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民族文化 正文

中國古代最高學府是那裡?學子一輩子的憧憬

世界十大禁曲之第十三雙眼睛

  中國的科舉制度在自隋朝便已經成型了,往後,仕途的最先只有苦讀,考試這一條路了,而中國古代的最高學府就是位於雍和宮旁邊的國子監了。而中國元、明、清三代國家治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機關和國家設立的最高學府就是國子監。本期的傳統文化帶你去領會國子監。

中國古代最高學府是那裡

  國子監是中國古代隋朝以後的中央官學,為中國古代教育系統中的最高學府,又稱國子學或國子寺。

  北宋慶曆三年(公元1043年),范仲淹參政“慶曆新政”,應天府書院升為南京(今商丘)國子監學,與東京(今開封)、西京(今洛陽)的國子監並列為北宋最高學府。

蒙古音樂文化的“活化石”-蒙古四胡

  明朝時期行使雙京制,在南京和北京劃分都設有國子監,設在南京的國子監被稱為“南監”或“南雍”,而設在北京的國子監則被稱為“北監”或“北雍”。南京國子監始建於東吳永安元年(公元258年),到明永樂年間,規模遠大,延袤十里,燈火相輝,盛況空前,那時鄰邦高麗、日本、琉球、暹羅等國“向慕文教”,不停派留學生到南京國子監學習。北京國子監始建於元朝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是中國元、明、清三代國家治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機關和國家設立的最高學府。

  主要功效
  國子學或國子監,是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教育治理機關和最高學府,其具備了兩種功效,一是國家治理機關的功效,二是國家最高學府的功效。國子學的設立相對於“太學”而言,除了是國祖教授經義的最高學府外,更多的肩負了國家教育治理的職能;但同時,國子監與太學也可互稱,經常用太學來指代國子監。“國子監”泛起后,“學”與“監”差其餘寄義說明晰二者在肩負兩種功效上的差異分工,“學”是教授知識,指向教育和最高學府的功效;“監”是督查羈繫,指向國家教育治理的功效。

  明國子監學習《四書》《五經》,兼習《性理大全》以及律令、書數等,此外,國子監對教職員的職務、待遇及對監生的治理、待遇等方面,都有十明白確的劃定。

你可能也喜歡:
淺析:古希臘文化對西方文化的影響
西方文明搖籃古希臘文化的特點何解
影響方方面面古希臘文化成就體現
老北京著名的特色歷史文化

背景地理及文化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