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十二生肖 民間習俗 正文

農村俗語“清明上墳禁忌多,三吃三做福運至”,分別指的是什麼?

中國民俗大全簡介

  馬上就要到清明節了,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既是掃墓祭祖的肅穆節日,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遊玩的節日。清明節祭祖的時間比較長,一般從春分節氣后,人們便可以開始掃墓祭祖,清明節祭祖的禁忌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清明上墳禁忌多,三吃三做福運至”,那麼在清明節祭祖時,要吃哪三種食物,做哪三件事情呢?

  清明節三吃:

  一、清明�@。清明�@又叫做青團,是清明節最具有代表性的傳統食物了。據考證,清明節吃清明�@的習俗最早開始於唐代,據現在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清明�@是用艾草汁和米粉相互融合做成麵糰,再根據個人的喜好加入自己喜歡的餡料,如豆沙、棗泥等,再上鍋蒸熟即可。在過去清明�@是人們清明節掃墓祭祖時必不可少的祭祀食物,如今慢慢淡化成清明節出遊時要吃的春遊小吃。

  二、撒子。撒子是用小麥粉、雞蛋、芝麻等原材料做成麵條狀后,放入油鍋中油炸成的傳統食物,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清明節吃撒子的習俗。這是因為在過去清明節又叫做“寒食”,意思是在清明節時人們要禁火,不能吃熱的食物,只能吃涼的食物,所以人們為了在清明節前也能吃飽飯,在清明節到來前,家家戶戶都會炸撒子在清明節時食用。

  三、雞蛋。清明節吃雞蛋,又叫做吃節蛋。之所以要在清明節要吃雞蛋,和古代清明節當天禁火有很大的關係。現在人們在清明節時吃雞蛋,除了有紀念逝去親人的寓意以外,更多的是希望全家人像雞蛋一樣團團圓圓。
農村俗語“清明上墳禁忌多,三吃三做福運至”,分別指的是什麼?
  清明節三做:

  一、祭祖。清明節掃墓祭祖是清明節最傳統、也是最重要的習俗。我國幅員遼闊,每個地方清明節時的習俗也各不相同,不過常見的做法有兩步,第一步要先修葺墳墓,一般要將墳墓前的雜草清理乾淨后,再增添新土。古人認為,墳墓和子孫後代的興衰福禍有很大的關係,所以在清明節掃墓時,一定要修葺墳墓。

  二、插柳。清明節除了要掃墓祭祖以外,插柳也是清明節的重要習俗之一。相傳清明節插柳是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在登基后,介子推受到奸人所害隱居在大山中,晉文公想請介子推出山,但是綿山之大,根本沒辦法找到介子推,於是便有人出了主意,提議大火燒山,介子推為了自己的母親也會走出來,結果大火燒了三天,介子推也沒有走出大山,群臣上山一看,發現介子推母子在一棵柳樹下燒死,百姓在知道這件事情后,便用清明節插柳的方式來祭奠介子推。

  三、放風箏。在古代放風箏是清明節人們最喜愛的活動之一,按照過去的傳統,在清明節這一天,人們會將病人的病況和寫在風箏上,等到風箏飛上天上后便會將拉線剪斷,疾病也會隨着風箏而遠去,雖然現在人們在清明節放風箏時並不會像過去那樣,但是同樣有放走晦氣、祈禱吉祥順利的寓意。

  馬上就要到清明節了,在你們那裡有“清明上墳禁忌多,三吃三做福運至”的說法嗎?大家覺得如何,可以到易德軒問答版論壇發表你的評論
農村俗語“清明上墳禁忌多,三吃三做福運至”,分別指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