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自殺的咒語
講到無明,給各位說一個近代的故事。此事距離現在大約一百二十年清末時代,一個貴州人在四川犯法,判死刑,要殺頭。很巧,執刑的劊子手剛好是這名死刑犯最要好的朋友。死刑犯對這位朋友說:‘你是我最好的朋友,總要幫我一下。’
劊子手說:‘你是死罪,我怎麼幫得了呢?怎麼辦?這樣好了,到了刑場,我幫你。’
‘到刑場?你要殺我了,你怎麼幫我?’
‘我教你,當我的刀一下之後,我喊走,你就拚命跑。’這位劊子手朋友不得已,只好如此哄騙他。其實,刀一下,頭就斷了,哪裡逃得了?
但是,這個死刑犯求生慾望強烈,把他的話當真,深深記在心裏。行刑當天,死刑犯很有信心,也不難過。難過的倒是他那位劊子手朋友,曉得非殺頭不可。行刑時,犯人跪下,劊子手準備下刀,先拍一下他朋友的頭說‘注意唷!然後刀一下,喝道:‘走!’頭就掉下來了。
此時,這個死刑犯記住劊子手的話,就拚命跑,一路跑,由西川跑到東川,在那個地方還做了小生意,更妙的是,還娶了老婆,生了幾個孩子。
事隔二十年,這位劊子手因公事到東川,調查一件刑案。來到一家酒店吃飯,一看這位店老闆不是被我殺了頭的朋友嗎?還有老婆、孩子?真是嚇住了。這位店老闆看到劊子手也愣住了,也認得這位救了他的老朋友,不過,不敢打招呼,他是逃出來的犯人,想辦法請到裏面,然後跪下來向這位劊子手道謝:‘多謝當年幫忙,現在我在這裏成家了,開了店,做個小生意,謝謝救命大恩!’搞得劊子手莫名其妙,不曉得這是怎麼一回事?也不敢說你的頭已經被我砍下來了呀!
劊子手很納悶地回到成都,向朋友提起這件怪事,再去墳場把屍體挖出來看,沒錯,都已化成白骨了,真是咄咄怪事!這件是就慢慢傳揚開來,結果,最後傳到這位死刑犯那裡。他聽到此事一愣,曉得自己真被殺死,完了,整個人化作一灘血水。
這個故事說明人的無明業力有那麼厲害,這也是有些修行人可修到身外有身的道理。另外還有一個故事,也在此講給各位聽。
這個故事發生在川東萬縣,也是有一位牢里的犯人,也是想逃。這個人沒念過書,只聽過‘西遊記’里有個孫悟空本身很大,上天下地,變來變去,所以,他在牢里,天天就念齊天大聖孫悟空,求你救救我,傳我一點本事,讓我逃出來,天天念,天天求。
怪了,結果夜裡做夢,孫悟空來了,教他打猴拳。坐了七八年牢,練了七八年猴拳,猴拳練得出神入化,手一揮,鐵條就彎了,他大搖大擺地從牢里出來。
逃出來以後,就靠教拳維生,同時也做了很多好事悔過。
有一天夜晚,看到一位穿白衣服的女孩,匆匆忙忙地鑽進一座宅院里去。他好奇,運用他猴拳的功夫,也跟了進去。可是,進去以後,看不到人,難道是豬八戒的徒弟?
再仔細一瞧,有個房間露出微微的燈光,裏面一個年輕女子準備上弔,那個穿白衣服的女人也出現了。那個年輕女子的頭往繩子里套,那位白衣女子就在地上拜了拜。他懂了,在牢里,他聽過凡是人想自殺,都有鬼在作祟,便趕緊一個箭步上去,把那個上弔的女子就下來,那個女鬼也跑掉。家裡人都出來謝他,不在話下。
他回家后,女鬼也跟來了,睡覺的時候,女鬼找上他了,女鬼說你破壞了我的事,你非死不可。他說我是孫悟空的徒弟,你這一套對我沒有用。女鬼說不行,你非死不可。好吧!他就把繩子拿來掛上,脖子一運氣,當然吊不死。女鬼跪下一拜,他馬上感受到一股無形的重力從肩上下來;女鬼第二拜下來,力量更大,繩子也斷了。
這個女鬼奈何不了他,結果就哭起來了,因為找不到替身,無法投胎,很傷心。他看這個女鬼也蠻可憐的,他說這樣子好了,我們兩個合作,你是鬼,哪一家出事,你比我清楚,我會武功,我們去救人,功德做滿了,你好去投胎,我也好贖罪。女鬼也答應了,不再去害人。
好了,這兩個――一個是孫悟空的徒弟也是逃犯,一個女鬼,就合作起來。經過了五六年,做了很多好事。
有一天,女鬼向他跪下來。孫悟空的徒弟一看感到奇怪,說:‘唷?怎麼了?又來了?’
‘不,我感謝你,這幾年跟着你,做了很多功德,現在,閻王那邊通知我,可以不用找替身直接投胎了。’女鬼還告訴他到哪裡投胎,而且是個男孩,一百天後去看他。
他說:‘好啊!恭喜你!不過,你走了,沒有人給我打聽消息。’兩人互道珍重,就此告別。
但是,女鬼出了門,又走回來。‘怎麼?還有什麼事?’
‘我忘了告訴你一個咒子,你再幫我做功德。要是有人受了氣,傷心想投水、上弔、想自殺,都有鬼跟着,告訴他只要這個咒子一念,就沒事了。’
‘什麼咒子?’‘大千世界,無掛無礙。自去自來,自由自在。要生便生,莫找替代。’
這個咒子很靈哦!我碰到過幾個人,告訴我心裏煩悶想自殺,我叫他趕快念。嘿!靈得很!一念就沒事。有時我看到這個人眼神不對,我就講這個故事給他聽,當然,他心裏有數。因為有時侯有些話不能明講,你越勸他不要自殺,他偏要死給你看,那就糟糕了。告訴他這個故事,回去一念,自殺的心理就去掉了。你們回去也講一講這個故事,替那位女鬼做做功德。
不要小看這個咒子,這是有道理的,這幾句話等於是‘圓覺經’的第一部,雖然是無明,也是無掛無礙,來去自在。
――《圓覺經略說/南懷瑾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