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在當代的意義和價值
“二月二,龍抬頭”,對於中國人來說,二月初二有着特別的意義,它是農曆二月的第一個節日,按照過去的年俗,過完農曆的“二月二”才算真正過完了年。正因為“二月二”作為第一個節日,更應講究一些基本禮數,尤其是去年運氣不濟的朋友,更應重視借““二月二”這個節日開個好頭,祈求時來運轉,吉祥如意。今天小編就跟網友們分享一下恩平人過“二月二”的話題。
起源:
“二月二”起源於三皇之首伏羲氏時期,據說伏羲氏“重農桑,務耕田”,每年二月初二這一天,“黃糧送飯,御駕親耕”,大家都要自理一畝三分地,到了周武王時期,不僅沿襲了這一傳統做法,還被當作一項重要的國策,實行在農曆的二月初二舉行重大的儀式,讓文武百官都親耕一畝三分地,所以這一天,又被稱作為“春耕節”、“農事節”。另外,在民間也有“二月二,龍抬頭”的說法,傳說這一天是天上主管雲雨的龍王抬頭,就是欲升天開始活動的日子,過了這一天,雨水開始逐漸增多,大地開始呈現出勃勃生機的氣息,所以龍抬頭又被稱作為“春龍節”,在農村,也有“二月二龍抬頭,大家小戶使耕牛”的農諺,說的是农民也開始準備春耕生產了,跟“一年之計在於春”的道理有異曲同工之理。
飲食: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恩平人向來講究吃,也很會吃,尤其是在節日里,能把美食賦予各種美好的寓意。“二月二”這一天,恩平人在飲食上也有一定的講究,因為這一天是龍抬頭的日子,所以飲食也懂得跟龍扯上關係,比如吃豬頭被稱為吃“龍頭”,吃雲吞稱為吃“龍眼”,吃��粉叫做吃“龍鱗”,吃餃子叫“嘯龍”啊,吃蔥餅叫“撕龍皮”。
其次是吃艾糍。“二月二”,又稱“土地誕”,這一天,恩平的媽媽們多用艾絨、米粉和紅糖混合製成各種花式的艾糍,用來祭拜神靈后全家品嘗,故有“二月二”艾糍”之說。為了做艾糍,人們早就在田頭垌尾撿回一種名叫“艾草”的植物晒乾,用圓筲磨搓成艾絨備用。醫書說,艾絨這種東西可入葯,又可供針灸之用。一位老中醫還說,常吃艾糍,有祛濕解毒、健胃強身之功效。所以,恩平的“艾糍角仔”早已成為茶樓酒館的美點,外人在恩平飲茶,必點“恩平艾角”品嘗。
必做的:
在恩平,有一個講法,在“二月二”這一天,就算再忙,也要去剃個頭,據說這一天剃頭會鴻運當頭,福星高照。兒童理髮叫做剃“喜頭”,借龍抬頭的節日保佑孩子健健康康,快高長大,並在長大后能夠出人頭地。成年人理髮則寓意辭舊迎新,希望能夠帶來好兆頭,故而有民諺說“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因為在民間流傳着“正月剪頭死舅舅”的說法,所以很多人在臘月里剪髮之後呢,一個月都不再去光顧理髮店了,直到二月初二才解禁。每逢這一天,各理髮店顧客盈門,生意興隆。
拜祭:
“二月二”這一天,恩平好些地方都有祭龍王、祭灶神、祭天神、祭榕樹等一些傳統民俗。君不見“二月二”這一天,一些婦人一大早就備“三牲”糍品出門拜神求福,或橋頭,或屋邊,或榕樹頭,或海邊,她們一邊擺祭品,一邊點香,口中還念念有詞,誠心地求大神保佑家人平安健康,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
同時,“二月二”正處於驚蟄的前後,春雷乍響,雨水紛紛,驚動了藏穴過冬的蛇蟲蚧蜆,龍睡了一冬,也翻身蘇醒,所以,橫陂洪�蜓睾4迕窀骷腋骰Ф急鈣搿叭�牲”做糍整菜,奉香拜神,敬請龍爺歸位,以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禁忌:
“二月二”也有一些禁忌,如不是非迫不得已的,最好能儘力去防忌一下,忌一天,好過忌一年,忌一天,以全年求個心安理得。
這個禁忌就是女人在“二月二”當天不能動剪刀和針線,也不能洗衣服。由於“二月二”是蟄龍升天的日子里,要睜開眼睛看人間的,如拿刀具和針線等,據說是有可能傷了蟄龍的眼睛,如洗衣服,則會傷了龍皮,從而擔心得罪了天龍而不能風調雨順,並給自己和家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二月二”已如約而至,你準備好了嗎?
網友們,你家鄉的“二月二”有什麼習俗?歡迎在評論區分享
本文屬“行走廣東”原創文章,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二月二”已如約而至,恩平這些習俗和禁忌,你記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