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民族文化 正文

有聲有色的傣族象腳鼓舞

奇特的民族習俗:傣族刺繡

  每一段文化的發生,肯定有一個神秘的傳說故事。傣族文化中最具代表的傣族象腳鼓舞就有一個有趣的傳說故事,從古代一直撒播至今,人們把這個故事釀成了一個有聲有色的舞蹈,使傣族文化加倍富有熏染力。下面,人人就隨小編一起看看有聲有色的傣族象腳鼓舞吧。

有聲有色的傣族象腳鼓舞

  傣族象腳鼓是傣族古老的民族樂器。明朝人錢古訓寫的《百夷傳》一書說:傣族“以羊皮為三、五長鼓,以手拍之”。這裏說的“三、五長鼓”正是指的象腳鼓,其長度有三尺至五尺的意思。可見在明代以前,傣族就已經有了象腳鼓。象腳鼓舞,傣語叫“戛光”或“煩光”(傣語稱鼓為“光”,舞蹈為“戛”)。

  “戛光”是傣族區域盛行最廣的男子舞蹈。每當栽秧后和豐收時節,就跳起象腳鼓舞以示歡慶。象腳鼓不僅是一種民間舞蹈的道具,也是伴奏其他舞蹈的主要樂器。傣族人民娛樂時,有舞必有鼓,有鼓必有舞,只有在象腳鼓的伴奏下,舞蹈才氣跳得有聲有色、酣暢縱情。傣族的鼓大要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單面鼓,傣語稱“光臘楞”,由於單面鼓的形狀象大象的腿,因而起名為“象腳鼓”。

獨具特色的傣族飲食文化

  關於象腳鼓的來源,在傣族民間流着一個異常有趣的故事。說的是良久以前,傣族區域年年洪水為患,人們不得安身立命,厥後才知,是一條蛟龍作孽。人人都恨死了這條蛟龍,有一個勇敢的傣族青年,立志為民除害。他在鄉親們的輔助下,終於殺死了蛟龍。

  在慶祝勝利的時刻,人們為了示意對孽龍的憎恨,對幸福生涯的憧憬,就剝下蛟龍皮,模仿象徵祥瑞如意的白象的腳,作成了象腳鼓。今後,象腳鼓的咚咚聲,響徹傣家村寨,表達出傣族人民的歡欣心情。在傣族人民的心目中,百獸中的大象和百鳥中的孔雀都被看成是祥瑞的象徵。因此,每當象腳鼓敲響之時,男女老幼都歡快地跳起舞來。

  演出時,舞者以左肩背象腳鼓,鼓面臨前,鼓尾向下,以右手擊鼓為主,左手配合。一樣平常用拳、掌、指敲打鼓面,有時也用肘、膝、足跟、腳趾等敲打。象腳鼓舞壯健、粗獷。雙膝的升沉和敲鼓的動作配合慎密,用手敲鼓時,膝部就彎曲。而抬手時膝部立直。舞蹈措施很厚實,有“前點步半蹲”、“後點步半蹲”、“踏步全蹲”、“八字步半蹲”,尚有以一腿為主力,另一腿做悠腿、抬腿、踢腳等姿態的動作,以及吸腿跳、踢腿跳、彈腿跳、跨腿跳等。象腳鼓有長、中、小三種鼓形,憑證鼓的形狀有三種差其餘跳法。

  象腳鼓舞是傣族舞蹈中撒播最廣、最有物色的一種群眾性男子舞蹈。因挎着形似象腳的興起舞,故名象腳鼓舞。象腳鼓舞在傣族的文化生涯中佔有主要位置。每當工余、節日或賽鼓盛會,身背象腳鼓的小伙子從各村寨趕來,跳起壯健、渾樸、天真的象腳鼓舞。那裡有象腳鼓聲。那裡就有歡欣的人群。

  您可能還會喜歡:
  黎族奇葩傳統的織布染布身手
  哈薩克族民族文化的音樂特點
  揭秘:歷史悠久的哈薩克醫學
  哈薩克族曲藝形式的一種:鐵耳麥

令人垂涎三尺的傣族特色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