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學的當下意義
今天人們說起清明,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清明節,但同時很多朋友可能也知道,清明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不過作為一個節氣,清明其實並沒有特別的特殊,地位上也趕不上二分二至那樣重要。那它後來怎麼就變成了四大傳統節日之一了?今天就跟大家聊聊這個作為節日的清明節的來歷。現在我們一般都認為,清明節是融合了很多傳統的節日或紀念活動,最後形成了現在這樣的一種綜合性節日。這其中最重要的兩個節日就是上巳節和寒食節。所以咱們要講清明的來歷,這兩個節日就繞不開。
一、上巳節
上巳節是一個比較古老的節日,春秋時候就已存在,而且和原始的巫術關係比較密切。早期的上巳節日期其實不太固定,是三月的第一個巳日,總之是在初春。最早上巳節的習俗主要是三個:會男女,祓禊[fúxì],招魂續魄。會男女就是男女約會、求偶這些,在最早期還包含了一些如“野合”之類的做法,所以也有人把這個節說成是中國古代的情人節,但現在認可的人不太多,主要是如果要按那個時候的人的做法來過這個節,這種情人節有點過於“奔放”了。
最近這幾年上巳節也開始復興
上巳節最主要的一個習俗還是祓禊。祓禊主要是到水邊進行沐浴,驅除過去一年中積下的污穢和各種不祥。當然這個沐浴,並不是說大家脫了衣服跳到河裡去就開始洗,它更接近於一種宗教或者巫術上的儀式,所以這裏面還要用到各種熏香等材料。除此之外,這種祓禊活動也包含了求子的意思,所以後來也跟高�C,也就是生育神的祭祀結合在了一起。
上巳節:曲水流觴
經過漢代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上巳節的巫術色彩逐漸轉淡,像祓禊、求子、招魂這些習俗西漢時期還比較多,到魏晉的時候就逐漸消失了。臨水祓禊變成了臨水宴飲,會男女逐漸演變成了春遊,而且日期也逐漸確定在農曆三月三。我們都知道魏晉的名士風度,河邊飲酒,還發明了曲水流觴的活動。像王羲之所著的《蘭亭序》,實際上就是記載了一次上巳節活動。隨着上巳節的節俗只剩下春遊這一項,那它作為一個固定的節日的必要性也就逐漸的消失了。到了唐宋以後,上巳節就逐漸的融入到了清明節里。所以我們說清明節春遊的習俗,包括踏青,包括各種合適的體育項目,其實有相當一部分是繼承自這裏。
二、寒食節與介子推
寒食節,字面上的意思,就是這一天不能生火,大家都吃冷的東西,所以叫寒食。這幾年隨着提倡恢復傳統文化,人們才開始重新發現這個節日。實際上它的歷史也很悠久。
關於寒食這個節日的起源,說法非常多,有說起源於古代改火習俗、禁火習俗,也有說起源於介子推傳說,這幾種說法都比較流行,所以簡單介紹一下。
首先說禁火,禁火的說法是說在周代,每年的春季因為乾燥,容易發生火災,就禁止大家點火,不能生火當然也就只能吃涼的了。這個說法主要是源自《周禮》等文獻,但對文獻其實也有不同的解讀。
其次說改火,實際上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改火的習俗。比如在弗雷澤的《金枝》里,就講到歐洲一些民族的篝火節,其實也有原始的改火習俗的遺存。改火的習俗能一直追溯到原始社會,當時的人有一種觀念,認為長時間燃燒的火,會帶來某些不祥的東西,所以,每當火燃燒一段時間之後就需要把它換新火,這樣能夠去除各種不祥各種疾病,諸如此類。同時,在改火的過程中一般都有一個禁忌,就是新火和舊火不能碰面,所以這個過程當中要有一個不能生火的階段,導致人們寒食。
然後還有一個說法,就是源自紀念介子推,這個說法出現於西漢後期,同時也是最早的關於寒食的文獻記載。文獻記載說,在山西太原那附近有一種區域性的習俗,當時人們在每年的春天,要禁火一個月,都寒食。同時文獻中也說,之所以禁火寒食是為了紀念介子推,因為介子推在民間傳說中他最終的結局,是被晉文公放火燒山燒死了。
影視劇中的介子推
介子推的故事可能很多朋友都聽說過,這是一個很經典的忠臣的形象,最早應該是見於《左傳》的記載。但實際上在這個故事裏面最經典的兩個橋段,一個就是割肉,另外一個是燒山,這兩個故事在《左傳》裏面都是沒有的。燒山的故事最早見於屈原的《楚辭》,但這已經是介子推死後300年以後的事了,而割肉的故事出現的時間更晚一些。而且這些故事,咱們如果細究起來,不合常理的地方很多。所以一直以來很多研究寒食節的學者,對這個說法都比較排斥。
但實際上如果仔細去研究這個說法的話,介子推的傳說作為寒食的起源,其實也有道理。首先說從空間上就能夠對應,因為寒食的起源最早是在太原附近,也就是山西,而介子推是春秋時期的晉國人,實際上也就是在現在的山西。而且按《左傳》的記載,介子推死後,晉國官方是在太原附近封了一座山作為他祭奠的藉田的,也就是說,晉國官方對他的祭奠,保持了挺長時間。那麼在這個過程裏面,經過幾百年的祭奠,介子推從一個普通的忠臣逐漸地被神化,這是完全有可能的。至於說他的這個故事裏面,後來附加的這些東西有情節上的不合理,這個反倒很正常,因為民間傳說從它產生來講,通常都是一點一點地層壘的構建出來的。這個構建的過程,更多的是體現了民眾對忠誠、忠義的一種念想。
不管怎麼說,寒食的這種習俗,最早從文獻上見到是在漢代,而且早期也比較簡單,它就是一個區域性的習俗,內容就是禁火、吃冷飯。從整個氣氛上來說,最初的寒食節也是比較寒冷肅穆的這樣一種感覺。而且最早的時候,寒食節的時間很長,要一個月,所以給民眾其實造成了很大的負擔。所以後來在一些地方官的限制下,寒食節逐漸縮短到三天的時間,這在史書里是作為循吏治理地方的政績來誇耀的。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隨着民族的融合,寒食這種習俗也從區域性的習俗擴展到了更廣的地方,而且時間和內容都有變化。漢代的寒食其實並沒有特別固定的日子,只是在冬天或者在初春,那麼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逐漸的固定到了冬至之後105日,後世關於寒食百五節的說法也是從這兒來的。而且隨着範圍的擴展,寒食節過去那種悲傷肅穆的氣氛逐漸沒有了,開始加入了一些鬥雞走狗之類的娛樂活動,吃的東西也更豐富。
如今清明節最主要的習俗就是祭祖,但在唐朝的時候祭祖是寒食節的一個習俗,這可能跟寒食節最早紀念介子推這樣的一個源頭有一定的關係。而且寒食在唐朝的時候,還經歷了一個從民間到官方再返回民間的過程。寒食祭祖,這最早是一個民間的習俗,後來官方覺得這個東西比較符合孝道,然後就通過詔令的形式給予了承認,再後來唐朝官方還通過制定假期的形式更加提升它的地位。唐中後期,寒食節放假頗多,前後加起來有7天,趕上現在“黃金周”了。
到了這個時候,寒食節的內容又有變化。除了祭祖,在祭祖之後還加入了各種適合春季的戶外活動,包括蹴鞠、放風箏、盪鞦韆,等等。飲食方面雖然還是涼的,但花樣也比過去豐富了很多,稠餳、麥糕、奶酪、乳餅等等,還有寒具(也就是饊子)。而且因為寒食節的日子就固定在清明節之前的1-2天,所以這個時候的清明節,實際上就已經是寒食節的一部分了,因為寒食節是放假三天時間都不生火,所以日期上自然就把清明涵蓋進去了。
再往後,寒食節就逐漸地被清明節取代了。寒食節基本上所有的習俗也就都被清明節繼承,我們逐漸地就只知道清明節,不知道寒食節了。要說寒食節為什麼被清明節取代呢?我覺得時間上的因素是最主要的。因為兩者的日期挨得非常得近,但清明的日子非常固定而且好記,因為它本身是24節氣之一,而寒食節的日子,冬至之後一百零五日,記起來相對麻煩一些。
文史君說
前面咱們說的就是清明節的歷史,但實際上清明節基本的習俗都滲透在這裏。一直到現在,在大的方向上也沒有太多的變化,主要的節俗活動還是祭祖。在飲食方面,各地有各自的地方性的特點。像我們現在特別流行的青團,最早應該是浙江那邊的一個地方性的食品。而到東北那邊,清明節吃各種餑餑、雞蛋糕、餃子等比較常見。其它的還有春餅(台灣),各種糍粑(廣西),子推燕(山西)、大饃饃(陝西)等各種地方性的吃食。
清明節還有一個比較常見的習俗就是用柳。咱們中國傳統文化里有用柳的習俗,比如折柳告別。同時,人們往往認為柳樹、柳條有驅邪治病之類的作用,甚至也有一些地方認為柳枝有某種通靈的效果,可以有招魂的作用。在關於介子推的傳說中,最早就有這個柳枝出現(抱柳而死)。在早期的寒食節的習俗里,也有人們用柳枝給介子推招魂這樣的做法,甚至這個做法現在在某些地區還有留存。當然更多的地方還是把柳條插在門上或者戴在頭上,起到一個驅除不祥的作用,跟我們端午節所插的艾草的功能其實是比較類似的。
其他的就是一些娛樂活動,包括聚餐,也包括各種戶外的春遊,放風箏,盪鞦韆等等。聚餐一般是在祭祀祖先之後,祭祀的這些貢品,大家可以一起把它們分一分然後吃掉,這其實也是我國古代很多祭祀活動通行的一種做法,稱為“福余”。按照今天來說,吃什麼其實也不太重要,更多的還是跟什麼人一起。於是清明祭祖后的聚餐,也變成了親族之間加深感情與聯繫的一個場合。
清明節的“逆襲”:一個普通的節氣,是如何變成重要傳統節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