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神話傳說
練曉琪:《山海經》對古代中醫學著作影響管窺(內蒙古中醫藥,2012年9期)
我國現存最早的藥物學專著《神農本草經》中一些藥物的特點和療效的記載源自《山海經》;《本草綱目》中所載諸多藥物的習性和藥用價值與《山海經》的記載相合;《山海經》中多種疾病名稱為《黃帝內經》所採用;張仲景《傷寒雜病論》的內容具有《山海經》記載的影子。
據馬伯英統計,《山海經》全書明確指出與人類健康或疫病有關,或為毒藥者,共計121種。除去6種是同名異產,實際所載藥物名稱為115種。其中:屬草者27種;屬木者19種;屬獸者15種;屬鳥者21種;屬魚者24種;屬石者2種(逸飛注:108種?)。明確指出用法,飲食服用者91種;外用10種;養用1種。用於治病46種;防免於病45種;強壯或善於某項功能2種;美人色2種;一葯兼具二用者21種。防治的疾病約47種。大體可歸為內科病者27種,如蠱、惑、心痛等;可歸為外科病者15種,如疥、痔、癭等;五官科類病5種,如聾、�目、嗌痛(逸飛注:嗓子疼)等。趙璞珊則認為《山海經》記載了眾多的藥物,其中:礦物類有5種;植物類28種;木類23種;獸類16種;鳥類25種;水族30種;其他5種。凡132種。所醫疾病約30種。
《神農本草經》載葯365種。其中:植物葯252種,動物葯67種,礦物葯46種,分上、中、下三品。譬如:芒草,又作莽草,也可單稱為芒,一種有毒性的草,與另一種類似於茅草而大一些的莽草是同名異物。《神農本草經》莽草殺蟲魚、生山谷等記載與《山海經》完全一致。李時珍雲:“此物有毒,食之令人迷惘,故名。山人以毒鼠,為(謂)之鼠莽。”《本草綱目》雲:“(氣味)辛,溫,有毒。(主治)風頭癰痛,乳癰疝瘕……”其有毒之效與《山海經》記載無異。
《山海經》中多種疾病名稱為《黃帝內經》所採用,並成為沿用至今的中醫學疾病術語。例如癲狂病,是神智失態的疾病,《黃帝內經・靈樞》有《癲狂》專章。《山海經・西山經》雲:“泰器之山,……是多文鰩魚,狀如鯉魚,魚身而鳥翼,蒼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海,游於東海,以夜飛。其音如鸞雞,其味酸甘,食之已狂。”再如疽和癰,毒瘡根部小而淺者為癰,大而深者為疽;暫患為癰,久患為疽。《黃帝內經・靈樞》第81篇即《癰疽》。癰疽之病名亦源自《山海經》。
又,
盛文強:《山海經》里的飛魚不是神話
(中國海洋報,2017年7月3日4版)
自然界中確實存在飛魚,與《山海經》中提到的各類飛魚有着極高的相似度,或許就是《山海經》中飛魚的原型。
這種飛魚生活在南海,在東海也有出沒。飛魚長相奇特,胸鰭特別發達,像鳥類的翅膀一樣。長長的胸鰭可一直延伸到尾部。憑藉流線型的優美體型,飛魚可以在海中以每秒10米的速度高速運動。它能躍出水面十幾米,並在空中停留40多秒。飛魚經常在海水表面活動,它們成群地在海上飛翔,形態像鯉魚,胸鰭如鳥翼,頭白嘴紅,背部青色,與聶璜《海錯圖》所繪的飛魚極為吻合。
《山海經》系列(10):《山海經》對古代中醫學著作影響管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