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十二生肖 民間習俗 正文

崇禎皇帝測字算國運傳奇

 話說1644年初,大明王朝北有滿族清兵虎視眈眈的覬覦,西有號稱“大順國”的李自成領導的农民起義軍風起雲涌,崇禎帝在位十七年雖然也胸懷大志、勤政理事、節儉自律、不沉於女色,也敢於剷除閹黨魏忠賢,為大明王朝力挽狂瀾。


  但據史載,此人不能知人善用、所用非人,又剛愎自用,儒於斷決而果於殺戮,在他的任內,殺了14個兵部尚書,忠良將袁崇煥被他凌遲處死,又殺了7個總督,11個巡撫;內閣輔臣換了50多人;另外,在萬曆年留下的爛攤子積重難返,全國竟有50%以上的知縣的位置空缺。泱泱大明王朝歷經了276年的全盛終於日薄西山、氣數將盡。崇禎皇帝無力回天,也心煩氣躁、寢食難安、惶惶不可終日。

  有一天,崇禎帝微服出宮散心,偶見一打着“謝半仙”幌子的測字先生。但見此人眉骨高聳、眼如鷹隼,氣色紅潤,一縷美公長須在垂到胸前,他身穿道袍,腳蹬麻鞋,一派仙風道骨的模樣。崇禎帝一時興起,快步來到攤前;“先生,我來問個字。”測字先生抬頭一望,遲疑地說:“先生所問何字?”“就問個‘問’字吧。”先生又說“其他人問一個字就成,您須再問一個字貧道方可測得准。”“哼,那就再測個‘一’字吧。”說著,崇禎帝不耐煩的用腳在地上劃了一下。



  這時,只見測字先生雙腳跪地,倒頭便拜“貧道不知聖上駕到望請恕罪!吾皇萬歲萬萬歲!”畢竟這是他悟道以來接待過的最高人物,要在以往他就該時來運轉從此掛上金字招牌,也從此就平步青雲,弄不好他就是國師,最不濟也應該是個什麼教主、幫主、或是什麼掌門人。很顯然“謝半仙”不想錯過如此良機。



    只見崇禎帝聞之大驚,忙警覺地問;“起來,你怎知我的身份?”半仙說“您細看這個‘��’字,左看象君,右看也象君,但畢竟還只是象,因此我還不敢肯定,還要請你再測第二個字。”半仙略作遲疑又說“您測的第二個字是‘一’,又是劃在地上。地為土,您在土上加一橫,就是王。二字連起來那就是‘君王’”。  

   

  崇禎帝聽完暗自佩服不動神色地說;“我今測個‘友’字你看如何?”“不好,這‘友’字是‘反’字出了頭,李自成的起義軍恐要得勢。”聽半仙如此說,崇禎帝忙改口道;“你聽錯了,不是朋友的‘友’,是有沒有的‘有’”,“這個字也不好,有字拆開就是大字少了一捺,明字也少了一日,合起來就是大明江山也少了一半。”

 崇禎帝聽了心驚肉跳,心想,這老兒果然厲害!“那你再測個‘尤’字,尤其的尤。”只見謝半仙聽了苦着個臉,說;“小的不敢!”“恕你無罪,但說無妨!”“皇帝陛下,你先前測的字還只是關於江山社稷,你現在測的字可是要牽涉到您的個人安危。”“有那麼嚴重嗎?”“是的,這龍字它少了一條腿才是‘尤’字,陛下您近期可要當心血光之災啊!”“哦,原來如此。”



  本來,崇禎帝出宮是為了散心,不想鬧了個滿肚子不快。這要在宮內,肯定又是龍顏大怒、大喝一聲“來人哪!將此人推出去斬了!”是啊,哪有這樣的道理,哪有這麼背時的國君,連測三個字都是不吉利的。真是人倒霉喝涼水都塞牙,放個屁都要砸到後腳跟。不行,我就不信這(you)字發音的字里就沒個吉利的字。崇禎帝這回是一根筋他要劍走偏鋒了。



  “先生,那你再幫我測個十二地支中的‘酉’字看看如何?”謝半仙聽了這回他更是驚得滿頭大汗,連忙卷旗收攤要走人。“這字貧道是萬萬測不得的。”“怎麼?有何不妥?難道是江郎才盡了嗎?”“哪裡,這是個大大的不吉,貧道萬萬不敢犯上。”“我先前已恕你無罪,還是說來聽聽吧。”此時,只見半仙匍匐在地,戰戰兢兢地說道;“陛下貴為天子,乃九五之尊,您想這‘尊’字掐頭去尾變成了‘酉’字,您將有性命之憂,恐不祥之甚矣!”崇禎帝聽了,雖然心有不爽,卻也奈何不得。都是自找的,怪得了人家嗎?

  不過,崇禎帝到底是飽讀詩書之人,他不甘心,妥協和服輸不是他的風格。他決心要為社稷、為自己解開這個心結,他要走出這個謎團,他要拆出個九九大順。“先生,你最後再給我拆個‘幽’字,幽靜的‘幽’字。你須好好測,我重重賞你!”說著,這回崇禎帝從衣袖裡摸出一個二兩重的金元寶遞了過去,心想,重金之下你總要給我指點迷津,說點好話。



  哪知崇禎帝這回碰上的這個“謝半仙”,竟也是個像他一樣的一根筋。更重要的是,見字拆字方顯半仙多年修鍊出來的真知灼見和極品慧根;道出原委、指點迷津才能更顯半仙他卓爾不群的道家仙風。半仙沉思良久有些不忍地說;“這是一個僻靜無人的小山,謂之幽。山上飄着兩根神秘的絲帶,象要昭示着什麼,請陛下原諒天機不可泄露啊!”崇禎帝聞之凄然,他再也按耐不住拂袖而去。要在宮裡,這下他非得殺人不可!

       

  1644年正月初八李自成率大軍浩浩蕩盪從西安殺向北京。同年3月15 日居庸關守軍叛變投了李自成;3月16日明朝大將李國禎統三大營京兵攜重火器在城外公然投敵,李自成大喜過望!3月17日崇禎帝十分寵信的太監曹化淳賣主求榮偷偷向李自成獻了北京城,大開了城門,农民起義軍蜂擁而入。以前有首兒歌“開了大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交糧”估計與此事有關。


  3月18日夜,崇禎帝在斬殺了自己的妻女之後(怕妻女遭受凌辱),與太監王承恩逃上煤山(現今為景山),四望之下,北京城內已殺聲一片,农民起義軍已殺進城了。崇禎帝凄然自取冠冕,自覺無顏去見列祖列宗遂披髮遮面與太監二人同時用兩條帛巾在煤山那棵歪脖樹上自縊身亡。臨終前,崇禎帝大嘆一聲“苦了我們的百姓了!”



  冥冥之中,這上弔自縊竟暗合了“酉”字的截頭之說;而“幽”字的小山與那兩條神秘的絲帶,竟也暗合了崇禎帝與太監王承恩二人用兩條帛巾弔死在煤山的同一棵歪脖子樹上。有人說,毋庸置疑,那次不愉快的拆字,給了崇禎皇帝非常不好的心理暗示,從而鬼使神差地指引他走上了上弔自縊這條不歸路,那年崇禎皇帝朱由檢他終年才三十四歲。崇禎皇帝的死,是大明王朝永遠的痛。應該說,這種悲劇式的結局對於一個勵精圖治的國君來說是非常不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