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民族文化 正文

歌舞民族苗族的牛文化

維吾爾族飲食文化由來及特點

  由於苗族人在以往的農業生長中離不開牛,於是對牛就有了特殊的情緒,形成特殊的牛文化,不管是衣飾照樣節慶都和牛有一定的關係。
  那麼,苗族文化中的牛文化是什麼樣的呢?一起隨小編來看看吧!

歌舞民族苗族的牛文化

  苗族衣飾中的蠟染、刺繡品,蘊藏着厚實的牛文化。苗族衣飾中的牛文化,有寫實的,有寫意的;有勇敢變形的,有極端簡化的。凡此種種,皆因差異區域、差異支系、差異部件而異。有的活龍活現地繪畫或刺繡一頭牛,而有的則只繪畫或刺繡一個牛頭,或一對牛角,或幾個牛漩。

  苗族是個格外重視銀飾的愛美民族。苗族女人親愛“牛角形銀冠”,將其視為勤勞、富有、優美的標誌。住在烏蒙山區的苗族同胞,自然條件、經濟狀態相對要差一點,幾無銀飾,多用長長的“牛角形木梳”作裝飾,因此被人稱為“長角苗”。苗族衣飾愛仿生,苗族舞蹈也仿生。棲身在武陵山區的苗族同胞盛行一種模擬水牛格鬥的民間舞蹈,人稱“鬥牛舞”。舞者手持用篾條之類紮成的水牛頭,手舞足蹈,作鬥牛狀,詼諧有趣。

濃郁宗教色彩的回族的婚俗文化

  苗族村寨無論建於何地,也不管住戶若干,多數建有山寨門。寨門是村民迎來送往的公然場合。苗寨有個習慣,每當貴客進入山寨,村民艷服出動,以酒攔路迎接客人。寨門攔路酒,少則三五道,多至十二道,最後一道設於寨門口,用的必是牛角杯。有的牛角杯,做工很細膩,通體嵌銅、嵌銀,組成龍鳳圖案,堪稱民俗瑰寶。喝“牛角酒”時,客人不能用手接牛角。否則主人乘勢一鬆手,那滿滿的一牛角酒就全歸接杯者了。接者喝不完,無人接牛角,又無處可放,顯得很狼狽,着實很有趣。

  苗族村寨節日眾多,每逢節日都要祭耕牛,犹如祭祀祖先一樣平常。在相當多的苗寨中,用以祭祖的水牯牛,宰殺祭祀完畢,留下水牛角,看成亡靈看。代表亡靈的水牛角是不能隨便觸摸的。但不懂事的孩子可破例,一旦幼童無意摸了水牛角,則釋為“孫孫和他爺爺玩”。在苗族村寨,人有節日,牛也有節日,叫“牛王節”、“洗牛身”、“祭牛王菩薩”等。是日,讓耕牛休息一天,喂之以精料,並用清水給其沐浴。有的苗寨,為了讓耕牛過好自己的節日,給牛吃乾飯,家人喝稀飯,實着實在地“省嘴待牛”。

  貴州苗族人與牛的緣分源自一個傳說——在漁獵時代,苗族人虔敬崇敬盤瓠,從農耕時代起,最先虔敬崇敬水牛。相傳,最初老虎並不信服水牛,厥後虎牛相爭,水牛勝了,便成了苗族人的圖騰。

  您可能也很喜歡:
  獨具特色的瑤族傳統節日“趕鳥節”
  怪異身手的瑤族刺繡文化
  古老的民族文化:瑤族拋花包
  掠過夢鄉邊緣的旋律“牛腿琴演奏”

豐富多彩的維吾爾族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