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中國佛教史上的四大翻譯家嗎?
佛教在我國的傳播,是與佛教經典的翻譯同步進行的。傳說最初見於東晉成帝時的《支敏度錄》中的《四十二章經》是我國第一部漢譯佛經。東漢明帝夜夢金人而遣使求法的故事最早就見於其中。但是這部佛經是否是“初傳佛典”,學術界還有分歧,有些問題還有待解決,所以,我們只能說《四十二章經》是傳說中的我國第一部漢譯佛經。
那麼,最初的漢譯佛典和它的譯者是誰呢?史無明載,我們只能從後來的經錄家的著錄――經錄(佛經目錄)中去尋找線索,然後再與早期譯籍的傳習事實相印證。我們發現,我國最早的漢譯佛典和它們的譯者是東漢末年的漢桓帝(147-167)和漢靈帝(168-189)之時經過西域來到我國的外國僧人安世高和支婁迦讖。他們翻譯介紹的佛教小乘禪法和大乘般若學方面的許多經典,是我國最初的一批漢譯佛典。
到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在我國的南北方廣泛傳播,佛經的翻譯也就在更大的規模上展開,並得到了當時最高統治者的直接支持和提倡。漢譯佛典的絕大部分就是在這一時期和而後的隋唐時代翻譯完成的。在佛教傳入我國的近兩千年的漫長歲月中,有名姓記載的佛教翻譯家有二百餘名,共譯佛教典籍2100餘種、6000餘卷,他們中的傑出代表就是中國佛教史上稱作“四大翻譯家”的鳩摩羅什、真諦、玄奘和不空。由於他們突出的貢獻,佛教典籍被系統地譯介到我國,從而推動了佛教在我國的傳播和發展。
這四位大翻譯家,其中鳩摩羅什、真諦和不空,是東來弘傳佛法的外國佛學大師。玄奘則是西行求法的中國高僧,他們雖所處的時代不同,經歷不同,但他們都以畢生的精力從事譯經事業,在他們各自的時代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並在我國的翻譯史上留下了光輝的篇章。
鳩摩羅什(344-413),中文譯名稱“童壽”。祖籍天竺,生於龜茲。據僧傳記載,其父鳩摩羅炎,本可以繼承“相位”為官,卻“辭避家”。羅什的母親在當時佛教十分盛行的國度里,也於羅什七歲之時受戒為尼,幼年的羅什亦跟隨母親成為佛門弟子。九歲時,羅什隨母至�Y賓(今克什米爾),從師盤頭達多“受雜藏、中長二阿含凡四百萬言”。十二歲離�Y賓返回龜茲,途中,在沙車遇沙門須利耶跋陀兄弟,改習大乘,受誦龍樹所著《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等大乘經典。此後,其母辭往天竺,羅什留住龜茲,前後計二十六年。在這二十六年間,羅什廣研大乘經論,聲名日隆,所謂“道震西域,名被東國”。
他的聲名也給他帶來了坎坷的命運。前秦建元十五年(379),有沙門僧純、曇充等來自龜茲,盛稱羅什“才大高、明大乘學”,引起苻堅的注意。建元十八年,遣驍騎將軍呂光率軍七萬,西伐龜茲,其目的之一就是為了迎請羅什東歸。結果,龜茲被滅,羅什被呂光所擄。就在呂光破龜茲之時,苻堅被殺,呂光藉機在西涼自立為王,強迫羅什娶龜茲王女為妻,不許東行,羅什因此留居姑臧十七年。
後秦弘治三年(401),姚興興師西伐呂氏,呂光子呂隆軍敗投降,羅什遂得來到長安。在長安姚興待羅什“以國師之禮”,並親以“妓女十人,逼令受之”,“別立廨舍,供給豐盈”。在姚興的親自主持和參加下,八百餘高僧集於羅什門下,在西明閣和逍遙園開始了我國歷史上空前的譯經活動。據僧傳記載,羅什有弟子三千,著名的稱“八俊”、“十哲”,其中僧肇曾著《肇論》四篇,是我國東晉時著名的佛教哲學家;竺道生更是一代名僧,是我國“頓悟成佛”說的最早倡導者;而僧睿、道融、曇影、慧觀等十數人亦都名標僧史,業績不凡。
從姚興弘始三年到弘始十五年羅什在長安去世的十數年間,在上述眾多助手的協助下譯經35部294卷。他所譯的經典中大多數是大乘經論,其中重要的有《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金剛經》、《妙法蓮華經》、《維摩詰經》、《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等。這些經論,對大乘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對中國佛教宗派理論的形成有着划時代的影響。他所譯介的“三論”是中國三論宗所依據的基本經典,他本人亦被佛教史家奉為三論宗的鼻祖之一;《妙法蓮華經》等則是中國天台宗賴以創宗的主要經典;其他如《金剛經》等則更是家喻戶曉,對我國禪宗的形成亦起過直接的影響。
在我國的譯經史上,羅什之時首開集體譯經的先例。羅什手執胡本,口宣秦言,然後有眾多弟子為其筆受以及“詳其義旨”、“校正檢括”。這種譯風被後世繼承並形成一整套譯場制度;同時,羅什譯經重視文質結合,他的譯文在忠於原文和文字的表達上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這在譯經史上也是一項十分重要的貢獻。我們可以這樣說,鳩摩羅什是玄奘以前我國最著名的翻譯家。
真諦(499-569),又稱波羅未羅、拘那羅陀,意譯作“親依”,是我國南朝梁武帝時來華的天竺僧人。據傳,真諦為西天竺優禪尼國人,是印度大乘唯識學創始人無著、世親的嫡傳。
梁武帝大同年間(535-546),梁武帝曾遣使“扶南”,求請名僧及大乘經論,真諦因此攜帶許多貝恭弘=叶 恭弘梵本來華,於中大同元年(546)抵達南海(廣州),后經兩年來到京邑建業,受到梁武帝的接見,從此開始了他長達二十年的譯經生涯。那時,正值“梁季混淆”、侯景之亂,真諦不得不輾轉流亡。先於549年至今之福建,得到富春令陸元哲的接納,並招沙門二十餘人助其譯經,先後譯出《十七地論》、《中論》、《如實論》等。
552年,侯景兵敗,真諦回到建業,在金陵正觀寺譯《金光明經》。不久又離京出走九江,后住豫章(南昌),譯《彌勒下生經》等。此後,陸續在今江西、福建一帶漂泊流亡,無有定所,“隨方翻譯”。這種“飄寓投委、無心寧寄”的孤獨生活,曾迫使真諦先後三次決心回國,甚至要以自殺結束生命。
元嘉三年(562),真諦再度登舟西行,欲還天竺,因大風飄抵廣州,得到廣州刺史歐陽父子的挽留和優禮,迎住制旨寺譯經,完成了《攝大乘論》、《俱舍釋論》等著名佛典的翻譯,於陳大建元年(569)病逝於廣州,終年七十一歲。
真諦以一個外籍僧人隻身來到中國,卻時逢戰亂,身處逆境,在輾轉遷居中不間斷地進行譯經活動。他五十歲來華,七十一歲去世,前後二十餘年,共譯出各種經論48部232卷,這在同時代以及後來的譯經者中是極為罕見的。因此,他以此躋身於四大譯家之列而名標僧史。
真諦所譯經論,最重要的是他晚年譯成的《攝大乘論》、《攝大乘論釋》、《轉識論》、《唯識論》等,這些由印度大乘唯識學創始人無著和世親所著的著名著作,在印度佛教史上亦屬划時代的作品。自真諦翻成漢文之後,正式把大乘唯識學說傳入中國,在陳隋之世,影響很大。
玄奘(600-664),俗姓陳,名諱,河南洛州緱氏(今河南偃師)人。他是四大譯家中唯一的漢族僧人。世家出身,受其兄陳素的影響,自幼出家為僧,十一歲即能“誦維摩、法華”。十五歲以後隨其兄“行達長安”,又逾劍閣“達蜀都”,而後沿江東下,歷“荊揚等州”,遍訪名師,刻苦鑽研佛理。
青年時代的玄奘對佛教哲學就有着執著的追求,在他“遍謁名賢,備餐其說”的過程中,發現流行的許多學說“各擅其宗,驗之聖典,亦隱顯有異,莫知適從”。恰在此時,印度學者波頗蜜羅多來華,介紹印度那爛陀寺戒賢所著《瑜伽師地論》,並認為這部論著可以總賅佛家學說,這就激起了他“誓游西方,以問所惑”的決心。
唐太宗貞觀三年,長安一帶連遭飢荒,朝廷准許僧俗外出就食,玄奘利用這一機會,私自離開長安,開始西行求法。他過玉門關,經中亞,逾蔥嶺,途經十六國,歷時四年,克服了種種艱難險阻,到達了印度的佛教最高學府那爛陀寺,投到戒賢門下。
在印度的十多年中,他除了在那爛陀寺向戒賢學習《瑜伽師地論》,並專攻梵書梵語數年外,幾乎走遍了印度各地,前後向十多位佛學大師求教問學,學遍了佛學中各種學說,達到了十分精熟的境地。由於他的刻苦鑽研和對佛學的精深研討,他還參加了當時印度佛教界多次的辯論大會,寫下了《會宗論》、《制惡見論》,並在因明學說方面提出“真唯識量”的見解,名揚五印度。
貞觀十九年,他帶着在印度搜集的佛典520篋657部回到長安。回國后,在唐太宗、唐高宗父子的支持下,由朝廷供給所需,徵召各大寺名僧大德數十人,先後在長安、洛陽兩地組織龐大的譯場,專心譯經十九年。
他十九年中共譯經75部1335卷,不僅系統地譯介了反映五世紀時印度佛教全貌的基本著作,包括因明類的《因明入正理論》;說一切有部的阿毗達磨(對法)中的《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阿毗達磨俱舍論》;律部的《瑜伽菩薩戒本》;中觀學的《大乘廣百論釋》;瑜伽行學派的《瑜伽師地論》、《顯揚聖教論》、《攝大乘論》(重譯)、《成唯識論》等,還在晚年譯出了佛教經籍中最大的一部經《大般若經》600卷。這輝煌的成就,在我國譯經史上是前無古人的。
除譯經外,玄奘還在回國的第二年,由他口述,弟子辯機記錄,編纂了一部12卷的行記《大唐西域記》。這部書記述了玄奘的西行見聞,涉及地域包括今天南亞、中亞的廣大地區。它不僅對中印佛教史的研究是極為珍貴的資料,對西域及印度史的研究,對中西交通史及文化史的研究都有着重要的參考價值。
玄奘不僅是大翻譯家,也是我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旅行家。他在印度十七年,在佛學上的造詣是相當高深的,回國后又接引了許多弟子,傳授畢生所學。中國的法相唯識一宗就是由他及他的高徒窺基等創建,其影響遠及朝鮮、日本。
不空(705-774),唐代名僧,不空金剛的略稱,與善無畏、金剛智並稱“開元三大士”,唐代密宗的創始人。據僧傳記載,不空原為南天竺師子國(今斯里蘭卡)人,幼年出家,十四歲在�A婆國(今爪哇)遇金剛智,拜其為師,隨來中國。二十歲在洛陽廣福寺受比丘戒,隨後即參加金剛智的譯經活動,前後計十八年。
開元二十九年(741),金剛智病逝,不空曾奉命赴師子國,一方面受學密法,同時廣事搜集密藏和各種經論,得密教經典80部,大小乘經論20部,總計1200餘卷,天寶五年(746)返回長安繼續從事譯經活動。
不空歷玄宗、肅宗、代宗三朝,從事譯經活動四十餘年,前後譯經111部143卷,其中重要的有《金剛頂經》、《理趣經》以及《仁王經》等。唐大曆九年(774)病逝,終年七十歲。
密教一派是七世紀初在印度形成的一個佛教宗派,是大乘佛教與婆羅門教結合的產物。密教在印度出現不到一個世紀,就由善無畏、金剛智和不空等人在唐開元年間傳入我國,並形成我國最初的“密宗”。開元年間,不空等因經常為皇帝、朝廷的安康和“息難除災”誦秘密真言(咒)和修法令,備受重視,先後被封為“國師”。尤其是不空“翼贊三朝”,不僅位列“國公”,還受封“食邑三千戶”。可見他的地位聲望之高。
“四大翻譯家”最初是在什麼時候,由誰論定的還無從考證,說法也不一致,也有的以唐代的義凈取替不空作為四大譯經家之一。這裏,我們只是根據最通常的說法,向讀者作些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