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歷史上的收繼婚是怎樣的
我們經常用“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來撫慰那些遇到挫折的人:這件事雖然失敗了,但也從中獲得了履歷教訓。這個成語的由來已久,對於想領會這個典故的同夥們,不妨跟小編來解讀一下良久良久以前的民間故事……
公元25年秋天,漢光武帝劉秀確立東漢政權。接着,劉秀就把屠刀指向赤眉起義軍。
公元26年春天,長安斷糧,樊崇嚮導的幾十萬赤眉軍不得不向西轉攻城邑,但遭到佔有天水郡的隗囂的阻擊,只得又回到長安來。這時,長安已被劉秀部將鄧禹佔有。經由鏖戰,赤眉軍打敗了鄧禹,9月又重新佔領長安。
這年冬天,赤眉軍的糧食供應仍然極端難題,不得已於12月引兵東進。劉秀一面派上將馮異率軍西進,在華陰(現在陝西華陰東南)阻擊赤眉軍;一面在新安(現在河南澠池東)、宜陽(現在河南宜陽西)屯駐重兵,截斷赤眉軍東歸的蹊徑。
歷史上的八賢王是誰,八賢王的金鐧的作用
馮異率領西路軍,在華陰、湖縣一線,同赤眉軍相持了60多天。多次被赤眉軍打敗的鄧禹,這時率部到達湖縣,同馮異的軍隊齊集。鄧禹妄想取勝,派部將鄧弘爭先進攻赤眉軍,又被赤眉軍打得一蹶不振。鄧禹、馮異親率主力救援,在回溪(現在河南宜陽西北)又被赤眉軍打得大北。鄧禹只帶着24騎逃回宜陽;馮異甩掉了戰馬,只帶着幾小我私人步行走回溪阪,逃回營寨。
公元27年正月,赤眉軍在崤底(現在河南洛寧西北)被馮異打敗,遭到重大損失。剩下的起義軍折向東南,不意在宜陽又陷入劉秀重兵的籠罩。赤眉軍經由艱辛的戰鬥,始終不能突圍。樊崇等人在糧全力竭的情形下,投降了劉秀。
戰鬥竣事後,劉秀下了一道詔書,名叫《勞馮異詔》。其中有這樣幾句,“最先在回溪遭受挫折,最後在澠池一帶獲勝。這就是所謂在日出的東方吃了敗仗,在日落的西邊卻獲得了勝利。”(原文是:“始雖垂翅回溪,終能奮翼澠池。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意思:比喻在這裏失敗了,在那裡卻取得了勝利。
你可能也喜歡:
少數民族婚俗之傈僳族婚姻看法
複姓:獨孤姓氏的由來你知若干
歷史淵源甚廣:馬姓氏的由來
撒播甚廣的中國姓氏的由來
古代年齡稱謂由小到大,從出生到滿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