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精品:侗族琵琶歌
早在中國山頂洞人時代,人們就明白製作衣飾,早期是用來禦寒保暖,隨着歷史的推移與生長,人們最先對衣飾發生要求。中國民族文化中的衣飾文化有較為主要的意義。今天帶人人看侗族文化,尋找侗族衣飾的怪異之處,優美絕倫的侗族衣飾到底有什麼淵源,一起看看吧。
歷史
侗族的衣飾文化早在古時就有紀錄。唐朝李延壽編撰的《北史·僚傳》上有“僚人能為細布,色致鮮凈”的紀錄,反映了那時侗族先民的紡織手藝和染色身手。到宋朝有關侗族衣飾的紀錄逐漸增多。《老學庵條記》卷四說:在辰、沅、靖等州,有仡伶,“男未妻者,以金雞羽插髻”。“女以海螺數珠為飾”。《小方壺齋輿地叢鈔》說:苗童(侗)之未妻者“羅漢”,“皆髻插雞羽”。《黎平府志》載洪飴孫詩說:“高樓翠壓千重樹,雉尾餌環拜回互”,逢年之正月,“月也航年”時,男子頭插雞尾,穿着古裝,吹着蘆笙,威威武武。
明朝弘治《貴州圖經新志》說:黎平府屬“男子科頭跣足,或趿木履”,“婦女之衣,長褲短裙,裙作百褶裙,后加布一幅,刺繡雜文如綬,胸前又加綉布一方,用銀錢貫次為飾,頭髻加木梳於後”,“好戴金銀耳飾,多至三五對,以線結於耳根。繡花紳如錦,鈄縫一尖於上為蓋頭,腳趿無跟草鞋”。
瑤族的居住習俗及居住特點
清朝文獻也有類似紀錄。還說:“侗人、椎髻,首插雉尾,卉衣”,“羅漢首插雉羽,椎髻裹木梳,着半邊花袖衫,有褲無裙,衫最短,褲最長。女子挽偏髻,插長簪,花衫、耳飾、手鐲與男子同,有裙無褲,裙最短,露其膝,胸前裹肚,以銀鑷綴之,男女各徒跣”。至近百年,隨着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各民族的來往增多,稀奇是清朝“改土歸流”的實行,侗族北部方言區的漢化水平十分顯着,南部方言區的衣飾亦有所轉變,唯南部山區的黎平、榕江、從江等地轉變不大,仍保持着傳統的特色。這是侗族的繡花上衣,它是將花紋綉在綉片上,然後憑證需要把綉片剪成巨細不等的塊縫在衣服上,拼成整件衣服的圖案。
傳說中黔東南區域侗族衣飾有四台甫目。在耐久的歷史歷程中,侗族經由了漫長而艱辛的遷徙才形成今天的漫衍區域,形成了差異名目的侗族衣飾。侗族的衣飾,若以棲身的地域劃分,可大致分南北兩種類型,各具特色。北部區域天柱,錦屏等地,由於水陸交通較為便利,生產水平較高,文化水平較蓬勃。因此,男子衣飾的演變與漢族衣飾基真相似。唯婦女的衣飾除縣城區域外,仍保持着傳統的特色。
南部侗族區域的衣飾則迥然差異。由於地處山區,交通未便,因而至今仍保持着較為古老的裙裝。南侗善綉,衣飾極為優美,女子穿無領大襟衣,衣襟和袖口鑲有精緻的馬尾綉片。圖案以龍鳳為主,間以水雲紋、花卉紋,下着百褶裙,腳蹬翹頭花鞋。髻上飾環簪、銀釵、頭戴盤龍舞鳳的銀冠,並佩帶多層銀項圈和耳墜、手鐲、腰系腰帶,銀腰萎,青布包頭,下着寬大長褲,穿草鞋或光腳。艷服時穿古老的牯臟衣、百鳥衣、銀朝衣、月亮衣等等。
您可能還會喜歡:
蒙古族最盛大的節日有哪些?
詳解:蒙古族的生涯習俗
蒙古族的那達慕由來及歷史
摩梭族的民俗民俗有哪些?
瑤族傳統節日:倒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