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活動和對應的寓意
嘉興市境古為蠶桑生產發達區域,傳說與習俗繁多。東晉海鹽人干寶著《搜神記》載:蠶為女子裹馬皮所化,為我國最古老的關於蠶的神話。以後歷代積累,形成有地方特色的蠶桑文化。有關蠶桑生產的風俗習慣,有的來源於對蠶、桑的原始信仰和崇拜,有的出於祛除蠶桑病祟的迷信行為,有的反映了對蠶桑豐收的祈禱和豐收后的慶賀,有的關係著蠶桑生產的人際關係和社會活動。這些風俗很多都帶有迷信色彩,其精華部分成為健康的文化遺產。
嘉興各縣(市)、區蠶農所禮奉的蠶神統稱蠶花菩薩。解放前,嘉興三塔茶禪寺有蠶神殿,蠶神名“先蠶福主”,群眾祀蠶花菩薩,春天燒香者甚多。近年來,農村也還有人拜蠶花菩薩。舊時蠶農對蠶神正式祭祀在廟中舉行,有的成為地區性的廟會活動,平時在家中亦多次祭祀,蠶事開始後幾乎每一生產環節都進行祭祀。清光緒《石門縣誌》轉引明代志書說:“民間蠶時,事蠶花五聖極虔,每眠必祀,至大眠或以鴨鵝祀之……”。解放初在祟德石門鄉了解:清末民國初蠶農在春蠶每一眠時都要祭蠶神。後來多數人家對蠶神的迷信已經淡化,祭祀蠶神儀式每年只舉行兩次。一次在蠶事初始時,祭神祈求保佑;一次在蠶采繭后,祭祀“還願酬神”,俗稱“謝蠶神”。
蠶神的具體名稱民間有多種說法。比較多的地方信奉馬頭娘,又稱蠶花娘娘、蠶絲仙姑、蠶皇老太、馬鳴(亦作明)王菩薩。其形象為一古代女子騎在馬上,手捧一盤繭子(也有的為一女子戴馬頭披馬皮手捧繭子)。清光緒《嘉興府志》載:“馬頭娘,今佛寺中亦有塑像,婦飾而乘馬,稱馬鳴王菩薩,鄉人多拜之。”“女化蠶”是我國關於蠶起源的最古老神話,始傳於《山海經》,完整形成於《搜神記》。《搜神記》作者干寶為海鹽人,故“女化蠶”故事在此地流傳最廣,舊時民間信仰最盛,在地方文獻中記述甚多。清李兆?F《蠶婦詩》雲:“村南少婦理新妝,女伴相攜過上方,要卜今年蠶事好,來朝先祭馬頭娘”
解放前各地鄉村小廟多有蠶神塑像,農家也供神像,多為馬頭娘。舊時民間有民歌“唱花蠶”,各地唱法不一。海寧歌詞雲:“馬鳴王菩薩到府來,保佑你家年年看好蠶……舊年采了千斤繭,今年採到萬斤蠶”。海鹽唱詞雲:“馬鳴王菩薩真正強,彎里彎曲到廊搭(方言,即這裏)”。其唱詞甚長,內容與《搜神記》相符。有的地方(如烏鎮一帶)信奉蠶花太子,見於茅盾的小說《春蠶》。有的地方信奉三姑,三姑系從神話中的紫姑衍變而來。紫姑見於元代王禎《農書》,三姑的神像多為三個女子共騎一馬。嘉興郊區王店附近舊時有三姑廟,今尚存地名。各縣以蠶花五聖作為蠶神的鄉村頗多,蠶花五聖為男性,其形象有三眼六手,中間一眼為縱目,是蜀地(四川)蠶叢氏青衣神的神話流傳蛻變而成,海寧、海鹽一帶常見供奉。上引《石門縣誌》亦以五聖為蠶神。實際上蠶花五聖與馬頭娘,蠶農常混為一談。清代官方則多以傳說中黃帝的妻子嫘祖為蠶神,在民間影響較小。解放前南湖煙雨樓內有螺祖(誤為雷祖)殿,農曆六月二十四农民多去進香,祈求農蠶豐收。
民間風俗:蠶桑祭祀和原始信仰的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