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家庭之神“灶王爺”傳說
灶是家庭的象徵。人類歷史上出現了最初的家庭,便出現了賴以生存的火塘。在我國南方,火塘的存在延續了很長時間。從原始的火塘,到近代一些少數民族中還在家裡砌有火塘,火塘成為家庭的中心。人類又發明了地灶,在地下挖一個土坑點火燒飯。這個歷史大約也相當地長。考古發掘從漢墓里發現了許多不同類型的高台灶的模型。這說明高台灶在那時已經相當普遍地使用了。這些高台灶有進火口,有出煙道,有高高的鍋台,與我們今天農村的高台灶並無太大的差異,已經相當的完善了。
學者們證明,人類早期存在着多神信仰,視萬物為有靈性的東西,並加以崇拜。灶也不例外,很早就出現了灶神的觀念。灶神的產生,實際上是灶對於人類家庭的神聖性和重要性 的一個象徵。我們現在還常說家庭的“香火”不能斷。這火就是灶里的火。後來指子嗣。
據我國民族學家楊�蟻壬�早年研究,最初的灶神是蛙。乍看起來這個說法頗為離奇,但往深里一想,頓絕蠻有道理,所以被許多學者所接受。地灶窩子里常有水,有水就難免會有蛙的孳生;蛙在原始人的想象里成為灶神有什麼不可能的呢?完全是可能的。楊先生還從語源學等多種學科作了考證,這裏不能盡述。後來,軒轅皇帝、神農氏、火神祝融等神話中的許多“文化英雄”都曾被人類尊為灶神。其中以祝融作為灶神被祭祀的時間最長。在漫長的中國社會發展中,還有很多人物被民間傳說塑造為灶神。成書於唐代的《酉陽雜俎》里就說:“灶神名隈姓張,狀如美女,又名單,字子郭。”在現代搜集到的大量灶神傳說中,形跡不同、名字各異的灶神,也大多姓張;在流傳中,也有其他姓的灶神與張姓的灶神並存。民間流傳着灶�l(灶神像,一般是套色木刻),上面畫著灶神及財神(招財童子和利市仙官)、喜神、福神、聚寶盆以及灶神上天所使役的馬匹等。還有的畫上畫著兩個灶王,傳說一個姓張,一個姓李。這是民間信仰的盲目性和不確定性的表現。
民間習俗,每年臘月二十三(南方有些地方是二十四)是祀灶的日子。所謂祀灶,就是送灶神(民間通常叫灶王爺,是個准神或半神的角色)上天,祈求灶神向玉皇大帝說下界人間的好話,以保全家老小平安吉祥之意。應當說,對尚不能完全掌握自己命運的老百姓來說,這種願望是無可厚非的。過去,北京也好,華北、東北許多地方也好,家家戶戶都在住房的明間砌一高台灶,靠近灶頭的牆上貼着一張從市場上買來的灶�l。臘月二十三過小年時(一般是在晚飯之後),便把貼在考績灶頭牆上的這張舊灶�l撕下來,拿到院子里用火燒掉。這叫辭灶。辭灶伴隨着一些簡單的儀式。在神像前供上麥芽糖制的糖瓜或關東糖(北京稱南糖),意在讓灶王爺把嘴粘住,以免他到天上玉皇大帝那裡去亂說亂奏。還要燒些紙錢,意思是送給灶王爺上天路上用的盤纏。還要給灶王的坐騎準備一桶水和一些草料(黑豆),供他喂馬之用。在祭祀時,戶主口中念頌着“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這類口訣。然後全家人依次叩頭,為灶神送行。儀式就這樣簡單。祀灶有些禁忌。諺雲:“男不拜月,女不祭灶。”舊俗,祭拜時,一般是男子先拜,而後女子再搬。也有的地方,婦女是不能祭拜灶王爺的。彭蘊章《幽州風土吟•焚灶�l》:“焚灶�l,送紫官,辛甘臭辣君莫言,但言小人塵生釜,突無煙,上乞天公憐。天公憐,錫純嘏,番熊豢豹充庖廚,黑豆年年飼君馬。”記述的就是這一習俗。
關於灶王爺由來的傳說,現代民間流傳的依然非常豐富多彩。東部,從蘇北、山東半島到華北、東北各地,西部,以四川盆地為中心,流傳着一個關於灶王爺的傳說,我們有理由把這一傳說看作是一種相對固定的形式――“張郎形”。大意說:有一個張郎,不好好種地,出門去做生意,一去之後音信杳然。家裡的生活重擔,落到了他的妻子丁香身上。丁香拚命地幹活養家,並殯葬了先後去世的公婆。有一天,成了富翁的張郎回家來,休了丁香,娶了海棠。老牛(或老馬)拉着車,毫無目的地把丁香拉到山中一間茅屋前,停下腳步不再向前走了。這地方就是丁香的歸宿。這家裡老婆婆和靠砍柴為生的青年相依為命,收留了她,她與青年成婚。後來他們成了富家。過了多年,突然有一個討飯的來到門下討吃,丁香發現他就是拋棄了自己的前夫張郎。張郎從前妻遞給他的麵條里吃出了他們結婚時的簪子和荷恭弘=叶 恭弘首飾,知道這個女人便是被他休掉的妻子,於是羞愧難當,一頭鑽進灶火塘里去給憋死了。張郎死後,大廟不留,小廟不收,魂魄到處遊盪。玉皇大帝下界視察,恰遇張郎,由於他們同姓,便封了他個灶王官的名號。人們看不起他,每到臘月二十三,煮一鍋爛麵條給他上供,羞辱他,卻又害怕他在玉皇面前搬弄是非,也不敢怠慢他。大致圍繞着這一型式,各種各樣的說法很多,人物也有血有肉。
另一種流傳頗廣的傳說大致可定名為“打灶王型”。在形式上,這一類型的傳說取意於民間過年時老百姓在灶頭所貼的灶王神畫像的意象。大意是:皇上派到民間的州官是個好吃之徒,令老百姓不堪重負。有一個叫張大巴掌的鄉民,主動請州官來家吃宴席。張大巴掌一巴掌把州官打成肉餅,貼在了牆上。據說,由於這個州官生前是皇上的廚子,所以皇上就封他為“灶王”。
第三類較為著名的傳說,是講述灶王職責的,因此我把它叫做“送灶型”。大意說:灶王原本是天庭里的一名役員,被玉皇大帝派到凡間來監視老百姓的。他的行動很是詭秘,總是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時候溜進家裡,所以人們對他提心吊膽。他每年的臘月二十三回天庭去向玉皇大帝彙報人間的情況,年三十晚上回到人間。他的毛病是愛白人是非,所以人們在他臨行前,總是用糖瓜粘住他的嘴巴,以妨他舊病複發,說人間的壞話,給人們帶來厄運。圍繞着這個基本的情節,還派生出許許多多不同的說法,枝恭弘=叶 恭弘縱橫,色彩斑斕。
灶王爺的傳說這個充分世俗化了的神�o傳說,反映了中國普通老百姓世界觀中存在的矛盾:既有對這位與他們生活關係至為密切的灶神的不敬甚至奚落,卻又畢竟無法從束縛自己的神靈觀念的幻影中解脫出來。如果我們剔除灶王傳說中的迷信成分,灶與灶神作為中國人觀念中家庭的象徵,在文化學上是有着深遠意義的。
從文學的角度來欣賞這些短小的作品,未免顯得有些重複,但我們又往往會被它們中間,特別是丁香身上所展示出來的善良勤勞、不屈不撓、樂善好施、濟貧救難的民族精神,圍繞着從現實中的农民(如張郎)到灶王的轉化過程中所浸透着的濃郁的幽默感所吸引、所感染。幽默是文學作品的重要品格。沒有幽默的作品,很難稱得上是上乘的作品。同樣,幽默也是民間文學作品的靈魂,你看,灶君像是被人一巴掌打到牆上去的;喜歡到玉皇大帝那裡去白人是非的灶君,人們常常用麻糖把他的嘴巴粘住;灶君又是“邋遢神”,是好吃、饞嘴的神,受玉皇大責罵和處罰的神,是無所歸依的遊魂;等等,都是充滿着幽默感的精彩筆墨。灶王傳說廣播之廣是足以令人瞠目的,是任何作家的作品無法比擬的,儘管各地流行的作品有程式化之嫌,但可看出民間作品的生命力蘊藏在人民的生活之中。
民間故事是分散的,一旦把某種同類的故事集中編選出來,便可從中看出萬千的景象。這本小書里所選的有關灶神和祀灶習俗的傳說,從不同角度反映了生活於社會底層的中國老百姓的觀念,讀者既可以把它們當作民間文學讀物來讀,也可以從中了解和研究中國老百姓的世界觀。應該指出的是,在不少傳說中滲透着宿命的、迷信的色彩。讀者應該用一種鑒別的眼光來讀。隨着社會的進步和物質生活的改善,灶神的信仰,已經逐漸淡薄,甚至逐漸在式微,如在大城市的知識階層中;但過小年的習俗卻不一定能很快消失,甚至還會長期地存在並傳承下去。民俗是傳承的,是有惰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