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民族文化 正文

彝族民歌被稱之為民族文化的載體

滿族的飲食傳統習俗及禁忌

  文化是民族的靈魂和精神支柱,也是一種氣力,而差其餘民族有着差其餘文化,它代表着這民族的歷史以及一些傳統習俗。而在彝族文化中,彝族民歌是彝族文化的一個主要載體,是傳承彝族文化的主要形式之一。
  那麼,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彝族的民歌吧!

彝族民歌被稱之為民族文化的載體

  彝族漫衍於雲南、四川、貴州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彝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有六種方言。彝族有自己的文字,是中國最早的音節文字,其中對照通用的有一千多個。

  彝族民歌是彝族文化的一個主要載體,是傳承彝族文化最主要的形式之一。它紀錄了彝民族的歷史、科學、生發生涯、傳統習俗、哲理、等厚實多彩的彝族文化。彝族民歌有各不相同的品種,而歸納綜合起來,則大要上可分為敘事歌、山歌、情歌、舞蹈歌和童謠等幾大類。

  敘事歌多數屬於習慣性的彝族民歌,既可用以演唱有關創世造物、民族歷史,又可用於祭龍、祭山等禮儀流動。總的來說,這類民歌都有較強的宣敘性,故一樣平常結構短小,音域不寬、旋律轉變也不太大。

彝族舞蹈的獨特風格

  山歌類民歌多數具有節奏自由、音域寬闊、旋律升沉跳蕩的特點,且有的曲體結構相當龐大。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紅河江內彝族的“四大腔”(即海菜腔、莎莜腔、五山腔和四腔),屬四種結構長大的套曲式山歌。這類結構龐大、篇幅長大的山歌,在我國民歌中亦為罕有。此外,彝族山歌的演唱形式多種多樣,有獨唱、對唱、重唱和一唱眾和、或在統一首山歌中,幾種演唱形式兼而有之。

  在彝族民歌中,显示戀愛的許多,而有的民歌則專用於男女社交這一特定場所。如紅河州的彝族有一種叫做“吃火草煙”的傳統習俗,就是一種專門的社交流動。在這種場所,成對的男女青年,可以恣意對答酬唱。通常以對唱為主;對唱告一段落,再接以齊唱或整體應和。用於這種場所的民歌都以小嗓輕聲吟唱,旋律委婉悅耳。歌詞多為即興創作、也有成套傳統唱詞,並多數質樸自然,形象生動。

  民間歌舞流動,是彝族人民傳統文化生涯中的主要內容,通常叫做“打歌”、“跌腳”、“跳樂”,又因伴奏樂器差異而稱為“跳蘆笙”或“三步弦”、“雜弦”等。這些歌舞多數屬於載歌載舞形式。有的彝族民間歌舞流動常按一定順序轉變種種舞蹈,天長日久,即形成按一定傳統程式組成的組舞。這些舞蹈歌曲也常可脫離舞蹈單獨演唱。凡屬舞蹈歌,多數節奏鮮明、音調明快。

  在彝族民歌中,童謠極為厚實。在已往孩子沒有條件上學的年月,這些童謠就成為孩子們教授簡樸的生涯、生產知識的教科書。內容帶有一定的故事情節,語言生動有趣,曲調活躍精練。演唱時常三五成群地舉行,手牽着手,左搖右晃,十分無邪自得。

  你可能也喜歡:
  民族文化:蒙古族的由來
  民族文化:滿族的由
  異彩紛呈的土家族織棉文化
  淺談蒙古族的習俗文化有哪些?

板鞋舞,壯族民間藝術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