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法
以前為了孩子能吃雞蛋,會想盡一切辦法。因為雞蛋營養豐富,多吃對孩子生長有利。可如今好吃的東西太多,孩子們對雞蛋並不感興趣,有的只吃蛋白,有的只吃蛋黃,還不是每天都願意吃。近來西方人認為雞蛋吃多了不好,每個星期不能超過三個,所以雞蛋不那麼令人喜歡。但雞蛋又是製作蛋糕必不可少的東西,西方人又喜歡吃蛋糕,就難說喜不喜歡了。在兒時,雞蛋是十分金貴的東西,不是想吃就能吃的。筆者小時候在農村,家境困難,吃雞蛋是一種昂貴的消費,只有在生日時才能吃到雞蛋。因為那時的農村,買油鹽醬醋的錢都是從雞屁股里掏出來的:家裡的雞生的蛋都要積累起來拿到街上去賣,然後一家人的油鹽錢才有着落處,哪有那麼多雞蛋讓孩子吃?!在孩子過生日時能吃上一個雞蛋就很不錯了。所以孩子們都盼望過生日,因為那天媽媽或奶奶會給他煮一個雞蛋,孩子們會一點點地、慢慢地吃,以便充分享受吃雞蛋的快樂!
不過,有一個特殊的時候孩子能吃到雞蛋,就是被嚇倒,大人給他或她招魂時。招魂不是蜀中特有,其歷史也很悠久。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楚民給愛國詩人屈原招魂的記載。據說人有三魂六魄,孩子時期三魂六魄附體不穩,容易受驚嚇而丟失,所以必須用一定的儀式把孩子的三魂六魄喊回來,即所謂“喊魂”或“招魂”。蜀中招魂的儀式很簡單,只需煮一個整雞蛋,一炷香,牽着孩子到門口,大人一手拿點燃的香,另一隻手拿煮熟的雞蛋,在那裡招魂。招魂儀式一般由母親或祖母主持。
筆者記得小時候有幾次被招魂的經歷,也因此破例吃過幾次雞蛋。有一次被幾隻狗追嚇倒了,雖然沒有被咬傷,但嚇得臉都白了。當晚祖母就為我喊魂。她喊一聲“華仔,你的三魂六魄被貓兒狗兒嚇到了嗎,快回來喲!”我就回答道:“回來��!”如此持續約半炷香時間,最後插上余香,叫我把那個雞蛋吃下。據說被喊回來的魂魄就藏在那雞蛋里。
現在說起這些蜀鄉習俗覺得可笑,但時代的變遷也給雞蛋這樣的東西留下歷史的痕迹,感慨這幾十年來的變化!
民間招魂――關於雞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