家,他有九萬個子孫,七萬住在寬寬的平原,在那美麗的東方……(后因戰亂而西遷)沿着河水(都柳江)而上來,來到哪個寨子?來到肥沃的平地方(今榕江古州城區和車江大壩),住在東方的天鵝壩(今車江大壩中部以北一帶,當時天鵝很多)……這地方產量很高,出產五穀都滿產,摘一蔸禾已滿手,堆千把禾已滿倉,舂十把禾得一斗。多年來發人滿寨子,七萬住在天鵝壩……他們建了一座大寨羅(苗語譯音,意即“祖廟”),把寨羅立在壩子的下邊,雕個木像記老人,以備子孫莫忘老人相,紀念故尤千萬年……”
整首古歌譯成漢語有200行,敘述了苗族西遷的原因和過程以及進入古州后因土地肥沃而人丁興旺、五穀豐登的景象。後來,苗族因人口發展等原因,才分成數支遷往黔東南的各縣及外地,而其中“寧公”一支,就住在現在的高岜苗寨。
朱法智認為,這首古歌透露了兩大信息,即苗王廟的建廟時間和苗王的身份。
關於苗王身份,古歌中說得很明白:故尤,即蚩尤。關於建廟時間,應是在苗族進入天鵝壩后,至苗族分成數支遷出古州之前。從黔東南苗族人口較多的幾個縣的縣誌中可知,苗族各支系從古州分開進入各縣的時間,距今至少一千七八百年,由此推論,苗王廟最遲在西晉就建立了。
有人質疑,認為苗族有很多“尤公”,不足以證明古歌里指的就是蚩尤。但朱法智認為,古歌里約定俗成地提到“故尤”就是指蚩尤,而且說他有“九萬個子孫”。除了蚩尤,又有誰有如此多的後人?
▲▲蚩尤與苗族
蚩尤是與炎帝、黃帝並列的中華民族三大始祖之一。傳說五六千年前,當時在黃河下游和長江中下游一帶,出現了以蚩尤為首的九黎部落聯盟,而在甘陝黃土高原上形成了以炎帝神農氏和黃帝軒轅氏為首的兩大部落集團。炎帝與黃帝聯合戰敗了蚩尤,蚩尤的九黎集團戰敗后大部分向南流徙,後來發展為西南的少數民族。
苗族人始終信奉蚩尤為其始祖,至今在苗族中還廣泛流傳着蚩尤的傳說。如貴州關嶺一帶流傳的《蚩尤神話》說,遠古時苗族居住在黃河邊上,共81寨,他們的首領叫蚩尤。蚩尤除掉了危害苗民的垂耳妖婆,使百姓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後來妖婆的3個妖娃請來了赤龍公和黃龍公(即赤帝和黃帝)復讎,蚩尤率領苗族人英勇作戰,多次打敗赤龍和黃龍二公。赤龍、黃龍二公聯合起雷老五(即雷公),水淹苗兵,擒殺了蚩尤,焚毀了81寨。剩下來的苗族子民被迫遠走他鄉。
榕江的苗族古歌再次印證了蚩尤乃苗族始祖的傳說,而苗王廟裡供奉的木刻祖像,不是他人,正是蚩尤。漢族進入古州以後,認為苗王廟可護佑一方平安,同時感謝苗族最先來開發了這片土地,因此也將苗王廟視為“祖廟”加以保護。苗王廟曾多次被官方強令拆毀,每次都是當地漢族居民奮力保護、維修或重建,這更顯難能可貴。
據說,新中國成立前,苗王廟下有一塊規模很大的蘆笙坪,每逢盛大節日,附近的苗族同胞都來這裏吹蘆笙、祭苗王。“文革”后,損毀的苗王廟雖然得到修復,但其規模已遠不如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