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薩克族曲藝形式的一種:鐵耳麥
傈傈族是雲南的特有民族,傈傈族文化厚實多彩,傈傈族人們能歌善舞,傈傈族的舞蹈主要泉源於生產勞動及狩獵流動等生涯內容中。他們的舞蹈傳承至今還保留着原汁原味的原始特色。那麼傈傈族舞蹈事實保有怎樣的原始特色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傈僳族舞蹈因區域差異而異,怒江流域的民間舞蹈只舞不歌,完全以豎笛(與羌笛相似)、橫笛、琵琶、二弦、西北民族樂器和自製的彈撥樂器“達比亞”為舞蹈伴奏。
舞蹈名稱一樣平常以舞步動作為名,更多的隨樂曲名稱而定。每逢節日、播種和收穫后,人們都要跳被稱為“迷依刮克哦”的自娛性《生產舞》。這個舞蹈聽說發生於17世紀,那時的傈僳人還處於以狩獵和採集野果為生的時代,舞蹈只能以模擬種種動物為主。
在厥後耐久的生產實踐中,傈僳人學會了務農,逐漸把模擬動物的原始舞蹈改善成為显示農務的《生產舞》。在圓圈舞蹈中,人們以種種模擬姿態仔細地显示人們挖地、種玉米、鋤草、收穫歸倉等內容。而且至今在舞蹈中還保留了一段模擬動物的“打猴子舞”,為舞蹈增添有趣。這個舞蹈沒有任何的伴奏與伴唱,完全以舞者全腳掌跺地作舞的聲音為舞蹈節奏,形成了怪異的氣概。
傈僳族舞蹈大致有三種類型:一是模擬動物行動的舞蹈,如鳥王舞、雞吃食舞、猴抓虱舞,意見意義詼諧詼諧;二是生發生涯舞,傈僳族人民將生涯中的動作姿態,如收小米、開火山、狩獵、洗衣等賦予藝術的韻味,演出起來活躍多變,熱情曠達;三是显示戰鬥的舞,這種舞蹈显示勇猛無畏的精神,體現了男子的陽剛之美。
享譽千年的水族九阡酒
鳥獸舞
鳥獸舞是一個显示鳥、獸、魚、蟲嬉戲的舞蹈。反映被人們所獵取捕捉的鹿、熊、猴、兔到人們所馴服的獵、雞、羊、馬的沸騰的王國,一個鳥飛魚躍、雞跳羊斗,充滿生氣,充滿生命活力而異常熱鬧的天地。
鳥獸舞大多是獨舞形式,舞蹈的人懷抱琵琶,自彈自舞。《鳥王舞》、《雞扒食》、《魚舞》、《鸚鵡啄包穀》等20種以上舞蹈內容都是由於傈僳族棲身在山林峽谷,那裡有虎、猴、熊、蛇等等飛禽走獸,加上圖騰崇敬眾多,從而孕育出厚實的鳥獸舞。
琵琶舞
群眾自娛性的《琵琶舞》是年節、婚嫁時人們最為喜歡的舞蹈。只要彈撥樂器“弦子”一響,從兒童到老人都市翩躚起舞。在弦子彈奏者的領舞下,人們圍圈起舞,舞蹈中有显示生產和一樣平常生涯的模擬性舞姿,也有抒情舞蹈。此外,在婚禮場所被稱為“牽吾牽”的《對舞》是自娛性整體舞蹈中的一種。人們在懷抱傈僳族琵琶的男領舞和吹奏“篳篥”或“竹笛”的女領舞率領下,搖動腰胯,使長裙左右擺動,翩翩起舞。
跳戛
“跳戛”是一種整體歌舞,已往只要一跳起來就要跳幾天,短的也要跳一夜。常在堂屋和院壩轉着火塘、燒着水酒,邊唱邊跳,由尊長或有威望的人及其他人相和。末尾時,由群舞者唱高八度。“跳戛”分過年嘎、訂親戛、娶親戛、串親探友戛、砍山戛、裁種夏、做生日戛、分居戛、喪事戛、鬧豐收戛。每年傳統刀桿節的爬刀桿、下火海前也跳戛,唱詞雖然差異,但曲調基本一致,舞蹈動作也大同小異。
鍋莊舞
《鍋莊舞》是彝族、傈僳族所喜歡的舞蹈。“鍋莊”,是由於最初圍着火塘跳的舞而得名。雲南的這兩個民族跳鍋莊最有特色,逢年過節時都跳。跳“鍋莊”人數不限,不需伴奏。
傈僳族舞蹈以在婚喪禮儀中演出為多,另外修房造屋要舞蹈,闊時節更要跳過年舞,而除此之外的流動一樣平常是不舞蹈的。可以說,有着深摯的民族文化的傈僳族是一個真正的舞蹈民族,傈寨里險些沒有不會舞蹈的人,無論男女老小,通通都是舞蹈的行家裡手。他們說,不舞蹈,算不得傈僳族。
您可能也喜歡:
納西族的民間藝術:打跳
仡佬族傳統節日:拜樹節
納西族成年禮又叫穿裙禮,俗稱踩豬膘
納西族古老的祭天文化:祭天古歌
哈尼族的“天籟之音”哈尼族其多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