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民族文化 正文

古老的舞蹈:畲族粑糟舞

絢麗多彩的畲族服飾

  畲族文化歷史悠久,而畲族粑糟舞也有悠久的歷史及粘稠的民族文化。畲族粑糟舞是一種獨屬於畲族的舞蹈,它是一種祭祀與娛樂為一體的舞蹈。畲族粑糟舞在畲族具有異常主要的歷史職位,是畲族最古老的舞蹈。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領會下畲族的粑糟舞。

畲族粑糟舞

  畲粑糟舞因舞者圍繞粑糟,邊敲邊舞而得名,是畲族人獨創的一種古老舞蹈。主要撒播於黔東南州麻江縣境內。相傳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原始的粑糟舞是在老人去世、眾族人為老人送終守靈而跳,為老人在陰間驅邪驅鬼,厥後逐漸演釀成喜慶舞蹈。

  畲族粑糟舞源於一個悲壯的傳說。相傳畲族祖上有一位名叫代賴的人,能征善戰武藝高強,那時的朝廷因恐懼畲族人造反而設計將其誘殺。畲族人為了紀念這位英雄,在其葬禮上,族人義奮填鷹,將粑糟反樸在地,用木棍襲擊粑糟,喻義要將朝廷推翻並舉行襲擊(因“糟”與“朝”同音)。往後,襲擊反撲粑糟逐漸形成了一種喪葬舞蹈。

  畲族粑糟舞的相關用具有:粑糟,一種糟狀木器長約1.3米,寬約0.5米,高約0.3米;木鼓,用木鑿空濛上牛皮而成,長約1.3米,直徑約0.4米;銅鼓、鼓棒;木棍,多用硬木,長約1.5米,直徑0.07米。

  跳粑糟舞主要分三個部門完成:

  第一部門:祭祖,先由一位巫師在舞蹈的場壩邊上燃香三柱,燒紙三張,口中念念有詞。其大意是:“列祖列宗,某某人已去逝,即將追隨你們而去,現在我們按傳統習俗為他(她)跳粑糟舞,把他(她)送到你們身邊……”。

獨特文化內涵的畲族鳳凰茶道

  然後將一個生雞蛋放入粑糟內,由巫師執棍將其沖爛(當地人以為如不沖爛雞蛋,則對舞蹈者晦氣),最後將粑糟翻撲於地,舞蹈最先。

  第二部門:舞蹈,也是粑糟舞的熱潮部門,加入舞蹈的職員僅限男子六名,舞蹈者均可輪換上場。擊木鼓、銅鼓各一人(多為老人)。襲擊粑糟舞蹈者四人,(多為青壯年)。

  舞蹈者必須在木鼓的指揮下舉行,襲擊木鼓有套牢靠的節奏,大多以口決的形式代代相傳,時而擊鼓面,時而擊鼓身,擊鼓面時,舞蹈者用木棍襲擊粑糟底部,擊鼓身時,舞蹈者用木棍擊打自己左或右舞蹈者的木棍。

  整個舞蹈分為上下各12小節,在每一節終了時,要按其節次繞粑糟轉圈。同時以棍相擊,舞到酣處,只見棍棒翻飛,鼓聲粑糟聲振天,舞者大汗淋漓,甚為壯觀。一樣平常跳完一次需一個半小時,送亡人上山前還需再跳一次。

  第三部門:竣事,最後一次跳完粑糟舞,舞者協力將粑糟翻回來,然後齊聲說到:公(太)得去了,意為死者已帶着祝願隨着祖先而去。這時,死者方可被抬去下葬。整個歷程竣事。

  粑糟舞的生長在某些畲族聚居地有所變異,粑糟舞逐漸被用到某些節日慶典和迎賓演出上,身着艷服的婦女圍到舞場的周圍舞蹈,現在,跳粑糟舞的區域有麻江縣的岩鶯、營山、六保三個村的某些村寨,加入的人大多是中暮年人。

  畲族粑糟舞是畲族本民族土生土長的一種古老的舞蹈,是畲族人們代代相傳下來的一種文化形式,是畲族舞蹈中的一種,同時也是是畲族文化的主要組成部門。

  您可能也喜歡:
  傣族最原始的文化:花腰傣
  黎族既有特色又奇葩演奏:鼻簫
  黎族有趣的傳統的遊戲
  哈薩克族馬背上的文化傳承

走進廣西壯族,了解“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