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十二生肖 民間習俗 正文

上古天書《山海經》中的玄機,山海經異獸錄(上)

山海經神話傳說

  《讀山海經》

  ――(明)童冀

  古來學仙者,漢武殊可憐。

  後宮降王母,東狩封泰山。

  青鳥去不返,巨石乃能言。

  空留蟠桃核,誰能待千年。

  《山海經》其實是一部上古天書,

  參透其中玄機者寥寥~~

  它也是中國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富於神話傳說的最古老的奇書。該書作者不詳,現代學者均認為顯然並非成書於一時,也不是一個作者寫的。《山海經》傳世版本共計18卷,包括《山經》5卷,《海經》13卷,各卷著作年代無從定論,其中14卷為戰國時作品,4卷為西漢初年作品。

  山海經內容主要是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產、藥物、祭祀、巫醫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大禹治水等相關內容在內的不少膾炙人口的遠古神話傳說和寓言故事。《山海經》具有非凡的文獻價值,對中國古代歷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話等的研究,均有參考。其中的礦物記錄,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關文獻。
上古天書《山海經》中的玄機,山海經異獸錄(上)
  山海經異獸是指《山海經》記載的極具神秘感奇異怪獸,這些異獸讓讀者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古時候的生態環境和古人對一些未知事物的理解和想象。這些長相奇特的異獸也為眾多美術愛好者、藝術家提供了無盡的遐想,讓大家總是樂此不疲的創造着。

  山海經異獸圖有很多的人繪製過,中國古人有蔣應鎬、胡文煥、成或因等人為其繪圖;日本有《怪奇鳥獸圖卷》;現代也有很多人繪製過眾多版本的《山海經》異獸。這些古今中外的異獸圖為我們研究山海經增加了許多新的方向,也讓今天的很多非專業人員從另一方面走進了《山海經》的世界。

  下面欣賞一下現代人視角繪製的山海經異獸圖。

  1.燭龍

  燭龍,中國上古創世神(天吳、畢方、據比、豎亥、燭陰、女媧)之一,又名燭陰,是人面蛇身的形象,全身赤紅,睜眼為晝,閉眼為夜,吸氣為冬,呼氣為夏,不喝水也不吃飯,也不用睡覺休息,能呼風喚雨。

  2.九尾狐

  九尾狐,最早記載於《山海經》,先秦時被視為瑞獸,是吉祥和尊貴的象徵;在漢代時象徵王者興,太平時代出現代表子孫興旺;最晚在北宋時期被妖魔化,原因不詳。

  3.鸞鳥

  鸞鳥,古代傳說中的神鳥,最開始被看做類似於鳳凰的鳥,後來逐漸把鸞當作鳳的別稱。在《異苑》中記載“羈賓王養一鸞,三年不鳴。后懸鏡照之。鸞睹影悲鳴,一奮而絕。”後人在詩中多以“鸞鏡”表示臨鏡而生悲。

  4.天狗

  外表像野貓、頭部為白色的一種獸類,是御凶的吉獸,很可能真實存在過。後來卻被當作不大吉祥的象徵:古代中國人由於迷信,就將月食、日食說成“天狗吞月”、“天狗食日”。

  5.鸚鵡

  《山海經》中記載,鸚鵡外表像貓頭鷹,有青色的羽毛和紅色的舌頭,像人一樣可以說話。這個表述和現在真實存在的鸚鵡完全相同,也證實了《山海經》的真實性。

  6.應龍

  古代神話傳說中生有兩個翅膀的龍,相傳,在皇帝和蚩尤的戰爭中,應龍斬殺了蚩尤和夸父立下大功,由於戰爭消耗了過多的能量無法返回上天,就居住在南方,因此南方才形成多雨的天氣。在戰國的玉雕以及漢代的石刻、帛畫和漆器上,常出現應龍的形象。

  7.類

  外形像貓卻有如人一般的長發,是一種雌雄同體的異獸。傳說吃了類的肉可以免除人的嫉妒心。

  8.猙

  生活在寸草不生的章莪(e)山中,外形像全身赤紅的豹子,有五條尾巴,額頭有一個角,叫聲像敲擊石頭的聲音。

  9.畢方

  和猙一樣生活在章莪山,外形像鶴,通體藍色,上有紅色斑點,嘴巴為白色,是火災之兆。相傳黃帝在泰山聚集鬼神時,畢方就守護在黃帝的戰車旁,也是畢方把黃帝殺死的敵軍給封鎖在了泰山中。後來,畢方還被看做火神的侍寵。

  10.蠻蠻

  俗稱“比翼鳥”,因為每個只有一個眼睛和一支翅膀,不成對的蠻蠻無法飛行。蠻蠻不是吉獸,蠻蠻出現的話一般預示着會有洪水。

  11.����(bi)

  屬於狐族,外形酷似狐狸,雖有翅膀,但都是非常輕薄的肉翼,不能飛行。叫聲像鴻雁,是狐族中聲音最悅耳的一族,不過卻不是吉獸,����的出現則預示着大旱。

  12.蜚

  居住在太山,外形像牛,頭部為白色,有蛇一樣的尾巴,只有一隻眼睛,傳說中是災難之獸,所到之處必有災禍,因此世人都害怕它。成語“流言蜚語”里的蜚就是它!

  13.虎蛟

  生活在發源於禱過山的��(yin)水中,魚身蛇尾,頭像鴛鴦鳥的頭,吃了它的肉可以不生腫瘤,還可以治療痔瘡。
上古天書《山海經》中的玄機,山海經異獸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