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哪些傳統民俗
金華鬥牛是牛與牛相鬥,不同於西班牙的人與牛斗,被譽為“東方文明鬥牛”。其場面之驚險、壯觀,令人讚歎。自1992年10月4日以來,“金華鬥牛”於每年重陽節隆重開角,並伴有鬥牛大獎賽。金華鬥牛始於趙宋明道年間,積習相沿,經久不衰。建國后,一度停止,1985年4月,金華市在湖海塘畔重建鬥牛場,佔地十四畝,於1986年4月正式對外開放。上海科教電影製片廠來鬥牛場拍片,把金華鬥牛搬上了銀幕。一年後,因收不敷支,於1987年7月關閉。
鬥牛除金華縣外,市屬義烏、浦江、永康、武義、蘭溪等均可見到。一般都是為廟字開光的一項娛神活動。永康為祭把“胡公大帝”(北宋胡則),蘭溪則為祭把白沙大帝(三國盧植),金華縣則是“邢公大帝”(北宋邢植)的廟會活動內容之一。武義稱鬥牛為“抄牛”或“抄牛角”,永康稱“操牛”,浦江稱“軋闖牛”。每年稻秧插竣“開角”(一年第一次鬥牛),至次年春耕・前“封角”(一年最後一次鬥牛),除農事大忙或風雪相阻外,幾乎是一月一大斗,半月一小斗。斗滿一周年,稱“一案”。金華鬥牛是牛與牛斗。
金華素有二絕之說,一是火腿,二是鬥牛。金華鬥牛,民風古樸,源遠流長。但金華鬥牛風俗究竟始於何時無考。據清末進士、縣人王廷揚所作《鬥牛歌》小序中雲:金華鬥牛“始於趙宋明道年間(1032─1033)”積習相沿,經久不衰,是帶有東方文明獨特魅力的民間遊樂活動。其風情可與西班牙鬥牛相媲美,被稱為“東方一絕”。
古今文人,寫過金華鬥牛文章不少。魯迅早期即為金華寫過鬥牛文章。他在《觀斗》一文中寫道:“看今年的《東方雜誌》才知道金華又有鬥牛,不過,和西班牙卻兩樣的,西班牙是人和牛斗,我們是使牛和牛斗。”(《魯迅全集》第五卷)作家曹聚仁在《萬里行記》中雲:“金華鬥牛歷史可能比西班牙早,卻是牛鬥牛,其熱鬧刺激不在西班牙之下。”台灣女作家林黎也寫過“鬥牛風光熾金華”的文章,翻譯家、文學家傅求華對金華鬥牛稱之為“東方文明之鬥牛。”據《金華市志》、《金華縣誌》記載:金華鬥牛土話叫“牛相操”,昔日把鬥牛作為娛神活動,並與廟會相結合。《金華縣文史資料》(1990年11月第3輯)《金華鬥牛俗》一文介紹了金華鬥牛過去作為娛神和廟會相結合的情景十分有趣,特別是美麗的傳說故事,發人深思。雲:金華“當鬥牛之俗護上‘娛神’的面紗后,更促使其興盛。金華農村每年有‘五侯三佛’(五侯是盧靈貺侯、胡赫靈侯、邢剛應侯、錢火應侯、陳鐵應侯。三佛即定光佛、大士佛和慧光娘娘)廟會,屆時要鬥牛以娛神。王廷揚的《鬥牛詩》中所詠的‘越俗信鬼好佞佛,金華賽神乃鬥牛,胡公邢公割南北,一保一廟如山丘’,就表明金華鬥牛和賽神的關係;南鄉北鄉都是鬥牛盛行之地。詩中的胡公即永康人胡則,在北宋仁宗明道年間為官時,曾為婺、衢兩州百姓奏免身丁稅,人民對他感恩戴德,他死後被尊為胡公大佛,立廟祀奉,並定時(舊曆八月十三日)舉行鬥牛,以娛胡公。故此風甚熾。邢公,系北宋仁宗時金華赤松鄉的邢植,膂力超群,慶曆年間曾應武舉,不幸名落孫生,他憤言‘大丈夫在世,不能建功立業,報效國家,死後亦當呵護萬民,廟食百世!’言訖而歿。相傳他死後曾多次顯靈,‘為民驅蝗逐疫’。封建統治者‘神道設教’以愚百姓,遂敕封為邢剛應侯。鄉人在他出生地金華北山東紫岩建立康濟廟,四時祭享,每隔八年,鬥牛一‘轉’(輪轉),以示崇‘功’報‘德’。金華東北鄉百姓,對以鬥牛來娛邢公,自然有特殊感情和吸引力。故其東北方向的曹宅、嶺下、山口、鞋塘、二仙橋、后壟等地鬥牛之風尤甚。其實,在金華,百姓以鬥牛來娛神,不限於此二神,凡著名寺廟都有此祈神活動,如孝順就是天量寺、紫岩殿、劉下殿等。自然使鬥牛之風著遍盛行。
金華鬥牛在農閑時進行,一般多在春秋兩季進行。每隔十天或半月一次。每年首次角斗稱“開角”,末次角斗叫“封角”。從開角至封角為“一案”。鬥牛場設在周圍有小山的水田之中,以便群眾觀看。面積四、五畝,場之兩旁扎着彩門,披紅掛綠,壯麗奪目。
參斗之牛,頭扎彩牌、戴金花,身披紅綢、插彩旗,鑼鼓開道,鞭炮轟鳴,熱鬧異常,由牛主及護牛壯士護送着鬥牛,浩浩蕩盪擁進鬥牛場,其場面非常壯觀。開斗前卸下盛裝,額束皮褡以護頭,號炮一響,預先約定的鬥牛,由牛主及壯士護送,從對角兩座旌門入場,讓兩牛相對而視,頓時,兩牛眼紅耳豎,牛性大發,夾尾低頭,四角相架,奮力爭鬥,相鬥招數頗多,有撞、掛、頂、抽、落頭等等。王廷揚在《鬥牛詩》中描述雲:“進退變化若有知,騰跨牛背聲唏唏。必然躍下猛抵頂,落頭倒項相挎持。”斗得難解難分時,“拆手”即上場將牛分開,稍息,又令相鬥,雙方觀眾、親友都吶喊助威,當勝負分明時,拆手即一擁而上,將牛拆開。雙方牛主也有事先商定,未待勝負大顯時,即令拆開。有時出現,敗者血肉淋漓,倉皇逃跑,勝者則飛起四蹄,窮追其後,十分精彩。此時,全場觀眾轟動,喊聲震天,高呼×××逃了!(不呼牛名,只喊牛主姓名)。斗敗的牛東家及其壯士則面紅耳赤,十分難堪。鬥勝之牛,則身價百倍,非常威風。重整麗裝,鑼鼓喧天,眾人護送,凱旋而歸。牛主則大宴親朋,慶祝勝利。斗敗之牛主,則垂頭喪氣,有的鬥牛貶為耕牛或出賣宰殺。正如恭弘=叶 恭弘錫衡的鬥牛詩所云:“敗者奔逃勝者追,千家嘩笑一家哭。”
據《金華縣誌》所述:“鬥牛之選養十分講究,要選頸短、峰高、後身短小,生性兇悍的‘黃枯牛’。平時教以鬥法,經常訓練,使之善斗。根據牛體特徵和鬥法給牛命名,如‘黃雙牙’、‘鐵榔頭’、‘烏龍掛’、‘英雄掛’等等。史載塘雅鄉有頭牛叫‘壁山’,屢斗屢勝,名震金屬各縣,價值千金。對鬥牛護理精細,糞尿隨拉隨掃,熱天牧童為其打扇,驅蚊降溫,甚至掛以蚊帳。飼以優質草料,另加麥、豆等精糧。角斗前喂以雞蛋、桂園酒、人蔘湯。買賣鬥牛,儼若結親,買主、賣主互稱‘牛親家’,稱賣方牧童為‘牛大舅’。買賣儀式隆重,酷似嫁娶新娘。1948年後,鬥牛活動無形消失。
鬥牛除金華縣外,市屬義烏、浦江、永康、武義、蘭溪等均可見到。一般都是為廟字開光的一項娛神活動。永康為祭把“胡公大帝”(北宋胡則),蘭溪則為祭把白沙大帝(三國盧植),金華縣則是“邢公大帝”(北宋邢植)的廟會活動內容之一。武義稱鬥牛為“抄牛”或“抄牛角”,永康稱“操牛”,浦江稱“軋闖牛”。每年稻秧插竣“開角”(一年第一次鬥牛),至次年春耕?前“封角”(一年最後一次鬥牛),除農事大忙或風雪相阻外,幾乎是一月一大斗,半月一小斗。斗滿一周年,稱“一案”。
民間風俗:始於趙宋明道年間的金華鬥牛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