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民族文化 正文

藏族傳統節日:藏曆新年

藏族的傳統節日:藏族轉山會

  藏曆新年是藏族人民最為主要的傳統節日,跟漢族的新年是大致相同,而差異是新年前幾天藏族男性都要剃頭,女性都要洗頭髮,在藏族新年前梳洗服裝代表着祥瑞如意,藏曆新年在藏族文化中起着主要的作用。

藏族傳統節日:藏曆新年

  藏曆年是藏族人民一年中最為盛大的傳統節日,與漢族的陰曆新年大致相同。藏曆年是憑證藏曆推算出來的。藏曆元月一日最先,到十五日竣事,連續十五天。由於全民信仰釋教,節日流動洋溢着粘稠的宗教氣氛,是一個娛神和娛人、慶祝和祈禱兼具的民族節日。

  聽說,唐代以前,藏族是以麥熟為新年,厥後,由於唐宗室女文成公主入藏,唐蕃最先了較為親熱的來往,隨着中原文化與高原文化的交流,許多中原文化逐漸傳入西藏,其中包羅歷算。厥後,藏區以麥熟為新年的習慣,改為與漢族同時過年,直至今天。

  新年的準備事情一樣平常在前一年的十二月初就最先了。除購置吃喝玩樂的年貨外,家家戶戶都要製作一個名叫“切瑪”的五穀斗,即在繪有彩色花紋的木盒左右劃分盛放炒麥粒和酥油拌成的糌粑,上面插上青棵穗和酥油塑制的彩花。還要用水浸泡一碗青稞種子,使其在新年時節長出一、二寸長的青苗。“切瑪”和麥苗供奉在神案正中,祈禱來年五穀豐登。

令人驚訝的木上的舞蹈:藏族木雕

  相近節日,男子們忙着掃除庭院,婦女則全心製作“卡賽”,一種酥油炸成的麵食,分為耳朵形、蝴蝶形、條形、方形、圓形等種種形狀,塗以顏料,裹以砂糖。既是裝飾神案的藝術品,又是款待客人的佳肴。“卡賽”的品種花色經常成為女主人勤勞、智慧和熱情的象徵,在節日里格外引人注目。

  從三十日最先在寺院、活佛府邸及各僧人家中鋪排製作好的“卓索切瑪”。卓索切瑪就是用麥子、酥油、糌粑等製做的供物,簡稱“切瑪”,是藏族人民象徵祥瑞的一種祥瑞物。卓索切瑪做成後放在佛堂或堂屋的供桌上,雙方擺上油炸餅,中央點燃酥油燈。為了新生民族習慣習慣,現在一些人事民族宗教事情的單元也最先用卓索切瑪,舉行藏曆年團拜流動。

  西藏高原的節日中最富魁力、最具有特色的算藏曆新年了。在新年時代,西藏各地都要舉行種種文體娛樂流動,稀奇是手藝競賽。各地歡度藏曆新年的文體流動大致相似,但也各有風貌,不盡相同,折射出差異地域因地理環境、經濟狀態、生產方式、外部來往的差異造成的心理流動和審美情趣、價值取向的差異。

  相傳,西藏的曆法約始於公元前一百年左右,由前藏雅隆地方的一個名叫噶莫帕瑪的人,憑證月亮的圓缺,開端推算出了日、月、年。厥後人們把它稱為《噶莫帕瑪歷算法》。厥後雅隆區域家業逐漸生長,每當莊稼成熟並收穫一次后,农民們便要舉行一次聚會慶祝豐收,年復一年,這種流動就逐步形成了定期的慶祝,后被定為“以麥熟為歲首”的物候歷。

  2010年5月18日,中國文化部宣布了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名單(新入選項目)。西藏自治區拉薩市申報的“藏曆年”入選,列入民俗項目種其餘非物質文化遺產。

  您還喜歡:
  回族人民身上的華文化烙印
  蒙古族的傳統節日:成吉思汗紀念節
  蒙古族的傳統的體育項目:賽馬
  色彩紛呈怪異的蒙古婚俗文化

民族色彩極其濃郁的漢族婚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