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獨樹一幟民族藝術:傣劇
水利萬物而不爭,在傣族文化中,水被賦予了清凈,聖潔的神奇色彩。傣族一年一度的潑水節,是人們最重視的節日,人們相互潑水,代表着相互祝福的意思,也是青年男女相互示愛,流傳戀愛的日子。這種文化習俗已經撒播上百年。下面,就讓小編帶人人領會一下傣族傳統民族習俗:潑水節吧。
傣族潑水節的傳說:潑水節是傣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在這萬物爭春的佳節里,傣族男女老小都要穿上節日的艷服趕大“擺”,舉行浴佛和相互潑水祝福。日間城鄉各地四處祥瑞水花飛翔,笑語連天,一片歡躍,晚上村村寨寨唱傣戲,跳嘎秧舞,放孔明燈,通宵不眠。
大潑三天,小潑七天。潑水節源於印度,是古婆羅門教的一種儀式,後為釋教所吸收,約在公元十二世紀末至十三世紀初經緬甸隨釋教傳入中國雲南傣族區域。隨着釋教在傣族區域影響的加深,潑水節成為一種民族習俗撒播下來,至今已數百年。
歷史悠久的傣族十大傳統治療方法
第一天為麥日,類似於陰曆除夕,傣語叫宛多尚罕,意思是送舊。早晨,虔敬的釋教徒沐浴換衣,在佛寺院中用沙灘成寶塔,圍坐在寶塔周圍聽僧侶誦經佈道,祈禱豐年,然後全村寨的群眾各挑水一擔,潑在佛像身上,為佛洗塵。浴佛后,人們便從四周八方敲着鋩鑼,打着象腳鼓湧向陌頭,洋溢着節日的歡聲笑語。
隨同着“水、水、水”(傣語好的意思)的歡呼聲,把一盆盆聖潔的水潑向對方,以示意美妙的祝願,可以消災除病,直至人人全身濕透。潑水節時代,還要賽龍舟、跳孔雀舞,青年男女趁過節“丟包”定情。到了夜晚,廣場上燃放起五顏六色的煙花,人人圍着熊熊的篝火,載歌載舞,歡鬧通宵。現在,還增添了文藝會演、集市商業等新內容。
在潑水節中誰被潑的水越多,象徵著今年誰最幸福,潑得越多,越能示意熱情。潑水節的內容,除了潑水,尚有趕擺、賽龍舟、浴佛、誦經、跳孔雀舞、丟包、放高升、放孔明燈等習俗。
改造開放的東風,促進了人們頭腦看法的轉變和更新,潑水節這個民族傳統節日,從形式到內容,都舉行了許多轉變和充實。一年一度的潑水佳節,各個民族群集在一起配合歡度,並成為了海內外和邊疆各族人民普遍交流經濟文化、信息手藝和頭腦情緒,增進民族團結,開展多種形式的橫向團結的橋樑和紐帶,從物質文化上把各民族加倍慎密地聯繫在一起,不停地牢固和生長一致團結、友好相助、配合繁榮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
您可能還會喜歡:
厚實多彩的高山族歌舞及樂器
令人驚奇的高山族身體毀飾
高山族文化:古代的高山族衣飾
黎族多姿多彩的裝飾文化
傳統醫藥寶典大放異彩的傣族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