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民族文化 正文

撒拉族籬笆樓,非物質文化遺產

與茶密不可分的布朗族文化

  撒拉族文化是中國少數民族有數的珍貴文化,在中國民族文化中佔有主要位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就是撒拉族的籬笆樓,籬笆樓不是一個通俗的修建,它具有很深摯的文化內在,以及源遠流長的歷史。下面,就讓小編帶人人一起看看撒拉族籬笆樓,非物質文化遺產吧。

撒拉族籬笆樓,非物質文化遺產

  撒拉族約莫於13世紀(元朝初期)從撒拉克(土庫曼斯坦境內)遷徙到循化縣。撒拉族古民居籬笆樓是一種木、石、土混為一體的古老民居修建,因樓房牆體大部門用樹條笆樁製作而成,故得名籬笆樓,到21世紀初,在循化縣僅存於孟達區域。

  孟達區域古稱河關地,自古以來,是甘青交通要衝,從13世紀-14世紀(元代)最先,生涯在孟達區域的撒拉人,充實行展他們的才氣和智慧,開發林地,行使當地自然林木土石資源,同時,與周邊藏、漢、回、土、保安等民族來往,集結豐盛的多民族文化,修建締造了籬笆樓修建。因此,籬笆樓不僅紀錄著差異時代的修建特徵,也是撒拉族修建氣概的歷史影象,同時積澱着多民族的文化徵象,是高原上憂傷一見的、具有一方民族區域特色的古修建。

淺談藏族舞蹈的歷史文化的特徵

  據21世紀初觀察,保留下來的撒拉族古民居籬笆樓主要位於循化縣黃河岸邊的清水鄉孟達大庄村,這裏緊鄰孟達國家級自然珍愛區,籬笆樓修建結構多種多樣,因地自由搭建,有橫字式、拐角式、三合院式。籬笆木樓通常分上、下兩層,上層設卧室、客房等,樓底房間為客棧、畜圈等。籬笆木樓的樓體框架均由木質優越的松木組成,牆體用雜木枝條編織,兩面抹以草泥,牆體中央為空。屋子的門窗和柱子大多雕飾有種種優美的圖案。

  使用這種方式製作的樓房,既節約修建質料,又可以減輕樓體重量,同時,中空的牆體冬暖夏涼、透氣性強。撒拉族的籬笆樓設計,以明清時期的修建氣概最具特色。這一時期,撒拉族的社會經濟生涯獲得了生長,人口不停增添。建房考究牢靠、雅觀、經濟、變通,突出防風、防震、適用、平安的作用,因而通常選用優良的松類木料。

  您可能還會喜歡:
  納西族莊重文雅的白沙細樂
  東巴畫是納西族文化藝術的一項
  東巴紙是納西族最主要的寫經用紙
  納西族“熱美蹉”的起源及特色

布朗族種茶飲茶的傳統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