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民族文化 正文

壯族特有的壯族馬骨胡音樂文化

極具民族文化特色的壯族三月三歌節

  每一段優美的音樂背後都有一段悅耳的故事傳說。壯族文化中的馬骨胡藝術就向人們展現了一個世代相承的故事。馬骨胡是壯族人民精神的象徵。

  雖然馬骨胡只是一個樂器,但深摯的文化秘聞,足以讓我們所有人學習與深究。下面,就讓小編帶人人看看壯族特有的壯族馬骨胡音樂文化吧。

壯族特有的壯族馬骨胡音樂文化

  馬骨胡是壯族人民喜歡的民間樂器,因琴筒用馬骨製作而得名。馬骨胡,別稱“骨胡”。壯族傳統弦鳴樂器,擦弦類。壯語稱之為“冉督”,又稱“冉列”和“冉森”。“冉”,壯語意為“胡”,“督”為骨頭,故名。“列”、“森”系壯語,意為“體小音高”。

  馬骨胡形狀雅觀,琴聲悠揚響亮,演奏起來如珠落玉盤般悅耳;又如山溪流淌,委婉悅耳,恰似松濤人懷,細捫心靈;宛若春雨陣陣,潤物如絲,沁人心脾。在山清水秀的壯鄉,在月白風輕的夜晚,壯家小伙子經常用馬骨胡拉出醉人的曲調,甜蜜的旋律,傾吐自己對心上人的愛戀之情。這甜蜜醉心的“壯鄉小夜曲”,經常組成壯鄉之旅的一道怪異景物。壯族馬骨胡藝術盛行於廣西西部大部門壯族聚居區和貴州、雲南部門區域。

各色各異的達斡爾族風俗民情

  馬骨胡是起源於奚琴類型的拉弦樂器。從清代初年起,隨着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進一步的牢固和生長,各民族間文化交流的日益頻仍,拉弦樂器也增添了不少新的品種。我國着名音樂史學家楊蔭瀏先生(1899年-1984年)《中國古代音樂史稿》(三十四章)中載:“到了清代,除了原有二弦的胡琴或二胡之外,又泛起了四弦的四胡,專用於伴奏京劇的京胡。少數民族區域也泛起了不少拉弦樂器,如廣西壯族的馬骨胡等。”

  據壯族老藝人80年月初回憶:壯劇到現在已是第七代人了,祖輩們說,在沒有壯劇以前,早就有人拉冉列了。最初,人們常在節日里,拿起馬骨胡、土胡、葫蘆胡和壯笛等壯族民間樂器到相近的村寨去演奏,叫作“游院”,這即是壯族民間器樂合奏-“八音”(接納馬骨胡、土胡、葫蘆胡、三弦、壯笛、八音鑼、八音鼓、小鈸等八種主要樂器合奏)的早期形式。馬骨胡在由邕劇——板凳戲——“土戲”——壯劇的整個生長演變歷程中,始終是主要的伴奏樂器。1815年,當隆林縣確立了半職業壯劇團以後,馬骨胡又成了壯劇樂隊的領奏樂器。

  關於馬骨胡的來源,在廣西的壯鄉山寨撒播着這樣一個悅耳的故事:很早以前,這裏住着一位聰穎俊俏的女人阿冉和一位勤勞勇敢的青年阿列,他們從小一起長大,青梅竹馬,異常相愛。阿列經常拉起土胡向阿冉傾述衷腸,阿冉則用嘹亮的山歌表達自己的一片鍾情。阿冉家有一匹駿馬“四蹄雪”,長得高峻肥壯,毛色油光發亮,走如行船跑如飛,遠近著名。一天,土司要用“重金”買下“四蹄雪”,當他瞥見貌似仙女的阿冉后,連人也要佔領,便下令連人帶馬一同搶回山寨。

  您可能還會喜歡:
  山康節是布朗族最盛大的節日
  布朗族怪異的手工身手:竹編
  布朗族種茶飲茶的傳統習俗
  與茶密不能分的布朗族文化

獨具特色的壯族樂器,壯族蜂鼓