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十二生肖 民間習俗 正文

“被遺忘”的傳統節日|天穿節、龍頭節、寒食節和清明節

民俗文化是否應該得到保護

  說到傳統節日 

  我們能夠想到的便是端午節

  亦或者是中秋節

  打開日曆

  你所不了解的一些節日

  或者節氣便出現在你的眼前

  但是

  你知道嗎

  在歷史的長河裡

  還有一些“被遺忘”的傳統節日

  今天

  小編繼續帶大家一起

  了解我們的傳統節日

  天穿節

  龍頭節

  天穿節

  是中國傳統節日

  時至今日,“天穿日”傳統在北方地區
“被遺忘”的傳統節日|天穿節、龍頭節、寒食節和清明節
  及客家人中普遍留存

  天穿節也是元宵之後的第一個傳統節日

  時間有正月初十、二十

  二十三、二十五等幾種說法

  以正月二十為多

  天穿節又叫補天節

  源於女媧補天的神話故事

  天穿節的習俗

  煎餅“補天穿”

  天穿日與雨水相近

  中國民間為祈禱蒼天保佑

  雨水之日,屋無穿漏

  每逢天穿節便用紅絲線繫上煎餅

  將其擲於屋頂上方

  寓意為“補天漏”或“補天穿”

  天穿射

  古時還有在節日那天

  到郊外舉行射箭活動的習俗

  有人認為這也隱含着以武功繼承女媧殺黑龍

  斷鰲足、拯生民於水火之偉績的意思

  甜�{扎針

  嶺南、福建、台灣等地的客家婦女

  在此日把甜�{做成大圓塊,以油煎后

  上面扎針,也是“補天穿”之意

  煎餅與�A�

  節日當天,由長輩主婦用面

  做烙餅或蒸餅,餅子要求圓而薄

  名為“補天餅”

  各地風俗

  山西

  在山西孝義、介休等地,以正月二十為小天穿節,正月二十五為大天穿節。節日當天吃餃子或西葫蘆餅等主食。

  廣東

  在廣東梅州、惠州等地,家家戶戶男女老少這日都放下手中的農活,忙裡偷閑,充分享受休閑的節日。

  福建

  福建龍岩、漳州等地客家人過新年,家家戶戶都要蒸糯米甜�{,並必須留下大角或小塊的甜�{,等到天穿日用。

  台灣

  在台灣新竹等客家人聚居地,每年都有隆重的“天穿日”慶祝活動,活動內容通常包括傳統客家男女對唱歌曲、客家小戲表演、客家流行音樂演出,或製作“千斤甜�{”等。

  龍頭節

  又被稱為"春耕節"

  "農事節"、"龍抬頭"

  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

  龍抬頭是每年農曆二月初二

  俗稱青龍節

  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

  它是中國城鄉的一個傳統節日

  慶祝"龍頭節",以示敬龍祈雨

  讓老天佑保豐收

  龍頭節的習俗

  炒玉米

  傳說中每年二月二炒玉米的傳統

  就是紀念義龍為解人間乾旱之苦

  人民因感激玉龍義舉而齊集一起炒玉米

  “鼓撅”

  俗稱“頂門棍”

  有人說,過春節大家都吃悶了

  玩昏了,吃一頓“鼓撅”頂靈性

  就開始幹活過日子了

  也有在二月二這天吃攪團的

  說是給龍糊鱗整甲

  使龍抖擻精神升天降雨

  各地風俗

  山東

  我國山東等地區過春龍節,用灶煙在地面上畫一條龍,俗稱引錢龍。

  北京

  農曆二月初二,是中國古諺所說龍抬頭的日子(“二月二,龍抬頭”),這一天北京人也要吃春餅,名曰“吃龍鱗”。

  山西

  晉西北一些地方的引錢龍,選擇一棵大樹或一塊大石,用灰線圍灑一圈。再用紅線拴一枚銅錢,先將銅錢置放在灰線圈內,手拉線牽回家中,用容器蓋住即成。

  陝西

  陝西西安地區這一天,一般是外婆給外甥送爆米花及餑餑饃。媽媽會前一天炒好齊子豆,準備給家裡人。

  寒食節

  清明節

  寒食節

  中國傳統節日

  在夏曆冬至后105日

  清明節前一二日

  是日初為節時,禁煙火

  只吃冷食

  寒食帖

  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如今又苦雨,兩月秋蕭瑟

  卧聞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須已白

  寒食節的習俗

  禁火

  寒食節古代也叫“禁煙節”,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

  拜祖

  寒食節掃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視為“野祭”。唐代編入《開元禮》“卷第八十七・王公以下拜掃(寒食拜掃附)”中,成為官方認同並倡導的吉禮之一。

  飲食

  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麵、寒食漿、青精飯及餳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盤兔、棗餅、細稞、神�Z等;飲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十種之多。

  清明節

  又稱踏青節、行清節

  三月節、祭祖節等

  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節日

  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節日

  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遊玩

  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

  清明節的習俗

  踏青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習俗。踏青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即為春日郊遊,也稱“踏春”。一般指初春時到郊外散步遊玩。

  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

  放風箏

  風箏又稱“紙鳶”、“鳶兒”,放風箏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

  想到這個節日,一定有不少學子想起了小學時學過的《清明》吧。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就帶你們回憶到這裏吧!

  那些“被遺忘”的傳統節日

  我們不應該忘記

  作為一名青年大學生

  對傳統節日的認識可能是少之又少

  我們應該承擔起應有的責任

  傳承好我國優良的傳統文化

  我們可以關注或者參加關於傳統節日的活動

  本期《“被遺忘”的傳統節日》在這裏就結束啦。讓我們期待下期又有哪些傳統節日吧!
“被遺忘”的傳統節日||天穿節、龍頭節、寒食節和清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