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十二生肖 民間習俗 正文

元宵節來源傳統與風俗習慣 古往今來的狂歡節

元宵節節日意義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LanternFestival)、上元佳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是中國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這也是中國古往今來的狂歡節。

  元宵佳節,舉家團圓,而元宵這種食品又象徵著闔家團圓正月十五吃吃元宵預示新的一年合家幸福、萬事如意。元宵在北宋時期的開封城正式登上歷史舞台並佔據民俗文化的主角。將元宵放在沸湯里煮熟,這種簡約的做法至今仍風靡大江南北,這是北宋人發明的一種吃法。
元宵節來源傳統與風俗習慣
  元宵節來源

  相傳,漢文帝(前179―前157年)為慶祝周勃於正月十五勘平諸呂之亂,每逢此夜,必出宮遊玩,與民同樂,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稱元月,漢文帝就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這一夜就叫元宵。

  司馬遷創建《太初曆》,將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

  《隋書・音樂志》日:“每當正月,萬國來朝,留至十五日於端門外建國門內,綿亘八里,列戲為戲場”,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

  當隨着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

  元宵的來源

  《歲時廣記》十一引《歲時雜記�q賣節食》:“京人以綠豆粉為科斗羹,煮糯為丸,糖為�G,謂之圓子……”煮糯米丸,湯中拌入白砂糖,這就是北宋的元宵,從文獻中可以看出還沒有餡,宋代女詞人朱淑貞筆下的“輕圓絕勝雞頭肉,滑膩偏宜蟹眼湯”,說的就是無餡元宵。這種無餡元宵,叫“實心圓子”。

  在燒開的湯鍋里,撒進白糖,再下江米面煮熟,然後往鍋里投以蜜棗、桂花,桂圓、藕丁等,很象一種小圓子羹。到了南宋時才有了糖心的“乳糖圓子”,其後餡料才有了甜、成之分。

  “乳糖圓子”“圓子”等稱謂都是指的元宵。宋代的元宵節,油䭔與圓子成為節日主打食品。元明以後,北方已很少有人提到油䭔這一名字。

  直至明朝永樂年間,人們才以“元宵”來稱呼這種糯米糰子。 但是元宵這一食品卻誕生在宋朝的開封,從開封傳播南北,不斷髮展豐滿、多滋、多味兒、多彩。 

  元宵節來習俗

  正月十五年味濃!猜燈謎、逛花燈、看歌舞、鬧社火,元宵節的到來將過年的氛圍推向了最頂點。華燈璀璨、人影憧憧、歌聲回蕩,元宵節的熱鬧與爛漫總讓人心生詩意,忍不住想起“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的美好詩句。

   

  如果,我們生活在古代,我們的元宵節又會是怎樣過的呢?據悉,從漢朝開始,元宵節放假一天;到到唐代,元宵假期一下就變成了三天;宋代,可以放五天。放假期間,宵禁解除,全城狂歡,古人的元宵節玩出了很多花樣。

  賞花燈

  在沒有高科技的古代,賞花燈是元宵節最重要、最熱鬧的活動之一。千家萬戶,張燈結綵,十里花街,相當壯觀。

  正月十五夜

  (唐)蘇味道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游伎皆�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譯文:明燈錯落,園林深處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嬌艷的花朵一般;由於四處都可通行,所以城門的鐵鎖也打開了。人潮洶湧,馬蹄下塵土飛揚;月光灑遍每個角落,人們在何處都能看到明月當頭。月光燈影下的歌妓們花枝招展、濃妝艷抹,一面走,一面高唱《梅花落》。京城取消了夜禁,計時的玉漏你也不要着忙,莫讓這一年只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過去。

  看歌舞

  元宵節是一年之中,難得的放鬆時刻,花燈之下,歌舞昇平,好不愜意。

  《正月十五夜燈》

  (唐)張祜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

  三百內人連袖舞,一時天上著詞聲。

  譯文:正月十五之夜,到處燈火燦爛。城門打開鐵鎖,紅光輝映石橋。馬蹄踏過處,塵土飛揚。歌女花枝招展。邊走邊唱《梅花落》。禁衛軍特許通宵歡慶,計時器不要緊催天亮。

  划旱船

  旱船路上跑,元宵正月鬧。“艄公”划槳引船,乘船者快速碎步,船身保持平穩前進,犹如真正的水面行船。

  《清嘉錄》中的燈節詩,就有這一元宵活動的描寫:

  看殘燭火鬧元宵,劃出旱船忙打招。

  不放月華侵下界,煙竿火塔又是橋。

  吃元宵

   

  一番玩樂之後,體力睏乏。這時,來上一碗香濃軟糯的元宵,暖心暖胃,唇齒留香。

  上元竹枝詞

  (清)符曾

  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裡賣元宵。

  譯文:香甜的桂花餡料里裹着核桃仁,用井水來淘洗像珍珠一樣的江米,聽說馬思遠家的滴粉湯圓做得好,趁着試燈的光亮在風裡賣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