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姓趕馬人手指向驚馬石,旁邊就是驚馬槽。
雲南曲靖陸良彩色沙林一直被一種神秘現象所籠罩。當地人稱這種現象為“陰兵過路”。
在陸良沙林附近一個叫驚馬槽的地方,每年六七月份的雷雨天氣,就會傳出怪聲。有時,是慘叫聲;有時,是人群抬棺材的聲音;有時,是戰馬嘶鳴聲,更多時候則是馬蹄聲和馬鈴聲;還有那種鏈條、鐵器之類的響聲,叮叮噹當的。還有人親眼見過穿盔甲、拿寶劍的古代武士,那些身穿盔甲的古代士兵和他們正面相遇從身體穿過卻沒有感覺,有時還有遠處射來的箭,射到自己身上,然後消失不見……
當地人說,每次路過驚馬槽都要磕頭,不然就會倒大霉。
往年,每當夜深人靜或陰雨天氣,這裏就怪聲不斷,在有些時候,白天也能聽到這些詭異的聲響。更怪的是,馬不敢從此過。過則受驚,會死掉。身體不好的人,能聽見人聲;身體好的人,只能聽見馬聲。
ifeng
左為驚馬石 右為驚馬槽入口
今年的雨季來得特別晚,雖然也下了幾場雨,可老百姓仍然感到乾渴。經過百年難遇的大旱,驚馬槽之內的怪聲鬼影也變得行跡鬼魅,本報記者在一個夜黑風高的雨夜,深入槽內,試圖以親身經歷揭開“怪聲”面紗,卻難覓其蹤跡。
怪聲鬼影因何出現,又為何逐漸消失?
對話趕馬人過驚馬槽要磕頭
電影《指環王》里,有這樣一個場景,阿拉貢去山谷里說服亡靈戰士們出來協助人類對抗魔軍,在到達那個亡靈聚集的山洞時,他和精靈王子的馬不約而同地恐怖驚叫並掙脫韁繩逃離……
ifeng
驚馬石
綿長的細雨時下時停,夾雜着陽光灑向地面,7月29日下午1時許,沙林景區遊人寥寥。據說每年的六七月份陰雨天氣正是怪聲頻發的時候,地點就在戰馬坡一個叫驚馬槽的地方。記者向驚馬槽進發,隨行的趕馬人是一個姓鄭的年輕小伙,仕官村人。驚馬槽附近有兩個村子,一個是湯官箐村,另一個就是仕官村。趕車人養的一隻土狗也跟在後面屁顛屁顛的。大約行進兩公里后,路邊一塊大石赫然入眼,上面清晰地刻着“驚馬石”。
“這就是驚馬槽。”鄭姓小伙指着驚馬石旁邊的那條溝壑告訴記者:“以前驚馬槽是上山的必經之路,當地老人路過這裏時都要磕頭后才敢通過。說是‘陰兵過路’就出現在這一帶,每逢大雨將至、電閃雷鳴就會聽見奇怪的馬蹄聲和慘烈的廝殺聲,害怕得很。而更為神奇的是,馬一到驚馬槽就會受驚,曾有馬匹誤入槽、過後離奇死掉的例子。”
為了證實傳言的真實性,記者勸說小伙將馬牽入驚馬槽,對於這個提議,小伙異常敏感。
“不行,肯定不行。”
“為什麼?”記者問。
“只要進過這條溝的馬就用不成了。”小伙說。記者:“用不成是什麼意思?”
小伙:“馬一進到溝里就會受驚,出來后,它以後就再也不敢走這條路了,就用不成了。”
ifeng
左邊的凹洞據說是驚馬槽內磁力最強的地方
於是記者提議,出500元讓他把馬往溝里走一小段,小伙沒有同意,接着記者出到一千,依然遭到拒絕。小伙告訴記者,這馬是用來做生意的,他不敢冒這個險,除非有人把馬買下,要怎麼試都可以。據他說,這匹馬值7000多元,因為首先它是沙林最高大的馬,其次是母馬,還懷了小馬。
記者自然不可能買下他的馬,此時小伙也有點難為情,於是在記者強烈要求下,他又把馬往驚馬槽推進了大約1米,最終在距離驚馬槽三四米遠的地方停下,並誠懇地說,這已經是他的極限了。
在採訪期間,65歲的沙林職工張石明就曾告訴記者,幾年前,他跟隨央視上山拍專題片,當時要馬往驚馬槽過,但那匹馬在入口處就是不肯進去,馬顯得驚恐不安,張石明當時離馬很近,親眼看見馬身上的汗大滴大滴往下淌。
ifeng
盤蛇谷一詭異的樹樁
無法親眼證實馬受驚的現象,難免令人遺憾。如果真像鄭姓小伙說的,那麼其他家畜是否也會有同樣的反應呢?此時記者想到了隨行的那隻豎耳土狗。於是趁大家短暫休息的時候,記者將狗引入驚馬槽,這隻狗似乎知道記者意圖,相當配合,在被記者逼到驚馬槽內大約四五米后依然活蹦亂跳,似乎看不出有什麼異常反應。鄭姓小伙也告訴記者,有的狗和牛是可以往驚馬槽走的,但馬就萬萬不能。
之後,鄭姓小伙駕馬車繞過驚馬槽,記者則與殷導遊一起往槽內穿越。記者看到,驚馬槽長約50米,寬1米5左右,兩旁雜草叢生,形同戰壕。槽內一側有一凹洞,大小能容一人腦袋,據說這個洞就是當地磁力最強的地方,以前洞里還放了塊磁鐵,只要用磁鐵在洞內擺弄幾下,就會聽見所謂的怪聲,記者一朋友大約10年前就曾聽見過一回,說是有馬蹄聲,還有鈴鐺響。而如今小洞中的磁鐵已不見蹤影,記者撣了撣洞內的灰塵,將頭伸了進去,屏氣聆聽大約一分鐘后,又換了只耳朵聆聽,但依然未聽見任何“怪聲”。於是換殷導遊聽,也同樣沒聽到任何異常。鬼神傳說藤甲兵冤魂不散?
三國末年,為平定南方少數民族叛亂,諸葛亮率軍南下直至陸良。一天,蜀軍與南軍在戰馬坡交戰。南蠻王孟獲特意請深通法術的八納洞洞主木鹿大王前來助陣。來到戰馬坡的木鹿大王命手下官兵挖了兩條長不到四十米、寬不足一米的山路,並將蜀軍引到此。嗚嗚的號角響起之後,虎豹豺狼、飛禽走獸乘風而出。蜀軍無抵擋之力,退入山谷。可就在這個時候,意外發生了。蜀軍突然馬驚人墜,南軍乘機追殺,蜀軍死傷慘重。從此,這裏總是陰雲不散。
這條隱蔽在密林中的山谷,就是當年木鹿大王派人挖的,人們叫它驚馬槽。如今它是村民們上山、下山的惟一通道。
在採訪過程中,受訪對象大多是上了年紀的老人,有的目不識丁,說話間更流露着一份憨直,從社會學調查的角度,記者看不出這些老實巴交的农民有任何撒謊的嫌疑,而事實上記者夜探驚馬槽也確實聽見了“怪聲”。“怪聲”的確存在,問題的焦點在於究竟是怎樣的“怪聲”,“怪聲”和當地盛行的神鬼傳說有關嗎?
記者當時在驚馬槽內聽見的聲音像是一種穩定、微弱、持續不斷的震動聲。要問究竟是什麼聲音?這還真不好形容,但此時只要有人說是馬蹄聲或是打仗時的聲音,收到這樣的暗示后,細細想來還真有點像。這個情況也可以推理到先前村民們所說的“陰兵過路”。村民聽見的所謂廝殺聲、甚至目睹穿盔甲武士等離奇現象,或許是一種不自覺的心理暗示,這和長久以來當地豐富的民間鬼神文化有關。
ifeng
記者手搖相機營造出詭異影像
採訪期間,記者就發現當地的鬼神文化異常豐富,例如關於大小鬼主,關於孟獲,關於諸葛亮火燒藤甲兵等,一些老人甚至告訴記者,孟獲就葬於當地,附近一個叫盤蛇谷的地方就是諸葛亮火燒藤甲兵的主戰場,被燒死的藤甲兵冤魂不散,使得盤蛇谷每隔三至五年就會自燃一次……然而從各種史料來看,孟獲確有其人,但其生卒時間無法考證。《三國演義》中“七擒孟獲”事件,在正史《三國志》中並無記載,僅是《漢晉春秋》提及“蜀南夷帥作叛,諸葛亮南征,百戰百捷”的概述。
穿越驚馬槽后,記者一行繼續沿戰馬坡前行,不一會就到了一個叫盤蛇谷的地方,殷導遊指着不遠處一個山頭說:“看!這就是當年火燒藤甲兵的主戰場,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那裡每隔三至五年就會自燃一次,火勢不大,會自己熄滅。之後長出來的植被又會比原先更茂盛,顏色也更綠。”
當地村民說法傳說中的陰兵過路
把少財,73歲,仕官村人。
驚馬槽以前叫夾馬槽,原來我們上山砍柴、放羊都要往那裡過。跟着老一輩的路過那裡都要磕頭,說是那裡會聽見怪聲,不磕頭就會倒霉、生大病。我以前也聽見過那聲音。人喊馬叫的,有的像敲鑼打鼓,就像老一輩說的“陰兵過路”。梁春元,63歲,仕官村人。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小的時候,大約八九歲跟着老人去放牛,有一次,太陽落山,路過驚馬槽,先是一陣大風,之後就是“哐唐哐唐”的聲音,像是馬蹄聲。問老人是什麼聲音,老人說是“陰兵過路”,當時直接就不敢問,嚇得動也不敢動。
付章友,62歲,湯官箐村人
我也是小時候去放羊的時候聽過怪聲,像馬蹄聲。小時候聽老一輩講,他們還看見過穿盔甲的小矮人,說下雨天,扯了個閃(閃電)就看見了,這些老人好多都可(死)得啦。我們是沒看見過,都說是身體好的吼(看)不見,身體差的才吼(看)得見。
熊長生,魚體村人,51歲
我十四五歲的時候,有一次和朋友去附近鎮子看電影,回來的時候在公路邊上看見兩個小矮人,大約距離我50米,等我離近就突然不見了。我不是在驚馬槽看見的,當時真的被駭(嚇)着了。夜探驚馬槽怪聲難尋鬼影不見
記者在2002年曾經到士官村和湯官箐村採訪,一些村民就曾告訴記者,他們聽見的那個聲音一般出現在雷雨之前或之後,每年六七月份最多。當時更有一個老人說,他曾經看見過穿盔甲、拿寶劍的武士站在石頭上,當時正好是大雨來臨之前。
從附近村民的供述來看,怪聲現象大都出現在雨前或雨後。由於白天進入驚馬槽無功而返,於是決定夜晚再赴一次。下了一天的陣雨終於停止,大約9時許,天色完全黑了下來,天空厚厚的雲層被月光照得慘白,但近處的地面依然是漆黑一片。隨行的還有兩位沙林景區的工作人員,分別是張石明,65歲。皇甫繼先,55歲。
ifeng
彩色沙林
記者一行並未按白天那條路上驚馬槽,而是選擇了一條更近的老路前往。白天的雨水將這條土路沖刷得泥濘不堪,植被、山石在微弱月光的掩映下,變化出詭異的造型,四周安靜得出奇,偶爾會傳來一聲莫名的鳥叫,讓人心裏多少有點發毛。大約半小時後到達驚馬槽,夜晚的驚馬槽與白天完全是判若兩種,一些白天經歷過的場景似乎瞬間變了模樣,進入槽內,一股寒氣奪面而來,在電筒光線的照射下,嘴中哈出的蒸汽異常厚重。
ifeng
不一會記者已來到了白天的那個所謂磁場最強的小洞,掏出事先準備好的一小塊磁鐵放入洞中,然後將頭深入洞內仔細聆聽,在折騰了幾分鐘后未聽見所謂的怪聲,張石明和皇甫繼先輪流聽后也未聽見任何異常。在些許遺憾之餘,記者一行正準備原路返回,突然皇甫繼先叫道:“秦記者!秦記者!你聽這是什麼聲音。”55歲的皇甫繼先聲音略帶激動又有幾分緊張。
3人立刻原地站立,仔細聆聽。果然是有聲音,是一種微弱的、持續不斷的震動聲,從驚馬槽的西北面傳來。正當記者高度專註於這聲響的時候,突然頭頂傳來一陣翅膀猛烈扇動的聲音,一隻飛鳥沿記者頭頂飛過,嚇得記者大叫起來。冷靜之後,又繼續聆聽,聲響依然存在,但和當地人形容的馬蹄聲或廝殺聲相去甚遠。走出驚馬槽后這種怪聲立刻消失。
沙林賓館正在裝修,已敲成了爛尾樓,由於這是沙林唯一的賓館,當晚記者不得不住在裏面,房間內異常潮濕,霉味很重,窗外是搖曳的樹影和遠處那些造型奇異的沙雕,樓內卻靜得出奇。由於此前驚馬槽那匪夷所思的聲音一直在腦海中不能散去,樓內任何聲響都會讓記者感到不安,汗毛豎立。記者就在這樣一種睏乏和驚恐的狀態中緩緩睡去。科學解釋大自然錄音現象?
上個世紀90年代初,美國克萊姆斯學院物理實驗室的一名高級實驗師和他女兒,為了尋找像驚馬槽錄音的這種自然現象,來到了秘魯安第斯東麓的瑪奧山谷。在一個電閃雷鳴的夜晚,他們同樣聽到了很多年前這裏發生戰爭時留下的戰場聲。實驗師的女兒為了尋找這其中的答案,在這之後,她又重返故地,就在她和父親聽到聲音的地方,找到了大量的磁鐵礦,這一發現為解釋岩石錄音提供了新的線索。
一些地質學家曾對沙林進行過實地考察,據《陸良縣誌》記載,驚馬槽附近有石英砂礦面積1.05平方公里,含二氧化硅程度高達96.92%至97.38%,硅被用於製造半導體,是一種有記憶功能的原材料。因此一些專家學者認為:所謂“陰兵過路”其實是一種大自然全息錄音錄影現象。雷電與磁鐵產生效應后,含硅多的岩石恰巧將當時的聲音記錄了下來,於是到了現代的某一時刻,遇見同樣的溫度、濕度等各種吻合的條件,聲音就會被重現出來。這種全息錄音現象除與岩石、土壤本身的性質有關外,還與當地的地形、大氣電學條件有關。
也有不同的觀點認為,驚馬槽的怪聲並非大自然錄音現象,僅僅是由於地形和空氣流動共同作用的結果。雲南省地質環境監測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王宇告訴記者,當地含有大量石英砂並不能完全說明與大自然錄音現象有關。石英砂是一種含硅豐富的物質,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玻璃和陶瓷就有石英砂,沙林的地質是硅鋁層,實際上是地球上最普遍的地質結構。他認為,驚馬槽的怪聲現象有可能是由於地形和空氣流動所造成的。驚馬槽地形狹小,颳風下雨天,風聲在這裏被放大,聲音改變頻率,形成怪聲。那麼驚馬槽的驚馬現象又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其他家畜進入驚馬槽不會出現異常,偏偏是馬匹會顯得驚恐不安?
從聲學的角度來看,人類可以聽見20赫茲至20000赫茲之間的聲音,超出20000赫茲以上的叫超聲波,低於20赫茲的叫次聲波。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楊曉君教授告訴記者,人的耳朵受到頻率的限制,很多聲音是聽不見的,而各種動物的聽頻範圍較難測定,差異也很大,例如蝙蝠就能夠接收到超聲波,而有的動物則可以接收到次聲波。此外,一些聲音對於某些動物來說並不一定是聽見的,但它的確能夠感受到。楊教授的這一觀點讓記者聯想到關於人的第六感的話題,這何嘗不是一個道理呢!由此可否推測,驚馬槽的確存在某種神秘現象,馬匹的驚恐預示着它們感受到了某種神秘的磁場或是來自同類的聲音?
幾種猜測怪聲鬼影消失之謎
與石林和土林相比,彩色沙林開發得較晚,但更富於神秘色彩。這片面積僅6平方公里的奇特地貌,3.5億年前是一片海洋,后因海盆沉積,形成了“聚沙為林”的奇觀。隨着光線的強弱和角度變化,沙山呈現出紅、紫、藍、黑、青、灰、綠等七彩顏色,犹如鬼斧神工。
雖然對怪聲鬼影的形成,專家們有不同意見,但他們承認,驚馬槽里的怪聲與當地的地形、天氣有關;而近年來這種怪聲現象出現的頻率越來越少,因為地理環境有了改變。在驚馬槽旁邊,幾年前修建了一條公路,當地人都說,自從有了這條公路后,驚馬槽里的怪聲幾乎很難聽到了。
記者此次特別留意了這條路,路寬約3米,彈石路面,這些彈石僅僅是散落在路面上,並沒有固定,看上去都很新,趕馬車的小伙子告訴記者,彈石是今年鋪設的。主要是為了方便馬匹上山(雨季常常伴有泥石流,馬匹經常打滑)。路以戰馬坡為起點,一直通向五峰山風景區。五峰山據傳曾是爨氏第二避暑勝地(爨氏是漢唐時期西南大部分地區的主要統治者,陸良也是爨文化的發源地),風景區有一五峰山寺,相傳始建於爨氏統治時期,距今已1600餘年。很多當地老人認為,怪聲之所以越來越少出現,就是因為修這條路動了地氣,而科學的解釋是,地形的改變促使聲磁現象改變。
隨行的殷導遊說,當地村民認為,景區開發后大量遊客湧入,陽氣蓋過了陰氣,加之周邊道路的改建,村民認為是動了地氣,當地人很信這個,這也是怪聲減少的原因之一。
陸良縣旅遊局局長羅艷梅也介紹說,驚馬槽過去是一個莽荒古戰場,因環境磁場形成了錄音效果,現在因為遊客增多,人類活動對磁場造成了干擾,怪聲鬼影現象確實逐漸消失,只有在很特殊的情況下才偶然聽到。對此,雲南省地質調查局副總工程師金德山有另外的看法。他說,彩色沙林這個地方地形非常特殊,沙峰像柱子一樣,高矮不同,距離組合五花八門,氣流、風在沙林之間穿梭,產生聲學現象,降雨、溫度、濕度都會對其產生影響。在去年到今年的乾旱背景下,彩色沙林地區降雨大大減少,水分蒸發更強烈,影響了氣流,怪聲現象有所減弱也是很自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