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有哪些
中國民俗古已有之,常指民間習俗、百姓風俗。常州民俗從常州最早方誌《咸淳毗陵志》開始,歷代都有記載,相傳至今。和整個江南地區一樣,常州經過了兩漢魏晉南北朝的南北交往,再經唐宋元三代文化積澱,到了明清時期則出現了人口增長、農業結構變化、商品農業發展、鄉村手工業與農業分離、工商業市鎮的興起等發展變化。另外,城市化和商業化進程日益加快,城市人口急劇增加,城市的生活消費需要空前增長,社會民眾生活日益追求享樂時尚,民俗生活形態豐富多樣。其中的節日歲時習俗既是江南民俗的一部分,同時又具有自身特色,也反映出當時常州富足的生活狀態和厚重的文化底蘊。當然,隨着時代的發展,這些節日習俗有的已漸漸消失,有的至今仍在沿用。
一、新年
這天一早,人們在被窩中便要吃柿子和橘子,稱之為“百事大吉”。五更,長幼均要起床洗漱,開門後放爆竹三聲,稱之為“開門炮仗”。在爆竹中要夾着五色紙,寓意“滿地金錢”。然後叩拜天地、祖先、再互相拜賀。
每家每戶要一大早用酒、水果、米粉做的金銀元寶迎灶神,吃湯圓,取團圓意,中午要吃長壽麵。按黃曆上記載的喜神方位,出門依次拜見家族尊長、親朋好友,即為“拜年”。讀書人這一天還要首次啟用新筆,用紅紙寫上吉利字。
新年這一天有很多禁忌,比如說不喝湯,喝湯就會出門遇雨;不洒掃除塵,否則會掃去財氣。如果白天聽到烏鴉鳴叫,“主老人災”,有喜鵲聲,則預示着有丁壯死亡,而有雀聲,則會“殤小兒”,而有犬吠,則會有盜賊入室。新年以陰天為佳,所謂“大年初一黑碌禿,高低田稻一齊熟”。這一天晚上要早睡,以免妨礙老鼠嫁女之類。小孩子們還會在鼠穴旁放置米團插花,說是送嫁。
二、元宵
從正月十三日開始,城內各街便盛放花燈,祠廟庵觀都是張燈結綵,而正月十五日元宵節夜晚更為盛大。元宵節人們敲鑼打鼓,進行各種表演,稱之為“鬧元宵”,其中尤以調龍燈最為出彩,現在新北區的太平龍燈便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太平龍燈演出時需六十多人,有督旗一面以及八卦旗布陣,鑼、鼓等器樂均為雙副,氣氛熱鬧非凡。表演時按序幕、進陣、舞龍、陣式四個步驟進行,隨着八卦陣、梅花陣、一字長蛇陣、月牙陣、蝴蝶陣等陣式的不斷變化,產生不同的舞龍表演效果,十分精彩。另一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萬綏猴燈也是這時表演。表演時,隊伍陣容壯觀,演員一律戴特製的猴面面具,戴猴帽穿猴衣,前有猴王魁星和大旗開道,一路鑼鼓喧天,威風凜凜。此外還有現在被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高蹺等。高蹺最盛時期為光緒年間,木匠街的匠人們閑暇時製作木製高蹺娛樂嬉戲,久而久之,便聞名全城。
三、清明
清明是上墳祭祀的日子,田野間挑菜筐,手攜紙錢的人滿目皆是。人們折楊柳、桃花,插於門上灶間,傳說是用來紀念介子推。這一天早晨,常州人往往將隔年蒸制的大糰子切片入油煎之,加紅糖盛盤中,用來供奉祖先。宗族還在宗祠舉行祭典,禮畢宴飲,稱之為“吃祠堂酒”。除祭祀祖先之外,還要祀灶和祀宅神。
常州稱放紙鳶為“放鷂子”,放鷂子是常州春天的一大盛景。到了晚上,會在放鷂的繩索之上繫上紅綠紙燈籠數十盞,當中點燃細燭,有的還繫上煙火,遙望如繁星點點,稱之為“鷂燈”。常州有“清明斷鷂”的諺語,意思是清明以後麥苗苗壯,不應再在田間放鷂。
四、立夏
立夏時要吃三鮮,並以之祭祖先,三鮮也叫作三新。有所謂地上三鮮,即莧菜、蠶豆、元麥(也有說是燕筍),樹上三鮮,櫻桃、梅子、香椿頭,河中三鮮,海絲、鰣魚、咸鴨蛋(也有說是白蝦)。
五、浴佛節
四月八日是釋迦生日,世稱浴佛節。常州婦女從正月初六開始到八月初八,便要燒八廟香,或者叫“八寺香”,又稱“八字香”。這八廟,即真武廟、營田廟、季子廟、關帝廟、張睢陽廟、烈帝廟、晏公廟、靈官廟,張睢陽廟后又改為東嶽廟。據說燒八字香,可以使來生獲得一個好的“八字”。八字香以正月初六、四月初六和八月初八為盛。這一天,常州各大寺廟中人頭攢動,男女會集,名曰“傳經”。常州各大寺廟中,僧尼裝飾香花燈蝕,放銅佛於水盆,信徒們爭相扔錢財於水盆中,稱之為“浴佛”,此外還要舉行“放生會”等儀式。寺廟僧侶還會散放糖豆,還會做“青精飯”,即鳥米飯饋贈信徒。晚上又有坐夜之會,自黎明方散,鄉村中則田壟之間到處都有信徒聚集。
六、端午
端午節的主題是送災和驅逐不祥。所以在端午前後,道士會送符篆以驅邪,人們也會在中堂懸挂鍾馗像,插菖蒲艾恭弘=叶 恭弘於屋檐下。端午前一天,家家要以箬恭弘=叶 恭弘裹制粽子,有火腿、赤豆、豆瓣等各種名色,在端午一早食用。中午要飲雄黃酒,同時灑於室內,小孩子則用雄黃酒塗於背上,再在額上畫個“王”字,還要用朱符粘於門上及堂奧,燒辟瘟丹,用以避疫。常州還盛行製作“長命索”,小孩子們用綵線搓成五色,互拴於手臂。婦人們會剪綵紙作人形,如豆子般大小,稱之為“健人”,又制絨布的老虎花,插於兒童頭上。常州城內從早到晚街巷各處懸燈,高竿連綴,稱之為“天燈”。相傳是紀念張巡而設,實際上是紀念張士誠。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白雲溪上的龍船
這一天,常州還要舉行一年一度最為盛大的活動,即雲溪競渡。雲溪競渡是常州人引以為豪的歲時景觀,所謂“常州龍船天下無”,現如今已被列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龍船競渡每年端午節在常州城內風景最好、文人聚集最多的白雲溪進行。
龍舟競賽一般於五月一日開始,基本要持續一個月時間。選擇這時間,固然是臨近端午,同時也是因為時近梅雨,白雲溪水開始上漲,便於龍舟行駛。如時值乾旱,溪水太淺,競渡便必須取消或者移地,所以有“雲溪水淺舟難行,今年競渡不進城”之說。四月三十日晚上,所有龍舟都要彙集於晏公廟,進行拜謁。晏公祠是祭祀水神之所,龍船競渡之前,要舉行拜祭儀式,確保整個活動的安全。按照慣例,前一年龍舟競渡結束后,還要有迎取龍舟的儀式。根據記載,龍舟一般在六條左右,最盛時,曾經到了七龍,洪亮吉便稱“六龍城古龍舟七”,包括大小青、大小白及烏龍、金龍、五色龍,此外還有鞦韆船等小龍舟不包括在內。龍舟競渡一度得到政府支持,每隻龍舟可以支取滸墅關稅十餘兩,所以洪亮吉有“稅額仍分滸墅關"之說。但一艘龍舟耗費遠不止十兩,所謂“一舟費已倍千金”。另據傳說,為了防止龍舟翻倒,龍舟下面懸着塊石頭,隨着牌樓的加高,而加重石塊,船舷也一天天接近水面,到了五月末,龍舟的牌樓早己高出岸邊樓閣了。所以洪亮吉在詩中稱“高處燈光礙月輪,軒窗無地着飛塵。生生視昔加三倍,樹上禽巢樹下人”。岸上同時還有雲車戲,與龍舟遙相呼應,熱鬧非凡。夜間還有夜龍船,或稱燈船。
七、夏至
夏至日早上要吃元麥粥,午飯要吃燒酒、餛飩,據說可以不會“疰夏”。常州家中還會在這一天用大秤稱人,以驗體重,據說也可以一夏無病。此外夏至后七日稱之為頭時,再過五日稱之為二時,又過三日稱之為三時。到三時結束,如果有雷雨,那麼就會有水災。所以農諺稱之為:“三時三送,低田白弄。”
八、六月十九
六月十九傳說是觀音得道日,前一天晚上,善男信女便會攜着香燭,聚在小南門外清涼寺作金錢布施。清涼寺北的德安橋是河衢要道,當天會有許鄉人聚集在南門德安橋上比賽唱山歌。
九、七夕
這一天又稱乞巧節,女子會采鳳仙花染指甲,還取河水和井水各半,盛於碗內,在日光底下曬熱,到正午時分,在太陽下用綉針放入水中,讓針浮起,然後看水底針影,如果像寶塔或者筆形,那麼就代表得巧,即人會變得聰明;還會把蜘蛛放人梳妝盒中,如果次日早晨蜘蛛在盒中織網,也代表得巧。常州北門外十里有牛郎廟,旁邊還有一木橋,俗名“織女橋”,女子經常會在這一天來牛郎廟燒香求姻緣,並徘徊在織女橋邊,所以洪亮吉便有詩云:“七月七日侵曉妝,牛郎廟中燒股香。回途更把裙衫整,織女橋邊鑒春影。”這一天,常州人會製作巧果,即用麵粉調油加糖或椒鹽,烘製成有如成人拇指般大小的餅,或像是人物,或像是花鳥。因“吃巧”和“乞巧”諧音,故名日巧果。這一天,婦女還會在晚上焚香,用巧果來祭祀織女。這一天如果下雨,便稱之為“洗車雨”,諺語有雲:“七夕不洗車,八月依舊車。”意思是如果這一天不下雨,到了八月就會有旱情,必須要戽水。此外,七夕前後十數日,常常會有銀河隱沒不見,常州風俗便以這一段時間的多少來判斷米價的貴賤。
十、中元
中元節即七月十五,俗稱鬼節。這一天各大寺廟會舉行盂蘭盆會來超度亡魂,晚上各家各戶會準備酒飯,祭祀祖先,叫作“過七月半”。人們還會在路邊焚燒紙錢,祭奠各路孤魂野鬼,稱之為“結鬼緣”,又叫“退太平祟”。人們會在地上插香,叫作“燒地香”。晚上還會剪五色紙,製作荷花燈,放入河中,稱之為“放河燈”。到了晚清,人們“做中元”更加興盛,“往往於通衢中高搭彩蓬,懸挂燈火,並有紙糊匾聯,繪畫十王,及紮成各種鬼怪形象,插燭點火,沿路陳設”。家家戶戶還會有麵粉製成半圓或圓形的茄餅,如果用茄子絲作餡的,是專門供祖先用的。一般人還會以青菜肉末、青菜蝦仁、甜豆沙作餡,入油烹炸后食用。
十一、中秋
八月十五日是中秋節,節前一二天,人們多用火腿、月餅等為禮物互相饋贈,稱之為“送節禮”。中秋節早晨,要吃“糖芋頭”,或者叫“芋魁”,是用芋艿和以鹼煮到爛熟,加以紅糖、桂花而成,也要用來祭祀祖先。晚上,家家戶戶聚會宴飲,吃月餅,所謂“月園餅園月餅園”。婦女們常常在中庭設香案,供上菱藕,燒香斗,祭祀月宮。香斗用線香作斗,納香屑於其中,上插小紙旗。乾隆間,中秋前二日,正值清高宗生日的萬聖節,居民皆張燈結綵,連續五個晝夜,南大街和西瀛里等商戶雲集的地方,尤為熱鬧。
十二、重陽
九月九日重陽節慣例要登高,常州城內無山,所以人們爭赴東門外的文筆塔,登上塔頂,眺望全城景物。這一天早晨要食重陽糕,先一日用米粉蒸制,上綴紅綠絲、紅黑棗、栗子、松仁、黑白芝麻等。
十三、下元
農曆十月十五,民間傳統的“下元節”,又稱“下元日”,舊時人們又尊這一天日為“水官生日”。這是因為常州屬江南水鄉,農村多種水稻,副業捕魚捉蝦、駛舟航船等等皆與“水”有深厚的緣分,所以農家對“水官生日”特別重視,多於此日“齋三官”(祭祀天官、地官、水官),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齋三官”之俗起源甚早。南宋吳自牧《夢梁錄》載:“十月十五日,水官解厄之日。官觀士庶設齋建醮,或解厄,或薦亡。”可見唐宋時代道教對此已極為重視。而道教諸神之中,“三官”地位頗高,特別是在黎民百姓之中影響較大,其起源乃是土生土長的原始民間信仰中人們對天、地、水的自然崇拜。另據《典略》,東漢時早期的道教就吸收了傳統的原始民間信仰,奉天、地、水“三官”為主宰人間禍福的神靈了。至宋代又將“三官”與“三元”(正月十五“上元”為天官生日,七月十五“中元”為地官生日,十月十五“下元”為水官生日)聯繫起來,稱“三官”為“三元”。後來,隨着道教的逐步衰落,百姓對“三元”的認識逐步模糊,三官生日也越來越淡化了。
可是,“齋三官”的風俗在常州地區農家,卻一直傳承。到了近代,主要是新米磨粉做糰子。常武地區農諺雲:“十月半,牽礱做團齋三官”(齋三官的糰子是通常的小糰子,不是“十月朝”的“糍團”)。有些農家還按古制,在大門口豎起高高的“天桿”,白天在桿頂張掛杏黃旗,旗幟上寫“天地水府”、“風調雨順”等字樣,到了晚上則換上三盞“天燈”,以示祭祀天、地、水“三官”。解放以前,東門外“三官堂”香火極盛,屆時前往燒香念佛的善男信女雲集坐夜,通宵達旦念誦《三官經》。但是,坐夜念佛的婆婆多數沒有文化,念佛口耳相傳,有口無心,難免以訛傳訛,穿鑿附會,錯誤百出,往往鬧出許多笑話來,所以常州民間謠諺中有“瞎傳三官經、絲瓜炒麵筋”之句,常州方言也有“瞎纏三官經”或“瞎串三官經”的說法。
清代,常州城內每年十月十五“下元節”也自有一番熱鬧。詩人洪亮吉《南樓憶舊》中有詩為證:“才過中元又下元,賽神蕭鼓巷頭喧。年來台閣多新鮮,都插宮花粉杏園。”亮吉自注云:“賽神會中每用七、八人扛一桌,上扮金元院本諸故事,名台閣。”說當時民間行會新鮮熱鬧、豐富多彩。此俗辛亥革命以後逐漸廢除。
看來,下元節在以前也是蠻熱鬧的節日,可惜在時代的變遷下逐漸沒落了,以至於現在很多年輕人都不知道有這個節日的存在。
十四、冬至
冬至一直是重要的節日,所謂“冬至大如年”,常州凡有祠廟的大家族,必須在這一天祭祀祖先,所以重視冬至,如同過新年。而且常州冬至也饒有特色,冬至夜宴席中必須要有胡蔥豆腐,祭祖也要用。諺語云:“若要富,冬至隔夜吃碗胡蔥滾豆腐。”又有“富家冬至吃一夜,窮家冬至凍一夜”的諺語。冬至早上要吃小顆粒糖圓,晚上要吃面,所謂“夏至餛飩冬至面”。此外,還有“乾淨冬至齷齪年”的說法。
十五、臘八
這一天要吃臘八粥,又名“七寶五味粥”,原因是當天傳說是佛祖成道日,粥寓祝意。常州這一天,各大寺廟會專門煮臘八粥,分饋各個主顧,還配以精緻小菜數色,祈望這些信徒在過年時可以廣為布施,潤色香火。不過各個寺廟均有“門徒”,不能亂送。常州臘八粥至晚清變成菜粥,只有講究的大戶人家才會加上果肉。
十六、祀灶
臘月二十四日,傳說“灶朝天”,即是灶神上天彙報的日子,所以在前一天要“送灶”。常州人這一天要制瑪瑙團,即用米粉加上紅糖製成,每四個壘成一堆,稱為“瑪瑙團”,因色如瑪瑙而得名。同時要作紙轎、紙馬燒化,讓灶神乘坐,還要放上豆子作紙馬的“飼料”。
十七、除夕
新年前一天即是除夕,常州稱之為“大年夜",其前一日則是“小年夜”,總呼為“大年小夜”。節前要做糰子,依人口多少為準,人各二枚,因此稱之為“人口糰子”。除夕當天要插松柏於屋檐及灶間,在大廳中懸先祖神像,用香花供奉,到新年初方可撤去,謂之“落神像”。
家家戶戶會貼春聯門神,用白堊在地上畫弓箭、米倉,弓箭用來射祟,米倉用來祈禱豐收。當晚燒飯要加烏缸豆,準備可食用五日,稱之為“年夜飯”。晚上在門外放一斛,斛上置釜,用長一尺五六的三十六根松材作燃料,裏面放上豆萁、松柏點燃,稱之為“着焰爐”。等到燒完后,將餘燼放於門口,稱之為“撐門柴”。晚間通宵不寐,將各事辦完,即設筵暢飲,稱之為“守歲酒”,守歲酒還規定必須論年紀喝酒,年輕的人先喝,卧室內必燃紅燭一對,叫“守歲燭”。大人要給小兒“壓歲錢”。臨睡前要封井、封門,必須加水到滿,灶下的柴火必須揀取乾淨,諺語所謂"窮灶倉,富水缸”即是指此。
常州歲時節日民俗特徵,既體現了常州民俗在各個時代的特徵,也成為常州這座千年古城真正有別於其他城市的文化記憶。
常州節氣的民間習俗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