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民族文化 正文

阿昌族英勇悲壯的反抗鬥爭歷史文化

你所不知道的毛南族酒文化

  正所謂,那裡有榨取那裡就有反抗,這是從古至今穩固的原理,因此,在每一個民族裡都市有那麼一些英勇悲壯的反抗鬥爭史的存在。
  那麼,你可知,在阿昌族文化里,他們又有怎麼樣的反抗鬥爭史呢?隨小編去看看吧!

阿昌族

  阿昌族是中國雲南西部一個古老的民族,在族源上與彝語支各民族有着配合的淵源關係,即他們均出自古代的氐羌族群。秦漢時期,由於部落間的征戰,羌人逐漸從西北青海、甘肅等地陸續遷入西南區域,在較長的歷史時期里與當地土着相互融合,並不停分化,形成了西南區域的氐羌系各民族。

  有關阿昌族先民的紀錄,始見於唐代的華文獻,《蠻書》卷四說:“尋傳蠻,閣羅鳳所討定也。俗無絲綿布帛,披波羅皮(虎皮)。跣足,可以踐履榛棘。持弓挾矢。射豪豬,生食其肉,取其兩牙,雙插髻傍為飾,又條皮以系腰。每戰鬥即以籠子籠腰,如兜鍪狀。”又卷三說:閣羅鳳“西開尋傳,南通驃國”。驃國在今緬甸曼德勒一帶。

  《南詔德化碑》又有“西開尋傳,祿郫出麗水之金”的紀錄。麗水,即伊洛瓦底江,祿郫,麗水支流,即瀘水縣境外的小江,小江自片馬、崗房、古浪疆域向西北流入伊洛瓦底江上游的恩梅開江。也許在南北朝以後至唐宋時期,“尋傳蠻”中的大部門遷徙到瀾滄江上游以西至伊洛瓦底江上游地帶,少少部門仍留住在雅礱江與金沙江合流地帶。

  這一時期阿昌族先民處於以狩獵為主的社會經濟形態,採集經濟在經濟生涯中具有一定的作用,《蠻書》卷四說:尋傳蠻婦女“入山林,採拾蟲、魚、菜、螺、蜆等歸啖食之。”清·董善慶《雲龍記往·阿昌傳》紀錄,在瀾滄江流域的阿昌族先民取代擺夷后,遂成為境內各部“歲貢以為常”的壯大部落。

滿族八大姓氏分別是什麼

  那時雲龍境內的阿昌族主要棲身在今瀾滄江以西的表村、舊州、漕澗一帶。閣羅鳳西開尋傳,置尋傳於統治之下,並移西爨白蠻20萬戶於滇西,大批移民帶着洱海區域的先進生產手藝和文化進入尋傳之地,客觀上促進了尋傳區域生產力的生長,逐漸改變了原始的生產方式和經濟結構。《雲龍記往》雲:“往來商賈,有漂泊為民者,教夷人開田,夷人喇魯學得其式,此夷有田之始也。”又雲:“始自知歲月,以十二月為歲者。”文化上對尋傳蠻也有一定的影響,《南詔德化碑》說:“革之以衣冠,化之以禮義。”這一時期,漢人、白蠻在阿昌區域行商賺錢,不停隨商遷來。阿昌族先民受客商的侵利,一部門向西南遷徙,一部門留在原地。

  留在原地的阿昌族先民與內地遷來的漢族、白族等交龐雜處,不停接受了漢族和白族先進文化,並在耐久的歷史歷程中,與其他民族自然融合。至清初,華文史料對留居雲龍區域舊州、漕澗、瀘水縣趕馬撒一帶的阿昌族先民另有紀錄。雍正《雲龍州志》卷五《習慣·附種人》說:“阿昌,俱以喇為姓,性馴順,受土官約束……秋末農隙,騰、永背鹽者多此類。”

  又卷三《領土志·附形勢》說:“趕馬撒自舊州迤北三十里至苗委山,轉西,越澗攀崖三十里,至漢洞寨,接鄰浪宋,又三十里至趕馬撒,亦阿昌種彝八十餘家。西北為魯戛……漕澗,在州治之西南,平睜開廣,中分四寨,為早竹,為苗丹,為丹梯,為戛窩……余寨相去五六里不等,俱阿昌彝種,約數百家,其人略馴,勤耕鑿。西過潞江,乃茶山野人界……”

  至近代,雲龍境內的阿昌族大部門融合於漢族和白族之中,但少部門區域如漕澗壩子仍有近兩千多人在語言和文化心態上仍保留着本民族的某些特點,由於民族榨取、民族歧視,這部門阿昌族不敢認可自己的族別。

  新中國確立后,隨着黨的民族政策的不停落實,有關部門憑證這部門人的申請,經由民族識別批准恢復為阿昌族。唐代少量漫衍在瀾滄江以東的東瀘水(今雅礱江)流域與魔些江(今金沙江)合流地帶即今四川鹽邊至雲南華坪、永勝縣一帶的尋傳部落與“烏蠻”、“麽些”雜居在一起。

  你可能也喜歡:
  二月春社是什麼,仫佬族的傳統節日
  土族另具匠心的飲食習慣
  羌族特色飲食:洋芋糍粑待客之道
  苗族酒文化,苗族飲酒習俗

探究珞巴族待客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