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的曾祖父陶侃是匡扶並且中興東晉王朝的一代名臣。陶侃父陶丹,曾任三國孫吳揚武將軍,晉朝吞併孫吳統一天下,陶丹回到老家鄱陽郡今都昌縣十里陶家衝過着平民生活。陶侃6歲時,父親陶丹過世,陶母湛氏(243~318)挑起了養家糊口庭訓課子的重擔。湛氏家教嚴謹,《晉書・陶侃母湛氏》中記載的陶母“教子惜陰、截髮延賓、縫袖題箴、限酒制約、送子三土、退�責兒”的故事也在民間廣為流傳。她與孟母、歐母、岳母齊名,一同被尊稱為“四大賢母”。
相傳,陶侃剛開始在鶴塞做個小差役的時候,非常貧寒,有一次家裡來了一位尊貴的客人,是原來在鄱湖與陶侃相識的地方官員,來潯陽城公幹,順道探訪陶侃,陶侃沒有錢備酒肉接待客人,十分為難。陶母見狀,不動聲色,悄悄外出,將自己十分珍惜的一頭烏青長發,斷然割下來換些銀兩,很快買回酒肉,幫兒子接待來賓。到了晚上,家裡沒有草料喂馬,陶母便將自己床上的草席扎碎了幫客人喂馬。這之後,陶侃的這位官員朋友积極在上司面前舉薦陶侃,陶侃也逐步提拔做到了潯陽縣的官員。一次快過春節前夕,原來鶴塞的小官員給陶侃送了很多魚來,陶侃忙吩咐下人趕緊把魚送回家裡孝敬母親,陶母見兒子派人送回來一大堆魚,覺得兒子孝順,心裏高興,口裡卻說,我一個人在家,哪吃得了那麼多魚,花糟了錢。下人不知底細,趕忙回答,魚不是買來的,沒花銀兩,是鶴塞朋友送的。陶母聽了,勃然震怒,對兒子派來送魚的下人說:你們趕快幫我把魚拿走,從那拿來,退那裡去!給你們老爺說,不把魚退回去,不要回來過年!
陶侃尚未功成名就,還在潯陽縣為官之時,陶母就去世了,享年75歲。陶侃悲痛欲絕,決心擇塊上等好地來安葬母親。可是,身穿喪服的陶侃翻了一座又一座山,卻沒有找到一塊中意的風水寶地。一天傍晚,他又來到了湖邊。又飢又渴的他捧起湖水猛地喝了一頓。再抬頭時,卻見一位老者牽着一條水牛站在他的身旁。那老者鶴髮童顏,仙風道骨。那水牛毛皮閃亮,叫聲渾厚。陶侃不由向前,向老者訴說了自己的苦悶,老者手拂長須,緩緩啟口:“若求葬母之地,可隨此牛而去。”言罷,在水牛的身上輕輕一拍。那牛揚起四蹄,沿着湖岸疾奔而去。陶侃回頭,那老者已消失不見,只有一隻碩大的白鶴振翅飛起,須臾便飛進雲間。
陶侃喜出望外,連忙朝天跪拜:“多謝仙翁相助!”隨後,急速追趕那神牛,追了好一段路程。暮色中,依稀看見那牛伏在湖邊。走近了,卻是一座小山。陶侃登上山頂放眼一望,茅塞頓開。但見湖面遼闊,水波灧瀲,天空明凈,風光旖旎,自知正是仙翁所賜的一塊葬母良地。多日縈繞於心的煩躁頓時蕩滌而盡。第二天,陶侃便將母親葬在此山,並給它取名“牛眠嶺”。
陶侃葬母之後,仕途長進,不久便離開了潯陽縣,擔任起了執掌帥印,一方諸侯的將軍。得益於母親的教誨,陶侃德才兼備,東征西戰,屢立戰功,威震江南。
陶侃葬母的地方,後人稱為“牛眠地”,已經成為風水寶地的代語。如元・沈夢麟《花溪集》卷三《挽存善周處士》詩:“湖山賴有牛眠地,千古幽光照翠珉。”
《晉書・周訪傳》:初,陶侃微時,丁艱,將葬,家中忽失牛而不知所在。遇一老父,謂曰:“前崗見一牛眠山�@中,其地若葬,位極人臣矣。”
清修《江西通志》卷一百十:“陶侃母墓在府西白鶴鄉。侃擇地葬母,遇異人云:前有牛眠地可葬。言畢,化鶴去。侃行里許,果見牛眠於此。因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