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具民族特色的侗族服飾
瑤族是一個歷史異常悠久的民族,瑤族也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過年過節的時刻,瑤族人民都喜歡跳長鼓舞,起舞時,舞者都市穿上節日的艷服。長鼓實在是瑤族的一個寶物,那麼,人人對於瑤族的長鼓舞是否領會呢?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民族文化的角度一起來學習學習吧!
長鼓舞是瑤族民間歌舞的典型代表。演出時,鼓手左手握住長鼓的鼓腰上下翻轉,右手隨之拍擊,邊舞邊擊。演出形式主要有4人合舞、雙人對舞等。動作主要有造屋、制鼓、耍鼓、模擬動物、祭祀等。舞姿剛健,氣概淳樸。有的還可以在一張八仙桌上手舞長鼓,邊打邊跳。一樣平常以嗩吶、鑼鼓伴奏,有時也唱“盤王歌”來助興。
這種具有怪異民族風姿的舞蹈包羅着一段優美的戀愛故事——傳說良久以前,瑤山上住着父子3人,老人臨終前把家產中分給兩個兒子。哥哥妄想錢財,把家產所有佔為已有,弟弟冬比只好落難在外,給人做工為生。盤古王的女兒房莎十三妹瞥見冬比人品好,下凡與他結為伉儷。冬比的哥哥想用野法害死冬比,佔領房莎十三妹。盤古王知道此事,輔助冬比擊敗了哥哥並把房莎十三妹召回了天庭。監別前,十三妹告訴冬比:南山上有棵樹,砍來做個長鼓,打上360個套環,等到十月十六日那天踏環擊鼓,跳上360個圈,就可以象鷹一樣飛上天去與她團圓了。冬比根據十三妹的囑咐,不畏艱危來到南山找到琴樹,做成了長鼓,果真在約定的時間跳了起來,終於飛上天與十三妹團圓了。人們為了紀念這對恩愛的伉儷,以後每逢盤古王婆誕耍歌堂時都要跳長鼓舞。這種習俗一直撒播到今天。
侗族文化的精美畫卷:侗族大歌
長鼓瑤語叫“汪嘟”,約4尺長,兩頭大,中央小,呈喇叭形。鼓身用沙桐木製成。兩頭蒙上牛皮或羊皮,作為鼓面。舞時橫掛在腰間,右手五指併攏,以掌拍鼓。發出“比”聲;左手持一竹片,敲打鼓面,發出“冬”音。這樣有節奏地延續擊拍,便發出“冬比冬比冬冬比”的聲音。演出者隨着舞蹈動作,變換節奏,显示差其餘內容和情緒,來到達其藝術效果。
在每年春節時代,瑤族同胞除自己跳長鼓舞歡慶佳節外,還組成花鼓隊,到周圍漢、壯區域去向各族兄弟賀年。所到之處,無不受到熱情的迎接。漢、壯兄弟拿出年糕餅食,煮好甜酒湯圓,款待客人。舞畢,主人還得送上一封“利是”,祝賀瑤胞新春祥瑞如意。
長鼓舞的大部門都反映瑤家人的生產鬥爭和生涯習俗,反映了瑤胞的頭腦情緒和理想願望,具有瑤族怪異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風姿與氣概。
您可能也喜歡:
民族的生態修建之苗族吊腳樓
妙趣橫生的滿族八旗文化
苗族民間的藝術奇葩“反扳木鼓舞”
回族“油香”習俗與文化
別樹一幟的瑤族居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