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傳統民俗文化
石家莊一帶的廟會歷史悠久,最早產生於祭祀活動。據考證,早在漢代,封龍山就有祭山活動,這是封龍山廟會的淵源。隨着宗教文化的發展,寺廟祠壇大興。諸如關帝廟、藥王廟、觀音廟、奶奶廟、聖母廟、三官廟、真武廟、呂祖廟、城隆廟、五道廟、土地廟、山神廟等,逐漸遍布各地,祭神敬仙活動也隨之頻繁和普及,廟會隨之盛行。欒城西宮大廟會就是祭祀南海觀音的活動,井陘雪花山廟會起源於祭神。也有的廟會,是群眾為了悼念他們崇敬的人而設立的。如靈壽城關農曆二月初一的“成官”廟,是為了紀念靈壽知縣成肇麟而設的。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德法聯軍追擊西逃的慈禧和光緒,路經靈壽時,脅迫成知縣提供糧草、車馬、婦女。成知縣斷然拒絕,被法軍繫於馬後,繞城飛跑。成知縣不甘受辱,又難逃魔掌,便於深夜投井自盡。靈壽百姓便將他的殉難日定為廟會日。舊時,廟會的內容較為複雜,既有大型的祭把儀式,也有群眾自發的求神拜仙活動,如拴嬰許願、問醫求葯、求雨乞福、驅魔修德等等。一些祭祀活動,有隆重的儀式,伴以唱大戲。廟會上,武術、雜耍等各種民間藝術也盡展風采。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廟會和集市相融合,便出現了集祭祀、娛樂、貿易於一體的空前繁榮景象。現在,各地廟會的宗教祭祀內容己淡化,廟會逐漸演變為物資交流大會,商品交易、群眾文化娛樂活動和旅遊成了各地廟會的主題。
雪花山廟會起源於祭神。早在明嘉靖年間,雪花山建有碧霞元君廟,為祭祀碧霞元君遂起廟會,時間為農曆四月十六至十八三天,由井陘舊城所在各村組織,周圍四五十個村莊參加。其廟會有很嚴格的儀式,從準備起會,到正式過會,都有一套程序。
“傳鑼會查”:會前會首派人到各村敲鑼通知,共三次。三月初一首次傳鑼,鑼聲一個點,意為開始起會,各村準備;三月十五,二次傳鑼,鑼聲兩點,示意廟會期近;四月初一,三次傳鑼,三個點,鑼聲急促,示意會期在即,各村做好一切準備,要按時赴會。“傳鑼人”身着黃色對襟梅花麾,腳穿軟底抓地虎靴,頭戴紅綠雞毛纓荷恭弘=叶 恭弘頂子。第三次傳鑼時,傳鑼人將一張“四月十八,聖母大會,朝山進香,風調雨順”的會帖分送各村。
四月初一,四路會首聚會商議各項安排,抓鬮排定抬杠次序,中午“傳鑼人”在東聚門城樓、會源門覽秀樓、北關閣、東巷子閣高呼三聲“會轉查了”,鑼聲不斷,以示“會查”結束。
“請駕”:四月十五,廟會前一天,香頭帶領八名轎夫鼓樂喧天,到雪花山頂廟裡頂禮膜拜,“請神接駕”。
所謂“駕”,是一頂八抬殿式敞轎,斗拱飛檐,雕刻精細,金(銅)頂黃幃,玲瓏華麗,周嵌水銀玻璃,檐角懸寶葫蘆,絲穗飄拂,鋒鈴叮擋。駕中供奉聖母走像(專供抬的像),駕前全副執事,有龍虎八旗、肅靜牌、退避牌、吊封、萬民傘(傘周圍綴滿歷年施主姓氏的小綢條)。三聲鐵炮響過,起駕鑼響,再配上輕、重樂隊,各種打擊樂器和吹奏拉彈樂器齊全,一時鼓樂齊鳴,駕起緩進,淌過綿河,經蔡庄,把“神”駕供於西關。“演駕”:其意是為神演出,亦即敬神,是正式過會。
“演駕”進行三天,十六、十七先後在周圍村莊沿村演出,十八是正會,在城街演出。“演駕”隊伍的順序排列是:最前面為顛扛,顛杠後為各種演唱及舞蹈節目,然後是社火,社火后是神駕前的執事、樂隊,最後是神駕。十八日演駕上午九點鐘從西門開始,向東經城街、東關、北關、河東、南關,最後到雪花山。
“演駕”開始,九聲鐵炮響過,“馬子”赤膊上陣“開路”。最初為揮鞭開路,30年代改為舞流星開路。開路之後,即是顛杠。36抬杠箱,或48抬杠箱,排列成隊。顛杠人或着肉色紡綢排扣上衣,燈籠褲,或着武生裝束,或着奇裝異服做丑角打扮。顛杠表演從上午九時一般要進行到下午二、三時左右,場面宏大,表演精彩。
跟着顛杠表演的是山西梆子、河北梆子、秧歌、絲弦等劇種的折子戲,拉花、說唱、啞劇等各種形式的節目。再接着是約有20多隊的武術社火隊表演。演出沒有固定場所,邊演出邊行進,至雪花山腳,已近黃昏。點燃燈籠火把開始朝頂。在聖象前焚香后,抬杠、節目、社火大表演,隨後是跑陣,陣式有梅花陣、八封陣、陰陽陣、五虎陣……,變幻無窮,意謂“神靈捍衛,佑我黎民”。跑陣時,《龜馱碑》特許進殿,在“聖母”像前的大筐籮里蹲着團團拜舞,演員盡量摸取筐籮里的“油錢”(制錢、銅元),裝歸己有。龜亦為長壽聖物,裝取油錢算是“神”的特賜。演駕結束,住持道人接“駕”,將聖母走像安置廟中。整個過程,鼓樂鞭炮聲聲,香煙繚繞,直至次日晨,廟會方告結束。
廟會期間,在城隆廟演四天大戲;清代、民初可以“拉官戲”。在本縣境內演出的戲班若被會首和官府看準議定,便派人至演出地點,登台將鼓板反轉,意即“拉了官戲”,四月十五起到城隆廟演出四天,不給演出費,但供應好茶,演員住所舒適,且“犒台”豐盛。每日三開箱必有兩搞台,大商號犒賞饅頭、豬肉,動翱數十斤,或有點心。有時是“雙犒台”(賞雙份)。
不拉官戲,就得“寫戲”(預約演出),經費只能靠布施。正豐煤礦是大“施主”,其次是各大商號,再其次是礦上的煤司、師爺、管帳先生及衙門裡的“頭面人物”。不搞按戶攤派。
廟會期間雪花山頂最少有一台戲,有時唱對台,若沒有某村或某大戶許願獻戲,就靠善男信女們的油錢了。一應開銷,廟會後黃榜公布,誰也不敢吃黑錢,怕“神”給報應。
節目沿街演出,也可獲得犒賞。若抬杠穿堂(即在舊衙大堂前廣場穿過),衙門裡的“達官貴人”也得自掏腰包,幾任知縣都出過賞錢。會首、管事的準備廟會,都是白盡義務,支派人去聯絡會事,登門化緣也是義務性質,那個村也有很多熱心人。演員們自帶乾糧,在演出間隙蹲在攤旁啃吃。只是給扭拉花的小演員們買些糖果梨糕,這就是酬勞了。
廟會又是井陘最大的物資交流大會。商品以農具為多,廟會的牲口市成交常達二三百頭。日用雜貨、兒童玩具、婦女用品、粗布花布也極豐富。風味小吃、炒麵茶湯也搶時上市。糖人、面人、團扇、汗傘,吸引了許多兒童婦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