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十二生肖 民間習俗 正文

反盜墓招式之古墓機關之伏火

中國最準的免費算命網

  在古籍中有相關的記載

  “既發傅太后冢,崩壓殺數百人;開丁姬槨戶,火出炎四五丈,吏卒以水沃滅乃得入,燒燔槨中器物。”(《漢書・外戚傳》卷97)

  “盜發白茅冢,棺內大吼如雷,野雉悉�g。穿內火起,飛焰赫然,盜被燒死。”(《酉陽雜俎・屍穸》引侯白《旌異記》)

  “張浮休雲:盜夜發咸陽原上古墓,有火光出,用劍擊之,鏗然以墜,視之,白玉簾也。”(《邵氏聞見后錄》卷27)

  “(焦四盜墓)及掘至丈余,陡聞崩裂聲,自煙一縷。自穴口噴出,約炊許而盡。”(《清稗類鈔・盜墓類》)

  正好《漢舊儀》里所言,“將作營陵地,內方石,外沙演,戶交橫莫耶,設伏弩、伏火、弓矢與沙,蓋古制有其機也。”這段文字中透露出,古墓中的“伏火”是古人反盜墓設計的傳統手段之一。這種古墓也有一個名詞,“火坑墓”,有些地方的盜墓者俗稱“火洞子”。
反盜墓招式之古墓機關之伏火
  曾震驚世人的長沙馬王堆1號墓(“辛追墓”),就出現“伏火”。這座墓的發現頗有傳奇,該墓位於長沙市東郊長瀏公路北側,距市中心約4公里。據地方誌記載,此處為五代時期楚王馬殷家族的墓地,故名馬王堆。1971年,由於當時的國際形勢需要,大陸各地紛紛開始以“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為內容的備戰運動。駐守旁邊的軍方醫院看到高達幾十米的馬王堆,決定將高堆挖空,建一座秘密的地下醫院。打孔探測中出現了異常,有一種冰涼的氣體從孔中噴出。作業人員想試試噴出的氣體壓力有多大,便往裡面灌水,但水竟然反濺了出來。有經驗者便想到了“火洞子”,划著火柴一試,涼氣“叭”地一下就燒了起來,推測下面必有未經盜掘的古墓。作業部隊及時將異常情況報告了湖南省博客館。1972年初,考古專家對此墓進行了全面發掘,2000年前那位叫辛追的五十歲�a侯利蒼夫人,得以出現在現代人面前。參与考古發掘的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在事後的考古報告中,記錄了馬王堆有“火”一事。

  但古墓中的“伏火”到底是不是反盜設計,學術界卻存有爭議。有研究者認為,這是有機物在缺氧的封閉環境分解成可燃沼氣所致。實際上,並不能如此斷定,或許古人已發現此原理,才有意在墓中置放有可分解物質。墓中有無“伏火”,成為盜墓者判斷古墓是否被前輩盜過的經驗之一。如果有火出來,基本上可以斷定,此墓完好無損,地下陪葬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